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易车与乐视贾跃亭的恩怨,要从2017年说起,易车创始人周航曝光易车,目前确实存在资金问题。贾跃亭先生承诺易到的债务总额不超过23亿元,中泰创展通过易到向乐视提供的14亿欠款无需我们承担。今年1月21日,母公司易云资本实际控制人温晓东在朋友圈发布公告称,余云资本已向全社会公开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愿意以半价出售股权。

现在在北京拉滴滴,易到,神州等怎么样?能挣多少钱?

现在在北京拉滴滴,易到,神州等怎么样能挣多少钱

本人拉过滴滴,六千多单。开始用外地牌照车,早晚高峰不能进五环,后来租车拉,租金六千,一天要在线十五个小时左右,算上奖金流水一月近二万,去掉杂七杂八,剩七八千吧,累死了,还受气,五环内吃不上饭,能找到吃饭的地儿停不了车,停得了车的地儿没有卖饭的,饥一顿,饱一顿的,半年下来就受不了了。滴滴三小时强制休息二十分钟,可是根本休息不了,没地儿停车,只能开着车到处转二十分钟,或者往五环外跑,跑到五环外,能停车休息了,二十分钟早没了。

最近滴滴又现巨额亏损,易到深陷资金泥潭,在你看来网约车行业下一步该如何走?

最近滴滴又现巨额亏损,易到深陷资金泥潭,在你看来网约车行业下一步该如何走

好多人都把滴滴2018年亏损百亿归咎于高额补贴。大概是都没查过滴滴公布的数据,2017年滴滴全年补贴181亿,全年亏损则为25亿2018年全年补贴金额113亿,相比2017年减少67亿,但全年亏损增加84亿,达到109亿。然后,你把亏损都归咎于补贴,这个锅怕是甩错了。滴滴的巨额亏损,很显然除了高额补贴以外,一定存在其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一扩张战线过长。国内的网约车市场可以说是硬生生用补贴快速砸出来的。在国内市场和并快的打车和uber的滴滴,在国际市场也是毫不含糊,东南亚投grab,进军日本和墨西哥网约车市场等等。同时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上下游领域不断投入巨额资本。在自身仍未盈利的情况下,过快的扩张无疑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当主营业务还无法创造正现金流的时候,资金还在大规模走向其他板块,这甚至会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现金流。

二快车业务发展面临瓶颈。网约车本身的优势在于盘活存量资源,创造多余价值。因此网约车最大的卖点在于轻资产,重运营,以及在此基础上给乘客带来的价格优势和体验优势。但随着政策规范,特别是网约车运营资质和强制报废条款,给车辆及从业者带上了紧箍咒,私家车进入网约车市场已经并不容易。现在市面上有大量的汽车租赁公司,通过和向网约车司机签订汽车定期租赁合同,出租专车。

其实也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开始向类似于出租车模式的公司化运作转变。这个现象在滴滴快车上特别明显,大量自有车辆的个体司机已经被驱离快车市场。而快车恰恰又是滴滴最大的业务板块。这样的趋势带来的问题,导致滴滴快车越来越像出租车行业。打车难且贵,租赁车辆的质量问题以及驾乘体验差,网约车从业人员数量降低等等,两者已经开始出现严重同质化。

甚至从价格以及司机素养等因素上快车体验还不如出租车。这就导致本来的卖点反倒成了用户痛点,因此滴滴快车的订单量增长也难免出现了放缓态势。事实上,我个人是一个高粘度的滴滴活跃用户。但当我使用滴滴快车叫到一辆充满酸臭味车窗还漏风的东风ER30,以及一辆半路没电的长安新能源小面包以后无独有偶,这两次极差体验的快车都是专门用来跑网约车的租赁车辆,我日常已经很少会主动通过滴滴叫快车出行选择偏向出租车或者专车。

截图是我1月份滴滴软件的叫车记录,至少这种情况不是个例了吧。三破局之路。放到整个网约车行业来讲,其实整个市场有多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网约车行业抱一个悲观的态度是完全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在这里也应该看到,走出租车老路的网约车无论是对于滴滴来说,还是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完全不够的。与出租车同质化对标的网约车是公共出行领域对出租车行业的补充和完善,是必须要做的市场与出租车存在差异化的网约车是网约车未来破局需要开拓的市场。

第一,搭便车是一个必须更新的市场。受滴滴安全事故影响,无限期下线整改的顺风车,在高德眼里都是香饽饽哈哈哈。是真正盘活存量资源的共享出行模式。其明显的价格成本优势和清晰的盈利模式,使得这项业务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如何避免黄鱼推车干扰市场,如何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章TAG:易到最近怎么样  易到  滴滴  巨额  亏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