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刚又受到徐小平青睐,融资接踵而来。到2016年底,野兽骑行已融资近亿元。至此,他的人生还笔直向上,并未有什么坎坷。2017年共享单车风起,他带着小蓝又找了徐小平。但这次真格基金投了ofo;李刚的妻子就职于华兴创投,华兴当了摩拜融资的财务顾问。李刚夹在中间,天天听到两巨头的风声。后来小蓝融资,李刚疯狂地向摩拜和ofo开炮。

他批评摩拜的车难骑,还私自挪动小蓝单车;ofo则不够智能,损坏率高。随着时间流逝,他觉得小蓝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他决定留在一线城市,跟摩拜和ofo死磕。但营销事故毁了一切,小蓝从市场第三,瞬间跌落“死亡名单”里:融资没人碰,收购谈判也截然终止。李刚消失了几个月,再次现身公众视野时,已远避美国。李刚做了许多错误判断,比如高价造车黏住用户、摩拜和ofo会颓势渐现。

他也曾很英明地防备滴滴入局。但这一切都不再重要,2017年底,小蓝解散,野兽骑行人去楼空。数十万辆单车也被滴滴接管。如今看来,李刚真正的错误也许在于,他从没经历过小人物的挣扎。他说,先赢不算赢,你早先省下的功夫,以后要加倍还债。当胡玮炜在一群男性工程师间努力插话,戴威为竞选想破脑袋时,李刚还过着无忧无虑的人生。

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现在一个一个倒下,我们该如何拯救共享单车?

谢谢悟空邀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2016年底忽然火爆的共享单车市场是在确切不过的,当时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将近1900万,2017-2018年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达到5000万,全国共享单车的应用软件(APP)共有30多个。从2016年到2018年,市场上共创立70多家共享单车公司,向市场投放2300多万辆单车,累计融资额超过260亿人民币。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到2018年底共享单车渐成苟延残喘之事。共享单车的两大领军团队:ofo和摩拜,前一个断了资金链后,从公众号卖蜂蜜,到联手理财平台将用户押金变为理财产品,一直在行差踏错捞偏门;后一个被美团收购,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成为美团的“包袱”。更多的共享单车公司始终无法找到可以“造血”的模式,钱烧完了,新鲜感过了,它们就死了。

现在望着城市郊区堆积如山破残不堪的共享单车,会发现那些曾经的创新风口行业并非真正的创新行业,而只是赶上投资圈的热钱。那我们该如何拯救一个个倒下的共享单车呢?整合企业资源与规模,将尚有实力的公司整合起来,加强共享单车的运营管理,控制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将原本市场的无序性变成有序进行。严格挑选投资合作伙伴,挤掉快钱泡沫,让资本真正运行在企业有序良性的发展上;对共享单车重新制定行业规范与准入门槛;在重新运作新的共享单车的同时做好市面上老车的更新与替换;在共享单车提供便利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到规范性,重新调整共享单车公司与承租共享单车人的协议关系,对违约乱停乱放,毁损偷盗加强惩治力度,真正做到便利最后一公里的功能。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单车  快兔  贵阳  共享  便利  两家共享单车贵阳开撕  快兔单车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