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背下《伤寒论》有多大用处?

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并不一定非得把《伤寒论》著作全部背下来。个人觉得,背下来关键的几条还是可以的,用好了,也就可以受用终生的。学《伤寒论》的人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他的辩证思维。遇到任何病人,都要有六经辨证的思维,这才是《伤寒论》精华所在。李可的观点就是六经辨证可统百病,六经辨证可执万病之牛耳。说起来简单,但是融会贯通,却是难上加难的,非十年之功不可为也。

我也看到有一些人,临床辨证,盲目的套用伤寒论方剂,也是让人甚是可叹。中医是一门活学活用,临证变通的学问。如果一味的死搬教条,脑袋就是不开窍,别说是背《伤寒论》,就算把《黄帝内经》全背下来也没啥用。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观点认为,《伤寒论》这部著作是中医的大梁。学中医者,不可不学伤寒论。至于能背下来多少并不重要。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同样的病开的方子一样吗?

谢谢邀请!中医的辩证论治就是分析疾病矛盾的特殊性,从而分析疾病的本质,进行恰当的治疗。中医的“证”的概念,与西医的“症状”,“症候群”並不相同。可以说,“证”是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的综合概括。並指示治疗的方向。例如“脾虚泄泻”是常见的“证”,也是一个诊断,它旣说明了病变的部位在脾,个体的反应属虚,临床的突出症状是泄泻,也提示了致病因子可能是“湿”(脾恶湿,湿在内则泄泻)。

因而治疗方向应该是“健脾燥湿”。所以“证”的概念牵涉到致病因子,病变部位,个体反应,病程,症状和体征,(脉象,舌苔)等,较全面反映疾病的本质,显示了临床治疗的方向。一般来说,辩证施治要考虑到:①辨别病变的部位,是表证还是里证;②人体对致病因子反应的强弱(虚实);③致病因子与人的斗争中双方力量的对比……③辨别致病因子和疾病是属于哪种性质――风?寒?燥?湿?④辨别疾病属于哪一个阶段――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或哪个脏腑?以求得出准确的诊断。

为此,就要求熟悉中医基本理论,――阴阳学说,气血学说……以及熟悉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等。严格来说,不同的人得同一疾病开的方子是有差异的。(理由见上)。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有不同流派,是不同时代的产物,缺乏系统的科学规范,因此,有一方治多病,一病用多方之说,是可以理解的。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天津进修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时,就采取西医诊断,中西优势互补,夺优治疗的方法,采取守方治疗,以利于进行统计学分析,实践证明此法可行。


文章TAG:论文查重哪个比较准确  用什么论  论文  论文查重  哪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