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中国大地上多灵兽如仙鹤、梅花鹿等,而非洲大地上多凶狠残忍的动物如鬣狗、鳄鱼、蜥蜴?

非洲草原上最厉害的动物是什么

那是因为诸如仙鹤,梅花鹿之类的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和情趣,千年来国人不断对其加以修饰宣传。使得这些生物逐渐成为中国本土生物的象征。而那些相对凶猛丑陋的生物则被选择性弱化忽视了而已。而非洲,作为人类起源的发源地,由于受人类环境破坏相对较少,更加纯粹地保留了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加上近年来纪录片的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在非洲更能体现出来。

而物种的丑陋凶残习性与否不以人类的审美为转移。所有的物种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生存和繁衍。怎样能活下去就怎么来。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土地上生活过的动物种类也是非常丰富。不乏出现过诸如鬣狗,狮虎以及大象,犀牛等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亚于非洲大陆。早在50万年前,中国的土地上就曾生活过现代非洲斑鬣狗的表亲-硕鬣狗。

与斑鬣狗相比,硕鬣狗不仅个头大出几圈,而且头骨高高隆起呈半球形,和强壮的脖颈、肩膀共同附着大量咬肌,使它们拥有超乎寻常的咬力,能轻而易举地啃碎骨头、吞食骨髓。在北京直立人(并不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化石出土的周口店龙骨山,出土了至少2000多具硕鬣狗化石。这些硕鬣狗身长近2米,肩高1米,光头骨就有35厘米长,体重有100~150千克,几乎与狮子差不多,是现代斑鬣狗的2倍多。

这些凶猛的野兽对早期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不少北京猿人的骨骼都有被硕鬣狗啃食的痕迹。但即便是如此凶狠的野兽,也不敌随之而来的环境变化,纷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一直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在黄河流域依旧生活着许多的野生动物。那时的生态环境温暖潮湿,湖沼遍布。殷商时期的中国犀牛甚至分布到了内蒙古乌海一带,诸如有“操吴戈兮被犀甲”这样的描述,《九歌·国殇》中这句描写可以表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犀牛在中国的分布十分广泛,以至于士兵所穿戴的甲胄都来自于坚硬的犀牛皮。

但到了清朝时,它们的栖息地就仅剩下云南了,最终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灭绝。而大象也同样如此,尧舜时代就有“舜象传说”和“虞舜服象”的典故。商代更是出土了大量与有关大象的文物。例如刻有象纹的青铜器陶器和象牙制品等。但到西周后期,象纹之类的文物就很少出现了,这可能与周公把大象驱逐到江南有关。《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表明大象也曾被商人用于战争。到了汉代,中原地区的大象基本灭绝。大象的栖息地也不断被挤压,如今只有在云贵的一些原始丛林里还能看到象群的影子。诸如此类还有许多例子,包括鳄鱼,狮虎等。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人口活动的增加,北方的自然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很多大型动物由于失去栖息地而灭绝。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凶猛  老虎  非洲  动物  比老虎凶猛得多  非洲哪些动物很凶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