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多胖才能让子弹打不透?

当你胖到让子弹无法穿透你的肚皮之前,你觉得你先胖死的概率大一点就拿弹道凝胶来说,凝胶的密度一般是1.05。而你肥死的脂肪密度只有0.8还不到。而子弹对凝胶的穿透呢?看下图是一系列手枪弹对于凝胶的穿透,12'表示12英寸,换算过来差不多30厘米。而死胖子肉最厚的地方...我想是超过40厘米的...即便是考虑到脂肪的密度不如凝胶。

防弹衣这么薄,为什么子弹穿不透?

有矛就有盾,自古合理。研究完伤人的子弹,自然就会研究挡住它的护甲。战术背心一般是多块防弹插板组合而成的防弹衣一点也不“薄”,这个题主可错了。一件标准的防弹衣全重大约是4公斤左右(软式、组合式战术背心),厚度(防护部分)大概是6-9厘米,这样的防弹衣可以防住初速398米/秒,8克弹头(9x19mm鲁格弹)。

上世纪的防弹衣主要是靠吸收/转化能量的方式防弹,也就是“硬式”防弹衣。材质采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板等硬材质。原理就是通过硬式材料的破碎、裂纹、冲塞或者多层分层空隙现象,吸收子弹大量的冲击能。当材料硬度超过子弹能量时,即可“弹回”子弹。类似游戏中的“反弹伤害”。随着材料学的发展,防弹衣又出现了“软式”结构,采用高性能纤维材料,比如尼龙、凯夫拉或者迪尼玛结构的材料层。

原理是将子弹的点冲击能量,利用材料的拉伸和剪切向材料的面传播;使子弹初速迅速吸收后“嵌到”防弹衣里,子弹能量通过摩擦变换成热能散发掉。另外一个9mm手枪弹产生的能量(10米距离)W君告诉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动作危险,自行脑补,不建议尝试):用28磅的铁锤水平直击胸口(大家可以用木板挡着,这样就是子弹停留防弹衣上的瞬间感受)。

题主说的主人公欠扁之极的微笑可真的不轻松。。。。(再次证明电视剧害人不浅!)一般现在的防弹衣都是软硬结合的方式,防弹按美国NIJ标准分为六级:1级:抵挡初速329m/s的2.6克弹头,2A级:抵挡初速373m/s的8克弹头,2级:抵挡初速398m/s的8克弹头,3A级:抵挡初速448m/s的8.1克弹头,3级:抵挡初速847m/s的9.6克弹头,(这时基本防弹衣全重达到40公斤了)4级:抵挡初速887m/s的10.8克弹头。

综上,W君和大家自豪的推荐我国某宝上的防弹衣,这样的美国级别划分弱爆了。外国小哥一圈射击下来都在怀疑人生,分级都不敢说了。请看外国小哥不相信系列之中国产防弹板:开始前的欠扁蔑视下面开启反虐怀疑人生模式:突击步枪击中M1891步枪击中慢慢怀疑。。。。。真的怀疑。。。。。。丧心病狂的毁灭模式:追加射击,挑战极限(两发步枪弹,六发手枪弹)目瞪口呆模式上线。

子弹为什么都是铜的,而不是其他金属的?

电影《战争之王》开头苏联兵工厂制造子弹的全过程。子弹制造完毕后需经过外观检查 不合格的(主要是底火安装偏了或者弹头与弹壳之间连接的不好)被捡出,集中后要销毁…不能将有问题的子弹给前线使用。最终成品经过外观检查后装箱,储存或者直接运达前线。子弹为什么要用铜制造而不是其它金属呢?这是因为铜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好,耐大气氧化要比钢强了几个数量级,并且铜的延展性也要比钢好一些。

这两个条件对于子弹或者枪来说非常重要!全铜子弹头就是这种“铜盘条”切成一小截制造出来。子弹作为一种弹药,它必须要有一定的耐潮湿性能,并且要存储十年以上,一般来说子弹在存储保管过程中由于密封条件比较好,存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也没问题,但是从弹药箱里拿出来,下发连队战士手里之后就要求它在几个月内不会出现被腐蚀现象,若是采用钢来制造子弹在潮湿环境很快就会出现表面氧化,再加上战场环境保养方面做的不到位,有可能会把弹壳锈穿,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子弹就报废了!所以,需要采用有一定耐氧化时间的金属来制造子弹。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铜的延展性和拉伸性能比较好,在发射药的推力下与膛线摩擦咬合的很紧,这样就更能有效利用发射药的推力,铜弹头在枪管向前运动与膛线咬合很好的这种性能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自润性能。但是钢和铝的“自润性能”就很差了,钢由于硬度很高与钢质枪管摩擦时对膛线的损伤很大!经过测试,只需300发子弹就会让膛线出现严重缺损,枪的膛线要是出现缺损这支枪也就报废了。

既然钢不行,铝可以吗?铝虽然延展性要比钢好了很多,但是它的硬度不够与膛线摩擦过程中很容易变形,变形严重的子弹飞出枪口后弹道是很不稳定的,就会难以击中目标!还有就是铝太轻了,受横风的影响也比较大,也就是说风力大了一点就会将弹头吹偏,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射击精度,所以铝也不适合制造子弹。不过银子可以制造子弹,但是太贵了!根本用不起。

弹头要用铜制造,弹壳理论上也需要使用铜 ,因为在高速连续射击的时候,枪的“拉壳钩”要经受很大的“金属疲劳”,太硬的材质很容易将“拉壳钩”损坏!另外,前面已经说了铜的延展性比较好,用它制造弹壳可以经受住发射药气体的迅速膨胀…而早年间钢的性能不好,用它制造弹壳有较高概率炸膛的可能!我军95步枪所使用的5.8毫米子弹。

铜虽然有这样和那样的好处,但是它相对于铁矿地质储备资源是贫乏的,而且分布还不均匀,问题更突出的是子弹是大规模消耗品,每一年制造出来的各种口径子弹有几十亿发甚至一百亿发之巨,如果都使用铜制造消耗量是极大的!铜不但可以制造子弹,其它用途也极其广泛,特别是机械制造、电力和电子工业…用铜量也是极大的,为了保证民品生产和其它武器装备的生产,只能是减少子弹的用铜量,来缓解一部分用铜紧张和降低成本。

由于钢铁工业的进步,从1940年代子弹就有相当一部分采用钢来制造, 就是弹头内里是钢质的在外面包一层铜薄皮,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用铜量,外面有薄铜皮在与膛线摩擦过程中也会产生“自润效果”,不必担心会严重磨损膛线,至于子弹壳也可以才用弹性好、硬度低一些的钢板冲压制成 外面在喷防锈漆,这样即可以缓解“拉壳钩”的金属疲劳,又能防锈。

总得来说,铜目前仍然是制造子弹的第一金属,还没有其它金属可以完全替代,但是现代枪械也是较大规模消耗品(狙击步枪除外),在制造上也相对的容易一些,通常情况下使用8000~10000颗子弹的发射量就很好了…对于子弹材质的要求也可以放宽(降低)一些,这就使得钢材的使用量在子弹的生产中提高很多,所以事物总是可以变通的,也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步枪能打穿钢板,为啥放在战场上的沙袋打不穿?

钢板表示,很委屈啊。你们什么都跟我比,好像显得我钢板很无能似的!在射击类兵器的指标中,有一项是侵彻力指标。一般以钢板为主要参照物。总之,就是大大小小的子弹炮弹挨个和钢板PK。手枪子弹威力小,那就射6毫米钢板。步枪子弹威力大,那就射10毫米钢板。至于坦克穿甲弹,更是一口气能穿1000毫米的钢板。具体到步枪子弹的威力,有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步枪子弹能穿过10毫米厚的钢板,但是却射不穿战场上的沙袋呢?这是典型的条件不全的瞎问题。

类似的问题,是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哪个重?战场上用的沙袋,以前都是用麻袋装土来充当。那么,为什么要把土装袋子里面,而不直接用土垒呢?这是因为光用土,土是松散的,随垒随垮。如果提前做成土砖,或者采用板筑法,也能垒成土墙。但是,需要更多时间!麻袋现场装土,然后垒好,垒齐整,速度很快,效果很好。这样的沙袋工事,单层麻袋工事厚度至少有50公分。

双层麻袋,那厚度就足有一米了。为什么选用麻袋作为构筑工事的原料呢?主要原因是,麻袋作为包装物,随处可得。而麻袋装土,土也是随处都是,两者结合,可以很方便垒起防御工事。比起修砖炮楼,水泥碉堡,钢板工事这些,沙袋工事是最简单快速有效率的。1厘米厚的沙子,给子弹的阻力肯定不能和1厘米的钢板相比。但是,沙子多了,给予射入的子弹源源不断的阻力,总能够把子弹的速度减少到零。

多层沙袋的垒法,跟砌砖墙类似,一层沙袋跟下面的一层沙袋要交错开,这样层层叠叠,可以把沙袋垒到很高。让人非常惊奇的是,从步枪诞生,到现在已经好几百年了,步枪都发展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可是沙袋还是历久弥新,一百年前垒沙袋,今天的军队依然垒沙袋。可以说,再过上百年,未来的军队依然会垒沙袋。更有趣的是,虽然坦克钢板那么厚,可是在许多时候,坦克手把坦克上挂上许多沙袋,用来增加防弹功能。

14.5mm毫米弹药能打穿艾布拉姆斯坦克侧面吗?

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M1A2坦克受到了伊拉克军队的伏击,被德什卡12.7㎜口径重机枪击穿了“裙板”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击中了尾舱(发动机室)…事情还没有完,几发子弹鬼使神差般的击穿了后部装甲后又击中了M1A2的辅机,造成了辅机起火蔓延到的主机,虽然有自动灭火系统的扑救但辅机和主机均报废了!被轻武器击毁这也是M1A2坦克最丢脸的一次战斗。

这个战例虽然没有普遍性,但也表面美军的重型M1坦克的“脆弱性”,12.7㎜都可以击穿尾舱装甲使得坦克受损,那么比12.7㎜子弹威力大了40%的14.5㎜口径子弹更能击穿坦克最薄处的装甲。14.5㎜子弹和12.7㎜子弹(俄制12.7×108)大小的对比。通常情况下高射机枪子弹是打不穿坦克的侧甲的,目前14.5㎜子弹在300米的距离发射“钨芯穿甲燃烧弹”的穿甲能力是20毫米,但M1坦克侧甲板的厚度相当于80~100㎜均质装甲,这个厚度理论上可以防苏制23㎜口径炮弹的打击,显然14.5㎜子弹是力不能及的!它根本击不穿M1A2坦克的侧甲…换句话说,M1A2坦克侧面要是这样的被轻易击穿说明坦克是失败的设计。

但M1坦克最脆弱的部分在发动机舱室,这个地方不但装甲更薄,并且为了发动机散热采用“百叶窗式隔栅”装甲防护,而不是整块钢板,仅相当于30㎜均质装甲的防护水平,这样就会更加容易被击穿了!前面说的被12.7㎜打穿虽然是带有偶然性,但是14.5㎜要是在200米距离对这个地方射击将相对容易的击穿!当然要想打击坦克的尾舱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辆坦克通常要有一个排至少一个班的护卫,并且坦克这样强大的钢铁巨兽没等你绕到它的后面它先开炮把你消灭了!所以现代坦克都在正面想方设法的加厚装甲,尾部则可以迁就一些,发动机舱要是都被重甲包裹上,不散热开不到20分钟就完蛋了。

包括M1坦克在内任何国家的坦克,发动机舱的装甲都很薄,最主要原因除了散热之外,坦克后部要是也很重会造成坦克重心不稳,这事儿就像人小腿上加铅坨是一个道理。经历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近几年爆发的城市战,美军也意识到了M1坦克侧面防护能力的不足,被RPG一类的单兵反装甲武器击穿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改进的M1A2SEPV2“城市战型坦克”装上了陶瓷外挂附加装甲和爆炸式反应装甲,再也不牛哄哄的吹嘘“贫铀装甲”的厉害,但是尾舱装甲防护水平还是没有适当的提高。

石头能被子弹打穿嘛?石头能作为战场上的一道防御墙吗?

恩,这种问题不用分析,我直接丢无聊且枯燥老外的测试就行。测试对象是一块巨大的...也许是黑曜石,或者辉长岩,不管他,反正我又不是地质学家...它测试了一系列枪械,第一把是.22LR的手枪,这种弱鸡打在石头上连个印子都几乎找不到...然后是9mm帕弹,全金属被甲,在石头上留下了弹芯的铅印子,石头还是P事儿没有然后是.44 Mag沙鹰留下了一个更大块的铅印子...石头P事儿没有再是史密斯·韦森 .500手炮,还用了一发强调穿透的.500 Mag这一发有点用,打出了一个大约1/4英寸到半英寸的小坑(1英寸=2.54厘米)手枪到这儿就测试完了,虽然沙鹰、.500SW这种手腕摧毁者对肉体目标的伤害很大,但初速不高,弹头也没有专门用于对付掩体和护甲目标的钢芯材质,所以打石头太弱了。

而接下来就不一样了,绿头M855的5.56在弹头前部是有一颗钢芯的,而且初速也高,穿透力和手枪不是一个量级两发下来(左边一发应该是普通铅芯,右边是钢芯M855),效果看得见最后是12.7x99大口径狙,用了三种弹,分别是黑头穿甲弹,曳光弹和穿甲燃烧爆破一起喝成的Mk211特种弹结果曳光弹没打中石头......而穿甲弹和MK211结果如下,穿甲弹很耿直的打出了一个6-7cm左右深度的小洞,而Mk211炸开了一个目测3-5cm深度,7cm左右直径的大坑所以~ 石头用来挡轻武器还是靠谱的。

防弹衣都不一定管用,一枚小小的硬币真可以挡住子弹吗?

硬币挡子弹算是一个著名的“战场传说”,我们不能说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发生。但我们可以认为,如果子弹没有穿过其他物质,直接击中单枚硬币,是必定会被击穿的。我们可以从硬度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通常会被用作装甲材质的物质的莫氏硬度在4以上,例如钢的莫氏硬度应该到4.5左右,钛的莫氏硬度在6左右,钨这种重要的穿甲弹头材质的莫氏硬度接近8。

那么铸币金属的莫氏硬度呢?金、银的莫氏硬度都在3以下,铜的莫氏硬度在3左右,镍算是不错,也不过4,跟铁比较相近。铸币金属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太软就不能承受日常流通产生的磨损,但太硬又没法完成诸如切割成胚、辊压花纹等工序。那么硬币在战场上能不能救命呢?从实物来看,也许有这样的事例。前几年一名英国年轻人发现了他爷爷留下的遗物,被一枚子弹击中叠压在一起的几枚硬币。

据这名年轻人的提法,这些子弹挡住了一名德军士兵射来的子弹。但另一方面在各国都发现了大量被子弹击穿的单枚硬币。所以如果是一打硬币,正好整齐的面向子弹来袭方向,子弹命中角度和位置都很理想,从硬币中间逐一穿过那么子弹估计不可能击穿10枚以上的硬币,尤其是在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硬币挡住的是跳弹或者是弹片,此时弹丸的重量、速度都比较低,由于形状因素,也很难在硬币表面产生足够大的压强,自然无法实现击穿。


文章TAG:子弹用的什么金属  什么金属子弹打不穿  子弹  什么  金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