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像现在的中国,大部分互联网巨头都涉足互联网金融。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利用自己的便利来扩大信贷。如果不对这种现象进行规范和限制,可能会出现问题。自行车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它仍需要不断烧钱来吸引新客户。

谁在为一直烧钱的互联网公司买单?

真正买单的是那些成功的公司,也就相当于成功的公司给失败的公司交失败案例教材费。很多人一听到烧钱互联网公司买单第一反应就是——当然是我们老百姓了又或者有人表示如果不是顾客那就是——风投。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理没错,但思考的方向错了。首先来看看,顾客。顾客的买单是最交易化的买单,古代的一物换一物我用土豆换你的麻布鸡蛋换大米现在的旧手机换盆人民币换自己想买的商品这里就是等价交换,也就是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它们各自具有的价值量相交换。

这样的话,能说烧钱的互联网是我们买的单吗,不能,他拿了我们的钱但我们也拿了他们的产品。我们不是为他们买得单,而是为自己,为自己的消费行为买的单。再来看风投。风投跟那些互联网公司无亲无故,为何会替其做嫁衣,显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就是风投一筐一筐地把钱往新公司里头砸,但我们得知道,风投是用小付出来牟取大回报,放长线钓大鱼。

假如风投一次同时投资10家互联网公司,结果9个夭折了,只有一个顺利上市。但是上手翻了10倍20倍甚至更多,那么风投拿回其中70%的钱去投新的,剩余的拿去填补夭折的坑。风投亏了吗?完全没有,一家上市几个月不愁。所以买单的只能是上市成功的公司,他们得为自己表面的光鲜亮丽买单。如果可以让别人买单,那大家都去开公司了,干嘛还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互联网企业烧钱的背后,真的有收益吗?

商人都是逐利的,正所谓无利不起早,互联网企业烧钱的背后,其实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可能眼下没有收益,但只要能形成垄断做到行业前三,那么盈利就是一个过程。其实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的美团滴滴饿了么ofo其实都是互联网企业烧钱的获利者或牺牲品,一个新风口的诞生,即是群雄并起的年代,大家拼的是人脉资源资金当市场逐渐被占满时,大家开始各显神通打压竞争者,而在打压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烧钱。

在烧钱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过程,当他们逐渐蚕食同行之后,新的行业领域界限就出现了,二分三分天下,之后红利期过后,就是企业盈利的开始。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估值,估值是对一个企业的潜在内在价值的客观评估,虽然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值这么多钱,但企业在未来创造的价值可能是要超越所谓的估值。

当企业需要融资IPO筹集资金时,估值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筹集资金或市值的多少,而互联网企业烧钱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背后的投资人投资机构以及创始人看到了企业的潜在价值,只要企业能成长到行业前三,那在前期烧钱的数额就都可以慢慢的赚回来,盈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互联网公司烧钱不是胡乱烧钱的,它旨在抢占市场份额打压竞争对手,当企业逐渐蚕食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企业的估值其实也在上升,当达到一定体量之后,企业就会改变策略开始收割,这是行业内不变的套路。

什么会有那么多贷款平台?各个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了金融业务?这个世界怎么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像现在的中国,大部分互联网巨头都涉足互联网金融。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利用自己的便利来扩大信贷。如果不对这种现象进行规范和限制,可能会出现问题。接下来,国家要补课,相对严格地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可能这么轻易的使用用户的数据。后续发展可能导致相关企业将重心转移到核心技术领域。


文章TAG:互联网为什么都在烧钱  互联网  平台  贷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