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的边界其实是一个成本问题。为了维持IT巨头的超额利润,必须维持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接近失效,意味着人类芯片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换句话说,只要用电子作为信息运作的媒介,摩尔定律就一直存在。摩尔定律是一个经验定律,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定律。

摩尔定律说硅基芯片的物理极限是7nm,为什么台积电还能做出5nm的芯片?

摩尔定律指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芯片上可容纳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从当前芯片制造来看,要实现摩尔定律,芯片制造工艺必须不断提升,工艺节点从90nm、65nm、40nm、28nm、16nm到现在的7nm,芯片厂家不遗余力地减小晶体管栅极宽度来达到工艺的升级,但到了7nm之后,晶体管的漏电问题越来越严重,单纯靠减少晶体管栅极宽度的方法已经无法提升芯片制造工艺。

这个时候各厂家各显神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漏电问题,intel的高介电薄膜、SOI、鳍式场效电晶体技术等等技术应运而生。不过难度越来越大,各大厂家受阻严重,GlobalFoundaries放弃7nn研发,intel的10nm一推再推,目前7nm量产顺利的主要就是台积电和三星了,台积电的5nm预计明年Q1量产,华为的最新麒麟990预计将采用5nm工艺。

据说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以后芯片性能还能提升嘛?

科学爱好者报到,摩尔定律展示的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性能提高的速度,它并不是物理定律,甚至只是一个猜测。摩尔定律接近失效,意味着人类的芯片技术发展遇到瓶颈了,其实这很正常,无论生物进化还是社会科技发展都会遇到类似阻力,比如体型限制,比如周期性经济危机。人有得是办法,此路不通,大不了咱们寻找个旁路嘛,反正最后能到罗马就是了,

作为一个《三体》铁粉,我看到这个问题后便想起了关一帆的“亨利”号小飞船。陷入黑域,光速降低后,普通计算机已经无法使用了,于是他们启动了飞船上的备用计算机:神经元计算机,在原著中,神经元计算机运行速度慢得令人崩溃,我不这样认为,它应该很快速很智慧。而且我预感,技算机技术突破量子效应障碍的希望,也许就在我们自己的脑袋里,

人的大脑擅长处理破碎、模糊、变化的信息,有很强的灵活性。未来,当大脑意识、思维的原理被破解,人类就可以模仿人脑的模式研制新型的计算机了,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元,10亿个神经键。但大脑中化学信号传递得非常慢,每秒三四米,只和走路速度差不多,但即便这样,当我们全力思考时,我们大脑的运算速度仍然能相当于一台每秒运算一千亿次的电脑,靠的就是与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并行处理模式”。

如何看待华人物理科学家张首晟所说:摩尔定律不灭,人工智能就能大发展?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技术进步出现在计算机科学与通讯这个领域,最早人们是用带孔的卡片来存储信息,用真空管组成的电路来处理信息,后来进化到用磁性材料来存储信息,用晶体管,集成电路,乃至大型集成电路来处理信息。在这波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每过大概十八个月,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提高一倍,这就是所谓摩尔定律,

诺伊斯(左)和摩尔(右)是因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他们都是固态物理学家。摩尔定律是个经验定律,类似的定律在历史上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据说在煤钢、电气革命的年代,人们逐渐开始使用机器来替代人力及畜力,在这个过程中据说也有类似的规律,即每过大约十八个月,机器的马力提高一倍。在这样一个高昂的技术发展时期,用科学的语言说就是存在一个幂律的增长,

每隔18个月左右,技术指标就会被颠覆。如果不马上采用与之相关的新技术,就会落后,被颠覆。我们发现这样的戏码在煤、钢、电革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演过。以军舰为例。装甲战舰由机器驱动,机器的马力每十八个月刷新一次,也就是说十八个月后战舰可以跑得比你快,或者在和你跑得一样快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口径、吨位和装甲厚度。


文章TAG:摩尔定律为什么能有效  人工智能  摩尔  定律  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