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为什么不捕猎?首先,狮子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靠的不是个体单打独斗的能力,而是集体的智慧。既然是集体,就会有分工。看了狮群的结构,其实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狮子王不参与狩猎了。狮子成为狮王后,不参与狩猎的行为是由族群利益最大化决定的。

为什么猫科动物里,只有狮子是集体狩猎生活?

如果说猫科动物中只有狮子过着群居生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以为猫科动物中只有狮子集体捕猎,那就错了,有集体捕猎行为的猫科动物不仅有狮子,还有猎豹。在非洲草原上,处处充满着凶险,为了提高生存机会,很多动物都会抱团。猎豹虽然跑得快,但攻击力不足,因此常常被狮子、豹子、鬣狗等动物欺负,当猎豹妈妈把一窝猎豹幼崽抚养到快要成年时,就会和孩子们分开。

为了应对草原上的风险,提高生存机会,猎豹兄弟姐妹会一起生活、一起捕猎、一起抵御敌人,它们几乎形影不离,直到其中的雌性猎豹开始发情,就会脱离群体,和其他雄性猎豹交配,然后生下幼崽,过着独自抚养幼崽的生活。然而,猎豹兄弟之间的友情却可以持续一生,在草原上,可以看到两只雄性猎豹一起生活、一起捕猎的画面,偶尔也能看到3只雄性猎豹或4只雄性猎豹的大群体。

雄狮为什么当上狮王之后就不狩猎?

雄狮成为狮王之后,不参与捕猎的行为,是由族群利益最大化决定的,在了解狮王为什么不捕食猎物,但仍能优先享用猎物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狮群的结构。狮群的结构所有的狮群都有自己的领地,而且领地非常明显,在这个领地内,一般只生活着一个狮群,这群狮群多数情况下由1只雄狮带领几只雌狮和幼狮一起生活,偶尔也有两只成年雄狮,不过即使存在两只雄狮,也只有一个狮王,而且这两只雄狮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平时生活时,雌狮承担着家庭的主要工作,包括照顾子女,给子女舔毛,以及狩猎,而雄狮则负责巡查领地,通过咆哮和战争击退外来威胁者,保卫家庭的安全。一般情况下,一个狮群中的雌狮从出生到死亡都会待在同一个族群中,只有少部分雌狮会被清理出家门;而雄狮则要悲惨很多,一旦长大后,则会被赶出家门自谋生路,狮王也常常面临外来雄狮的挑战,当狮王失败后,外来的雄狮会赶走狮王,自己成文新一代的狮王。

往往一个雄狮可以在一个种群中生活2年左右,很少超过6年,之后要么被年轻力壮的外来雄狮赶走,要么是自己离家出走建立新种群,这种制度也可以避免一个狮群近亲交配,还可以促进狮群基因交流。看完了狮群的结构,其实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狮王不参与狩猎了,狮王为什么不狩猎首先是因为狮群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凭借的不是个人单打独斗的能力,而是集体的智慧,既然是集体,就会有分工。

因为狮子是性二态的动物,也就是雌性和雄性体型不一样,相比于雄性,雌性的体型更小,而且雌性的心脏也不大,不能承受长时间的奔跑耐力,因此狮子们捕猎时,并不像老虎那样单打独斗,而是采用围攻式。围攻式拼的不是单个动物的奔跑速度或者体型大小,而是团体合作,因此,由种群中数量最多的雌狮担任比较合适。雄性由于体型较大,力量与咬合力比雌性更强,因此负责抵抗对种群有威胁性的食肉动物,比如斑鬣狗、豹等猛兽,

还负责抵抗别的狮群侵占自己的领地。从这方面来看,雄狮担任着狮群兴衰灭亡的重担,虽然它不参与捕猎,但为了让种群更好的发展,雌狮也会让雄狮先吃猎物,其次,雄狮体型相对于雌狮而言更大,更有竞争力,在演化的道路上,雄狮可以轻而易举打败雌狮,优先吃掉猎物。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保留在了生物的基因中,让雄狮先吃也成为了种群默认的习惯,

虽然狮子的悲哀已经成为狮子王不打猎优先吃的食物,但其实对于公狮子来说,大自然对他的要求要高得多。首先,狮子是群居动物,也就是说狮子不是很有单打独斗的能力。它们一旦脱离群体,很难独自生活,公狮长大后必须离家,或者这只公狮可以挑战另一个群体的狮王,成为新的狮王;要么只能成为草原上的“流浪汉”,和其他“流浪汉”组成临时狮子群,一起捕猎。


文章TAG:为什么是母狮狩猎  母狮  猫科  狩猎  动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