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今年的雨天总共有4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压,2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压,10天。伏,这个词有另外一个意思这是田夫,持续4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是符头,为期10天。

真正的伏天是从哪天开始?今年的伏天是多少天?

谢邀。“夏至三庚入头伏”这句俗语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用来判断伏天开始时间的,这也是农耕文明的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千百年来对气象观察所得的结论,到如今虽然全球气候变暖,但依然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正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就是三伏天,我国古代使用的是传统的农历历法,老祖宗说“夏至三庚伏”通常也是以农历为准,意思是说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日子。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伏天通常指的是头伏、中伏、末伏,一般头伏和末伏的时间长短是一致的,都是10天,而中伏有的年份有20天,有的年份有10天。因为每年夏至节气的农历时间是不固定的,因此每年真正的伏天从哪天开始也是不固定的,通常都是以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入伏第一天。庚日是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来计算的,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相克来确定伏天的开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十个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因此天干一个周期为10天,一个庚日的周期也就为10天。

拿今年(2019)来说,今年夏至节气是在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而今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所以今年入伏是从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开始的。我对象从事中医医学的,夏天他给病人做针灸康复,通常也是按照入伏前后的时间来进行调理,今年她跟往年一样,早早就计划了今年的伏灸日期。

这个日期完全根据今年入伏时间来规划,分为入伏前10天的治疗,头伏的治疗,中伏的治疗,末伏的治疗,以及末伏后10天治疗。从表中不难发现,今年头伏时间是从7月12日-7月21日;中伏是从7月22日-8月10日;末伏是从8月11日-8月20日。也就是说今年的伏天总共有40天。为什么今年的伏天会有40天?这就要从夏至到立秋之间的庚日数目来算了,一般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夏至到立秋之间如果有4个庚日,第4个庚日就是中伏,也就是中伏为10天。

但是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头伏为第3个庚日,那么中伏就要经历2个庚日,也就是20天。因此今年的伏天总共有40天。不过入伏从每年夏至第三个庚日算起,是很有道理的,有时候你都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要知道每年第三个庚日,属于太阳照射热量和地球反射热量相同的日子,这个理论拿到现在是需要运用高科技才能确定,而古人仅仅通过长期的观察天象就能确定。

农村节气老话“夏节三庚数伏天”,到底这个“三庚”多少天?这个“伏天”又是那个伏?

这些老农村记日子的说法,别说现在城里人搞不懂是哪天,就是土生土长的九零后农村娃,也是一问三不知了。“夏节三庚数伏天”,通俗来讲,就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宣告入伏正式开始,成为初伏第一天。当然,这个“伏天”,肯定是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中一年最热的三伏天,严格来讲是指三伏里的初伏,也就是第三个庚日为进入初伏天标志

这是一个妥妥的老黄历——“以枝计日法”,10个天干12个地支组成一个60年历,60组不同的计日法循环使用。有朋友问:为什么有的三伏天30天,有的三伏天40天?三伏天是怎么算出来的?看一张Xi拍的三张图,可以看出2019年夏至后一天是第一个庚日(见图1),属于早庚日年。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得早,在夏至和立秋之间出现五个庚日,那么盛夏是20天,总的盛夏是40天。


文章TAG:伏天为什么叫伏天  伏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