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互联网的产生背景是中国消费升级日益明显的经济发展态势。目前,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04年至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増量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比2016年净增3.4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第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中国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就是个人生活场景全面线上化,数以亿计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场景迅速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终端上的APP,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6%、20.3%、30.8%,2016年分别为28.5%、18.1%、28.8%,2015年分别为40.8%、21.4%、36%。

如此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造就了消费互联网的诞生。与此相对照,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则产生在近几年,其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应运而生。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感召下,产业互联网经济规模逐步形成,并带来了新的风口。 第三,目标定位不同。基于消费互联网的服务对象及产生背景,消费互联网的目标定位在于满足个人消费体验,通过提供碎片化、小额、高频、便利、快捷的服务,弥补传统机构服务缺位,提升个人消费品质。

产业互联网则不同,主要目标定位在于对现有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造,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特别关注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第四,表现的经济形态不同。从性质上看,消费互联网属于个人经济,更加关注个人消费需求中的差异性特征。产业互联网属于平台经济,突出强调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并且,关注企业决策时的民主性。

可见,产业互联网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五,商业模式不同。消费互联网最典型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爆款产品吸引流量,再将流量与商业机构进行引导嫁接,最终实现流量变现的目的。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瞄准价值经济,一方面,利用“互联网 ”思维,贯通企业产业链,推广全价值链式的新型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对产业的赋能。

另一方面,注重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消费互联网实现了生活场景的全面线上化,产业互联网则回归本源,强调企业生产线上与线下的协同发展。第六,市场格局不同。近20年的发展,如今中国消费互联网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以BATJ等为首的企业主导着消费互联网市场发展,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涉及全行业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垂直细分的特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找准其中的市场定位,也具有更为广阔的经济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差异较为明显,但两者并非可以完全隔离开来。两者在利用“互联网 ”思维,满足客户碎片化、定制化需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契合性。两者伴生共存、相互促进的态势将会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体现。

体育产业与“互联网 ”有着怎样的联系?

谢谢邀请!在当前产业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主要体现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上,对于体育产业来说,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也会促进整个体育产业的健康化发展。体育产业概念由国家体委在1992年提出,从此之后我国的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整个体育产业分成三大门类,第一类是主体产业类,包括体育竞演、健身、训练、娱乐、咨询培训等内容。

第二类是体育服务类产业,包括体育用品和器械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是体育部门开展的各种体育相关活动。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也被认为是一个朝阳产业,体育产业与“互联网 ”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联系:第一:以互联网为基础打造体育新生态。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全民性,以体育竞赛、健身、训练等体育主体活动为依托打造一个“互联网 体育”的生态圈是完全有必要的。

通过“互联网 ”可以把体育部门、体育用品厂家、运动员、体育爱好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资源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第二:充分发挥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优势。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在运动员的训练、赛事分析、体育用品设计等领域,大数据都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也能为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具丰富和全面的体育运动管理方案。

对于体育用品厂商来说,积极参与体育用品的智能化研发也可以开拓很多市场空间,比如各种运动检测设备等等。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普及体育产业。要重视互联网对体育产业的宣传作用,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体育产业。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现在也在读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我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在头条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我会有所收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互联网  产业  云南省  示范  主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