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永乐鲍彤是明朝朱迪统治时期铸造的硬币。永乐鲍彤的国际知名度在永乐第六年,南京和北京的钱局开始铸造永乐鲍彤。中国的永乐鲍彤怎么会在日本大量存在?直到清朝才从《永乐大典》中整理出来,流传到世界各地,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金字塔。永乐五年十一月,永乐大典终于完成。

永乐通宝2019市场怎么样

永乐通宝2019市场怎么样

明洪武八年,政府发行大明通用宝钞,二十七年废钱用钞,一度停止铸钱,故明早中期铸钱很少,至使有些年号如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等并未铸钱,至嘉靖万历年间才增多铸钱,纸钞退出市场永乐六年1408年仅铸有小平铜钱:永乐通宝:并有折三钱孤品存世。也有银质小平,但存世不多。永乐通宝在原来的钱谱和目录上标价不高只有银质小平和背铸有三钱字样的折三钱因存世罕,故价值很高。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真的失传了吗?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真的失传了吗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

永乐5年1407年11月,永乐大典终于完成了。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11095册,22877券,3亿7000万字。全部由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存世仅400余册,95%以上内容已经失传了。下面就讲一下先辈们是如何编撰这一巨著的!!朱棣准确的判断出解缙就是能胜任永乐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年,郑重的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言。至于天文地理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被集成一书勿厌浩繁。

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了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一点呢也和现在差不多,技艺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是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儿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摆出了大阵势。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5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那个公司总裁,这5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

并另派20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20个人那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出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拐子都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能走路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纂,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这个编辑。这还没完,朱棣拉出了拼命地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在全国各个州县四处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呢?答案是字写的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找来很多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袭。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就要体面,自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像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前面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而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呢,那个年头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啊应该是监工,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

朱迪将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的决心可想而知。当朱迪摆出这支势不可挡的超豪华阵容时,解缙终于意识到他将要完成一件多么宏大而光荣的事情。什么都不要说,开始努力吧。事实证明,朱迪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合理地安排了所有的工作。收集、分析、编纂、校对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每写完一部分,都要亲自审阅,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团队的领导者,他做得非常好。


文章TAG:永乐内购会是怎么样  内购  永乐  一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