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目前其实只是黑洞理论的一个假设。黑洞会持续释放能量数百万甚至数万亿年。黑洞释放的能量称为。刻在霍金墓碑上的霍金辐射证实了具有霍金辐射的理想黑洞是一个假设的原生黑洞。它们的质量非常小,如果有霍金辐射的话会很明显,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观测到初级黑洞。

黑洞为什么是无底洞?

黑洞是大质量恒星在它生命末期产生的。由于恒星的核聚变物质燃烧完毕,失去内核提供热量的恒星会向内极速收缩,在内核处会发生大碰撞,然后爆炸,这就是超新星爆发。一些物质会被抛入太空之中。剩下的内核只要质量大于3个太阳,在质量引起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它会继续收缩,直到变成奇点,大质量的奇点会弯曲它周围的空间,以至于光线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这就产生了黑洞。

黑洞中在大麦哲伦星云前面的模拟图。受引力透镜的影响,黑洞背后的星系在黑洞周边产生了变形放大的效果。黑洞的视界光线无法逃脱引力的半径,又称史瓦西半径范围被认为是黑洞的一部分,所以,黑洞质量越大,它的体积就越大视界半径。根据霍金辐射的理论,质量越大的黑洞温度就越低,它存在的时间就越长,所以黑洞是永远喂不饱的饕餮。

第一张黑洞照片的公布,证实了黑洞辐射,霍金是否可以得诺贝尔奖?

先说结果霍金先生是不会获得诺贝尔奖的。今晚的21:00被大家心心念念的首张黑洞照片准时出现在大屏幕上,此次的照片主角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距离我们大约是5500万光年,质量是太阳的61亿倍。这次黑洞照片是由全球六个地方八个亚毫米射电望远镜同时拍摄,这次的观测矩阵相当于一个地球直径大小口径的单一望远镜的效果,在2017年4月5日-14日10天内完成了对M87中心黑洞和银河系中心黑洞的拍摄。

但是后期的数据处理花费掉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霍金辐射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在空间中会不断的瞬时产生一对正反粒子然后瞬时消失,这个过程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霍金设想如果在黑洞事件视界外产生一对粒子,其中一个被黑洞吸收另外一个逃离。那么这种情况下看起来就像是黑洞在释放例子,而这个逃逸的粒子也携带者能量,因为要保证能量守恒,那么这逃逸的粒子能量只能算是黑洞辐射的能量。

这就是霍金辐射或者叫黑洞辐射。第一张照片证实了霍金辐射?结果很遗憾并没有,霍金辐射理论上来说是十分微弱的,尤其是当大质量黑洞吞噬天体时的喷流会完全掩盖霍金辐射,质疑这次拍摄的黑洞质量已经达到了太阳的几十亿倍。要想在这种超大质量黑洞身上观测到霍金辐射无异于痴人说梦。图刻在霍金墓碑上的霍金辐射证实霍金辐射最理想的黑洞是一种假说中的原初黑洞,它们质量很小如果有霍金辐射会很明显,但是很可惜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观测到原初黑洞的存在。

霍金辐射在霍金生前如果被证实霍金是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的,但是霍金的去世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获奖。诺奖常规上不会给去世的人追授,除非生前已经被提名在评审期间去世如果诺奖可以追授已经过世的人,我想爱因斯坦再多拿几个诺奖也不为过,然而事实上爱因斯坦生前仅获得一个诺贝尔奖因为光电效应。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相对论却没有获奖。

霍金辐射是黑洞发出的能量吗?

是的。霍金辐射可以理解为黑洞发出的能量,当然能量是需要有载体的,因此,霍金辐射其实是黑洞发出的一些粒子——比如说是一些光子,这些光子的能量密度与波长的关系满足黑体辐射定律。正因为是黑体辐射,所以黑洞的霍金不辐射不会携带黑洞的其他信息——除了温度,我们不可能能从霍金辐射中提取信息,这就很尴尬了——因为黑洞吸收物体的时候,物体时有信息的,比如吸收一头猪与一只羊,信息不同。

但是黑洞辐射的时候,携带不了猪和羊的信息,信息好像丢失了。这就是霍金辐射的信息问题。霍金辐射的本质不是能量问题,而是信息问题。因为信息也有熵,所以是黑洞熵问题。我们普通人总是从能量上考虑问题,很少从熵上考虑。这是因为科学普及还没有达到目标。但对于黑洞的霍金辐射,我们更应该从熵的角度去思考。


文章TAG:黑洞为什么散发辐射  黑洞  第一张  散发  辐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