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政府为什么没有彻底打击校园贷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项目。最后,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学校和家长做好提醒和教育工作,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控能力。不要轻易陷入校园贷的泥潭,错过他们的大好人生。面对巨大的风险,校园贷依然有着不变的生源。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在网上看到各种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我感觉不管什么原因,校园贷都是因为两个字——欲望。

为什么媒体曝光率这么多校园贷的恶劣新闻,还有人会去借校园贷?

感谢邀请。近年来,校园贷让一些原本幸福的家庭发生了家破人亡的悲剧,让一些花季少男少女不堪负重,选择草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深思。2016年,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同年6月,有一些女大学生因为“裸条”借贷无力偿还而被威胁公布裸照;2017年4月,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累计达57万余元,在泉州一宾馆自杀;同年8月,一名20岁的北京某外国语高校的大学生,因为借网上高利贷累计达13万余元,偿还压力过大,而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事例很多,不一一例举。

不得不说,这些悲剧的发生,很让人痛心,也对校园贷深恶痛绝。媒体一直在宣传校园贷的危害性。同时,2017年6月28日,银监会也发布消息称,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明确退出时间表。但是还是有在校学生不计后果地参与到校园贷中来。我认为,原因主要为几下内容:一是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不强。

禁不住物质生活的吸引,在攀比心理的驱使下,他(她)们热衷于与其身份并不匹配的名牌服装、化妆品、高档手机、大型手游和网游等等,但又没有收入渠道,因此,轻率选择校园贷这样的来钱“捷径”,进行恶性超前消费。二是家长和学校教育引导不够。现在的在校学生个性都比较强,不喜欢和老师及家长沟通,认为没有共同语言。家长和老师在学生中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两者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所以导致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了解、监管和引导不够。三是一些校园贷平台宣传时只“报喜”不“报忧”,只宣传其门槛低,对高利率很少提及。通过,校园贷用身份证就能放款,对于女生来说,有的仅需要提供有效身份信息和祼照即可放款,而不需要中介担保及抵押。这对涉世不深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

但是当贷款合同形成并放款后,校园贷平台便定期进行暴力催款,甚至威胁恐吓等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让心理防线比较脆弱的学生很容易崩溃。提醒在校学生及所有人,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人也从来不可能不劳而获。要花钱,就要靠自己打拼去赚,不要妄想走什么捷径,因为捷径也往往伴随着陷井。最后,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校园贷监管力度,学校和家长做好提醒教育,学生自己也要加强自控能力,不要轻易陷入校园贷的泥沼,误了自己大好的一生。

为何校园贷为何变成“校园害”?

为何校园贷变成“校园害”?首先,先看看校园贷的吸引与危害之处☞☞☞1、网贷申请门槛低银行贷款的申请门槛较高,常让大学生们望而止步。在常见贷款宣传单中,“门槛低,无担保”的字眼成为吸睛的重要砝码。然而,低门槛背后潜藏着的是高风险。大学生涉世不深但消费旺盛,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高调宣传“低门槛”,却有意隐瞒“高利息”。

但利滚利而学生们无力偿还时,商家会使用各种“特殊”的催债方式逼债,迫使他们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而借贷者就这样被一步步套牢。2、网贷放款速度快“快速便捷,到款迅速”,这是网贷宣传的另外一个噱头。网贷申请门槛低,放款速度快,让许多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动心。在网贷中,大部分人正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或者消费冲动,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故而转向借贷平台或者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

而校园贷的放款速度似乎更容易满足一些抑制不住消费欲望的学生的要求,远比向父母要零花钱来得容易和快捷。也有极少数学生因为急需资金周转而不得不去校园贷平台,包括创业大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不敢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等等。“即使是为了初期的资金周转,也不能盲目借钱。贷款需要规划,有工作规划,有财务预算,有风险预估。


文章TAG:校园贷为什么还有人贷  校园  人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