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9年金庸创业,开始办《明报》。就是想看金庸武侠,只能买明报。创业以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主要在《明报》上发表,第一本是《神雕侠侣》。明报影响力的扩大,改变了金庸的身份和角色。从1959年《明报》创刊到1992年《明报》转刊,33年间,金庸在自己手中写了7000多篇社评。

金庸为什么封笔?

严格意义上来说,金庸并没有封笔,只是不再写武侠小说而已。为什么金庸要写武侠小说?一开始,纯粹是因为好玩和能挣钱,所以他才写了《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但是等到《射雕英雄传》横空出事,震惊香港,许多市民为了看小说而买报纸,金庸才发现自己的小说有这么大的商业潜力。从1959年,金庸创业,开始经营《明报》,

当时的明报是一家小报社,有多小呢?为了填充版面和节约经费,金庸用了一个化名开设专栏,每天写一些新闻时评,然后还要以真名撰写报社官方的社论。而填充版面的另外一部分就是武侠小说了,从创业以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就主要发表在《明报》上面,第一部就是《神雕侠侣》。当时许多市民买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帮助《明报》获得了最早的读者群,从而活了下来,

一个例子证明了当时《神雕侠侣》和《明报》的关系:金庸曾经打算把小龙女写死,但是许多读者到报社抗议,威胁要退订报纸,结果金庸就不得不修改小说,把小龙女复活。此后12年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高峰,到1972年《鹿鼎记》为止,金庸的11部小说有8部是只发表在《明报》上,也就是说,你要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只能买《明报》。

这批小说帮助《明报》从一家小报纸,变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明报》影响力的扩大使得金庸的身份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一直以“左手社论,右手小说”而闻名,《明报》影响力的稳固使得武侠小说不再决定报纸的生死,也要求金庸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社论,社会活动和报纸的经营上。因此,《鹿鼎记》之后,金庸决定不再写武侠小说,

当然也有写作本身的原因。每日给报纸写连载实在是一件很累人的工作,而且极不自由,创作过程中还要迎合读者的喜好,运用许多套路,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明报》的成长,金庸的武侠小说也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深刻,最后一本的《鹿鼎记》甚至是“反套路”的。得亏金庸自己是老板,换个普通身份的作家还真不敢做这种自己砸自己饭碗的事情,

金庸为什么只写武侠小说?

谁说金庸只写武侠小说了?金庸甚至还写过教辅。武侠小说当然是金庸人生最伟大的写作成就,但她在其他的写作门类也有不错的建树,只是说和她的武侠小说成就相比黯然失色罢了,1、评论如果谈及社会影响力的话,金庸当年的社论可能并不比武侠小说影响力小多少。从《明报》1959年创刊到1992年转让出去,33年间,金庸亲笔撰写的社评有7000多篇,

在评论界,金庸也可谓是名动天下,一些社论不仅对香港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力,并且影响到了内地的政局。正是依靠他在香港政经方面的巨大影响力,金庸后来还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2、历史传记在《碧血剑》之后,收录了金庸一篇历史论文或者说历史传记:《袁崇焕评传》,将《碧血剑》的“隐藏人物”——主人公袁承志的父亲袁崇焕从小说带到历史中,体现了金庸过硬的史学功力和史实。

当然,与金庸的武侠小说相比,金庸的史学水平只能勉强算得上一流,3、随笔金庸曾和梁羽生、陈凡三人在《大公报》上合写了一个专栏《三剑楼随笔》,后来结集成书,基本谈的都是琴棋书画、文史掌故和名人轶事。4、剧本1957年,金庸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做编剧写剧本,最著名的作品应该是《王老虎抢亲》了,但总的说来,金庸算不上一个很成功的剧作家,至少没有因此成名。

金庸有孩子吗?为什么不培养他们继承自己的衣钵,弘扬武侠小说文化?


文章TAG:金庸为什么卖明报  金庸  明报  子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