发现商标侵权时及时制止,必要时采取诉讼措施。6、理智应对起诉、应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诉讼或仲裁,遇到诉讼并不可怕,只要科学应对,照样可以减少损失。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企业完全可以将侵权人送上法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应谨慎地起诉自己的客户。按照中国人的观念,一旦发生诉讼,以后再次合作就比较困难了。

企业在准备起诉自己的客户的时候要确认正常的商账追讨途径已经不能奏效了,债务人还有足够的财产用于偿还债务,且企业不打算与其继续合作了。在查明以上情况后完全可以采取诉讼途径追讨欠款。在起诉的同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查封债务人的财产,确保未来判决得以执行。企业追讨欠款时应注意区分情况。有些企业是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没有付款,有些是出于企业内部沟通不畅而没有付款,有些是出于对法律的蔑视而拒不付款,法律实务中第一种情况居多。

对于第一种情况如果选择起诉应注意把握好时机,待其资金周转过来以后再行追讨欠款,如果债务人有资金实力信用比较好的债权,也可以通过债权转移或者代位权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对于第二种情况,企业应设法将情况反映至债务人企业高层。对于第三种情况,企业可通过到法院立案起诉追讨债权。企业起诉客户追讨欠款时应注意把握好时机。

有了诉讼的念头后应趁债务人财产状况较好时起诉,比如债务人刚受到货款,债务人刚获得银行贷款。如果拖延时日,错过时机,待到法院立案申请财产保全时,债务人财产状况不好,查封不到财产,在诉讼过程中,债务人即使有了财产也会想方设法地转移,拿到判决书后债务人不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债权人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债务人没有财产,法院也无能为力。

如果债务人破产了,债权也就再也无法实现了。时间就是金钱,诉讼也是如此。企业被供应商起诉也是企业经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对于这类纠纷,案情一般比较简单,诉讼结果也一目了然,没有必要非得等到开庭看到判决书才想起偿还供应商的货款。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除了判决本金外,还有利息、诉讼费用,如果合同里面约定了律师费,还要承担律师代理费。

如果供应商申请了强制执行,还要承担执行费。对于这类案件,企业应主动放低身段,与供应商展开谈判,向供应商说明目前存在的困难及现在没有付款的原因,争取供应商的理解,达成补充协议,变更合同里的付款条件。有些企业为了表示诚意向供应商先行支付部分货款,实践证明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止被诉的手段。劳动仲裁也是企业经营中经常遇到的案件。

企业作为被诉人时要分析员工的仲裁请求,按照劳动法律法规以及证据情况,分析驳回仲裁请求的可能性,对于胜诉无望的案件,最好是以调解的形式结案,争取较大的利益,减少劳动案件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结案后,要查明劳动仲裁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漏洞,减少直至杜绝该类案件的发生。企业在决定是否对某一员工提起劳动仲裁的时候,应站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局的高度来分析。

四、建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一)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指导思想: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积极面对、科学分工、明确责任。(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由企业分管法律事务的副总经理负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决策及总体工作,布置工作任务。由企业的法务部门或顾问律师负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具体工作。

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企业的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范文件和劳动规章制度的起草、收集及保管工作。由企业的业务部门负责对外交易资料的收集及保管工作。由企业的行政部门负责企业的设立、变更、解散资料的保存工作,由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与法律风险防范有关的重要文件原件的保管工作。(三)开展工作。1、建立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应当是企业的法务人员或者顾问律师。法务人员或者顾问律师合同管理的具体职责是在合同需求部门提供合同基本资料后的合同起草工作;对较大标的额合同或者合同结构内容比较复杂的合同,提交法务人员审查、修改;合同复印件及履行合同涉及的文件复印件的收集、整理、保管。2、对久催不还、有偿还能力且企业不打算与其继续合作的债务人在进行诉讼风险评估后采取法律途径催要。

 5/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成长型  成长  稳定  业绩  持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