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在群里投诉就取消班主任资格没有道理。如果不能出席的人是主家的远亲,那么酒席上会安排一个座位。如果是远房亲戚,如果这个位子没有人在场,村民会说这家人不懂事。微信已经诞生8年了。这种礼仪什么时候才能全民普及?不夸张的说,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聊天,但实际上,我只有3000多微信好友。

微信聊天有哪些禁忌?

我是粥左罗,今天我们一起干一件大事:科普微信聊天礼仪。这是大事么?绝对的啊。微信已经诞生 8 年了,月活已经破 10 亿了,但感觉还有 8 亿人不懂怎么好好的聊天,我今天想写这个话题,发了条朋友圈向星友征集,结果就炸了,感觉大家都被伤害太多了,有的人说一天被气晕十回都不够。感觉把微信聊天礼仪好好科普一下,全国人民每天都能更开心一点了。

行,开始吧: 01 「在么?」最为致命19:05:“在么?”19:30:“来了,刚才在忙,抱歉”19:40:“这会儿忙么,不忙的话我想请教你个问题,不知是否方便”20:05:“请说。。。”20:10:“啊,没事了,已经解决啦,谢谢啊”有事说事,别问在么。如果这篇文章只能写一条微信聊天礼仪,那就是它了。

微信诞生8年了,这条礼仪到底何年何月才能全民普及呢?不夸张的说,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聊天,但其实我微信好友只有三千多。现在一看到「在么?」+长时间的沉默,我就菊花一紧,必须深呼吸,调整一下心态才能回复对方。我根本猜不透你是想跟我借钱,还是要我帮你看文章改标题,还是让我帮你科普各种新媒体运营问题...未知的恐惧,让人瑟瑟发抖。

为什么好几亿人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你在的时候,我不一定在,我在了,可能你又不在了。有事你直接说,我在就马上回复你,我不在的话等我看到了也会马上回复你。同级别杀伤力的比如:忙么?睡了没?有空么?很多人已经掌握杀伤力更大的武器,那就是一个字:「在?」没有更气人,只有更气人,比如以下:——在么?——在的,你好——请问你是哪位?我们怎么加上的?遇到这种真气炸了,我还想问你呢,你当初加我是想干嘛来着? 02 「长语音」最招人烦微信语音确实很方便,但要分情况、分场合、分人。

我跟同事沟通工作,或者两个人开心的聊天,我们觉得打字太慢,可以互相征求意见,「要不我们发语音吧?」「好的好的」,这样就可以愉快的发语音了。最烦的是:我跟你打字聊着天,你突然就开始发云音了,也不打声招呼;我打开微信,突然发现你给我发了10条59秒的语音。简直要了老命了。你倒是方便了,说得痛快了,你知道我方不方便么?特别是一些重要信息,我想倒回头再听还不知道在哪一条,又得全部听一遍。

再说了,我们这么熟么?你是我妈么? 03 「突然拨语音通话」最吓人自从打电话的时代,我就有「接电话恐惧症」,一听到电话响了就心里慌,真的是包括家人打来都这样,现在外卖、快递的电话来了听到都依然心慌慌,这个跟听到敲门声一样。微信发明出来了,还是没摆脱这个困扰,甚至微信语音的声音一响起来,比电话还让人菊花一紧。

当然这个没办法,是我自己的原因。但是,拨语音通话之前能不能先打声招呼?我跟员工沟通,为了沟通效率,也经常拨语音通话,但除非遇到特别紧急特别紧急的事,我一般都会事先征求对方同意:「现在方便语音通话么?」对方说可以之后,我才拨过去。我最怕没有任何征兆的就拨语音来,有时候真的吓到手抖挂掉。「突然拨语音通话」加强版如下:语音拨过来,我不方便接听,于是我没接,或者直接挂断了,结果对方又拨过来,然后又拨过来。

你怎么就这么倔强呢?!比「突然拨语音通话」更吓人的是「突然拨来视频通话」...我的天呐你饶了我吧。 04 「聊着聊着就不回了」最让人受伤有时候你跟朋友聊着正起劲,你一句他一句的聊,突然人就没回复了,你以为他可能等一下马上就回来,可是2分钟5分钟10分钟...你才确认,他真的不回你了。之前「聊天突然不回消息」还上过热搜。

如果你有事要走开,能不能先说一声?一句「晚点再跟你说,临时有事」不就几秒钟的事儿么?有时候我也挺忙,但还是在端着手机等你回复,你走开的时候怎么就这么潇洒。还有的人,是忙完了后也不回来说一声,补一句抱歉,于是你俩的微信聊天界面就停留在自己说了10句话对方毫无回应的场面,下次对方跟没事似的又聊起来。我不要面子的啊?更让人没面子的是:我以为你真忙去了,结果发现你活跃在朋友圈和微信群。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微信  正版  高清  视频  在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