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已逝,青春不再,岁月无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网友白小紫在《青春的一瞬间,战争的一生》中写道,我们在《青春》中回忆那个时代,发现了很多不变的真理。《芳华》的重点不是战场,而是战场背后的艺术团。《芳华》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台词是小穗子的旁白。她说刘枫。

冯小刚的《芳华》为什么让观看的人落泪?

之所以让人落泪,是因为:《芳华》里描述的青春,既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青春,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时代不同,但年轻人所经历的青春的绚烂、哀伤,所经历的时代车轮碾压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大家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过往,或者还有将来,所以产生了共鸣,进而落泪。《芳华》的聚焦点并不是那个战场,而是战场后方的文工团,

在科技还不那么发达,娱乐活动比较稀少的当年,文工团作为一种具有时代印记的存在,鼓舞了多少年轻的革命战士?为保家卫国事业做出了多少贡献?通过《芳华》再回忆那个年代,我们发现了许多不变的道理:青春逝去、芳华不再,岁月无情,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管是当年的文工团士兵们,还是几十年后的现代青年,任何一个在青春期过过集体生活的人都会产生相同的问题:青春虚度、鸡毛蒜皮、集体与个体、排挤与被排挤,

20岁左右的时候,文工团士兵们在歌唱、在舞蹈、在演奏,在集体澡堂里打打闹闹、搞小团体;而我这个85后在20岁左右的时候在上课、做题、考试,在考研与工作之间纠结迷茫。青春的热烈与迷茫似乎一直延续,这也是电影作品最打动人心的,共同的无差别的人类情感。感谢冯小刚 严歌苓这对文工团士兵组合,他们用真实而毫不掩饰的镜头,把美好的肉体,不那么纯粹的情谊描绘得淋漓尽致——既是那个时代的青春,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

冯小刚和严歌苓,将他们的青春,对于电影、对于世界的理解,放在了《芳华》里,在这部电影里,你能看到很多优秀电影的精华。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集体和青春的调性,比如《芙蓉镇》里的那种精神和集体意志,比如《狩猎》里善良的人不被善待的那种悲哀,网友白小蝎在《一瞬芳华,战火一生》中写到:其实青春这种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在2017年贺岁档上映后,为什么会收获14亿多票房?

芳华是一部好影片,这部电影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展现给大家,带你重回青春芳华的岁月重走一遭,重温青涩时期的纯真,感悟人生的真善美。这样的主题意境都是值得称道的,冯导在影片的总体驾驭上把握得当,匠心独具,影片让人喜闻乐见。经过多年来在中国影视界的打拼积累,到芳华上映的2017贺岁档时,冯导的影响力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号召力标志性人物之一,

很多观众看电影就是冲着冯小刚去的,都说冯导的电影有看头,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受到:电影作为一个产业的繁荣一是需要大明星,二是需要大导演。14亿票房就是冯小刚号召力的体现,某些人处于泄私愤,利用央视前“名嘴”的影响力,动辄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抵制这部片子、抵制那部片子,弄得本是电影业旺季的这个冬天有点冷。(不是那个前“名嘴”有多牛,而是在中国不少人的思维中,那位前“名嘴”还代表着央视呢),

冯小刚的《芳华》如何

在《芳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萧穗子的旁白,她说刘峰:似乎一点都没发现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说这句话的时候,1976年已经过去,几件大事已经发生,冰河已经开始松动,敏感的人已经发生时代变了,有些人心思活络了,开始找别的出路了,文工团的年轻人们,有些开始听邓丽君的歌,有些人偷偷穿紧身牛仔裤、紧身衬衣,戴太阳镜,有些人的相亲对象,已经从军二代变成了华侨,

但是刘枫依然没有改变。小穗子旁白出来的时候,他正在给战友弹沙发。他的战友要结婚了,想买个沙发,一百多块钱。他买不起,就花了三十多块钱,买了材料,做了一对红沙发送给战友。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活雷锋”的形象,这种形象曾经带给他存在感和荣誉(各种奖状和印有先进个人字样的皮包),也让他成为艺术团里的另类年轻人。


文章TAG:芳华为什么彻档  芳华  彻档  冯小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