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体量这么大,有些行业不知道从哪个点开始。互联网普及了这么久,却很少有人能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在农业领域撬动巨大的财富。为什么?中国农业还比较落后,而互联网已经很成熟了。两者有差距。农业整个领域,包括生产、供销、从业人员,都远远落后于互联网行业。无论从观念、制度还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农业和互联网都是不对称的。

如何做互联网农业?

如何做互联网农业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被寄予厚望。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优质环保。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们在利用互联网方面表现积极。国内主流学界曾把西方现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一个大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广袤,农机设备的大型宽幅和高速联合。

这个大字在当下发达国家农业中仍占主流地位,但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农民们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收集有关田地的精确数据,制定策略,对每一小块土地精耕细作,从每一颗种子中榨取出最高的价值,这就是精准农业。那么智慧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是怎样的呢?一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链接机制为了实现农业产业链合作企业的共同战略利益,使加盟产业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就必须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博弈的机制来加强成员企业间的合作,使得成员企业能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这种机制就是混合纵向一体化连接方式。这种模式就是以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进行产业链设计,按照专业高效和运作经验的原则,将某些环节以某一利益主体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经营,而又与其他利益主体在某一(些)功能环节以合同契约进行联结。二建立公司 农业园区 市场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公司 农户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农户组织程度不高造成交易成本巨大,而且各方违约严重影响了小农户的利益。

农业园区的建设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具有先进性。在公司 园区 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公司是主导。确保园区的统一设计;生产标准的制定;投入物资(化肥饲料等)的供应;技术指导;回收加工销售;品牌宣传推广;贷款担保公司的组织。园区是关键,公司有园区才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公司有权对进园区的人进行筛选,进园区人员必须服从公司管理,可以对投入品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实施很容易;确保完全收购。

农户是生产主体。农户投资,全额投资或投入流动资金或承包生产;农户生产,投资人自己当种植者,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农户是独立的经营者,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内部考核办法内部分配等。三建立品牌 标准 规模的经营体制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 智慧农业趋势前瞻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指出农业产业链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品牌 标准 规模的经营体制。

其中品牌是终端产品实现价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没有终端产品的品牌溢价就没有整个链条价值的提升,风险就无法避免。传统农业产业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链条的行情风险无法因为品牌溢价而避免。标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是由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品牌才能有溢价的空间。规模化就是将产业链模式复制放大,取得规模效应。全产业链是指产品供给来源于自有生产培育基地,通过自有销售渠道进行营销后配备有自建冷链物流体系进行产品运输,最终到达消费终端并收取顾客反馈,回馈信息将指导下一轮种植生产环节。

全产业链模式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对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实行标准化控制,并环环相扣环环链动,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放心健康的全程供应链。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控制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将农业资本与工商业资本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的一体化,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流通的现代化。

农业怎样加到互联网?

农业怎样加到互联网

要加入互联网,首先要让互联网留在里面。中国很多农业从业者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农民在加入互联网之前了解互联网是普及互联网的一个基本步骤。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中老年农民大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给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纵观中国广大农村,农民基本呈现老龄化趋势。青少年要么读书外出,要么成为奔波于工厂或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这群人在普及互联网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让这群人回到农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件关键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大量年轻的农民工来说。


文章TAG:农业互联网企业哪个好  互联网  农业  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