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虽然只有几千万人口,但台湾省的半导体产业却是世界的引擎中心。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台湾省能成为全球半导体中心。事实上,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台湾省的人才培养政策也为台湾省半导体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什么TSMC在台湾是一个如此强大的企业?张忠谋,TSMC创始人,193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被誉为台湾省半导体教父、芯片大王。

日本半导体当年那么强,为什么没去做cpu gpu和美国竞争?

日本当年做内存芯片,把开山始祖的英特尔打得无招架之力,只好改做CPU,刚好PC时代开始,苹果和IBM双雄争霸,IBM干不过苹果,只能玩开放架构——这段是否有点像安卓和高通对抗苹果?结果就是成就了英特尔和微软。当年做CPU的还有富士通和东芝。刚巧东芝卖了几台精密机床给前苏联当然是七拐八拐卖的。但仍然给米国抓住把柄,一顿暴揍,东芝和背后的日本政府认栽,东芝在米国媒体登巨幅广告道歉,把内存芯片产线卖给三星,算是退出数字芯片行业。

被敲山震虎的富士通也退出了芯片行业。基本经此事件,日本基本退出与米国的竞争。韩国有见及此,三星引入米国资本,反正米国资本当老板,我打工,总行了吧?所以,三星在芯片之路上一路狂奔,直到今天,三星电子成为行业巨头。日本人也很聪明,垄断了芯片原材料的供应。在尖端光刻机上,日本也有参股。镜头是日本尼康提供的。

日本在芯片整片上,没有出产品,但做芯片的没办法绕开日本。去年日本轻轻的将韩国在芯片材料供应免审核清单划掉,就把韩国逼得跳起来。日本芯片材料的供应卡一下,韩国就无法生产芯片。这就是目前的格局。米制定标准,米控制EDA软件,日控制材料,韩台做高端加工,荷日控制光刻机,英控制芯片架构。这些国家形成一个同盟,相互制衡。

想突破这个同盟不容易。想用一国之力完成这个同盟所做的事情太困难了。需要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人力,物力,时间和一些运气。突破口在于量子计算和光计算。与其纠结CPU,不如在新领域上布局。大家在新领域的距离不大,或者有机会突破,形成新的平衡。但需要戒骄戒躁,沉下心来做研究,而不是天天吹牛。战略还需落实到战术上。

为什么台湾就几千万人,在半导体行业却有世界级的企业?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虽然台湾只有几千万人,但台湾的半导体却是全球的发动机中心。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台湾能成为全球半导体的中心,实际上这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时的台湾不论是外交还是经济都严重下滑。无奈下,台湾只有走工业技术的道路来完成转型。至此以后,很快各种工业研究所在台湾拔地而起。

当然当时的台湾并没有选择闭门造车,而是选择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所以和美国无线电公司达成了合作,台湾派遣了很多学员到美国学习先进技术。而这批学员里就有后来的台积电的张仲谋等人。这群人学成归来后,当时的台湾政府还不惜代价从国内清华等高级学府吸引了大量人才,并组建了政府主导的科技园区。不仅如此,在此后的数十年,台湾还不断的往欧美日本等地输送人才,让他们深造后回到台湾为台湾工业做贡献。

所以,台湾对人才的培养政策也奠定了日后台湾半导体的发展。联电成立后,也吸取了国外的股份制,启用了员工分红政策,这使得台湾将自己培养的人才都留在了台湾,不仅如此分红制度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才,使得台湾半导体业逐渐壮大。如今的台湾已经成为了世界半导体人才交流的中心。实际上,掌握了人才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

怎么看待台湾的半导体行业实力?

因为科技半导体芯片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产业的明珠。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国民党蒋经国的领导下,台湾省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并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合作,与世界接轨。通过自研和合作代工等措施,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其中最著名、最具规模的企业,如TSMC、联发科、日月以及后来的富士康,都是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台湾省一度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生产加工基地,与美日韩欧等发达国家的全面合作真正蓬勃发展起来,在半导体和心脏芯片产业也发挥了显著作用。


文章TAG:台湾半导体为什么那么厉害  cpu  没去  半导体  厉害  台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