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人类还能生存多久?

人一般能活多少年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很好奇人到底可以活多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年龄和人的成熟期有关,也就是说,人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大约可以活140岁左右。 而日本科学家则认为,人的寿命和性成熟期存在一定的规律,寿命是性成熟期的10倍左右,可达到108—145岁。 1961年,美国 海尔·弗利克认为,分裂到50次时,人的细胞会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症状,而正常细胞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左右/次,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虽然大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脑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因为神经细胞不会分裂,而不会分裂的细胞寿命肯定是有限的,只能通过替换的方式让其永生。这个思路提醒我们,如果大脑无法永生的话,身体的长寿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真正的永生应该是多做有益的事情,让世界记住你的贡献。就像热门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了。

但是,于此相关的长寿研究却一直受到各方冷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政府部门不相信长寿研究短期内有革命性成果,花纳税人的钱去研究这个看似很虚无的东西很不值当的;2. 私人基金会认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和生活中有很多比长寿更值得研究的项目,还是先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吧;3. 多数百姓也觉得这些研究都是为少数富人服务的,普通人享受不到他们的成果。

假如一个人每天只吃一顿饭,能活多久?

一日一餐,只要不是只给限量的一点食物,只论餐数不限菜品,可以一直活下去。我们现在养成的“一日三餐”的饮食概念,其实并非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其实讲求的是“一日两餐”,彻底改为现在的“一日三餐”其实历史并不长,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史料看,先秦时期开始,基本上吃饭就是早晚餐,战国开始才有王公贵族和富家才有了一日三餐吃法。

我想大家也知道,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王朝的战争中度过,而大中华差不多就是农垦大国,以农民为主,而农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出晚归,早饭吃完,待劳作完成回家就是晚餐。所以,在较为安稳的时期,大多数老百姓保持的都是一日两餐的习惯。至少是宋朝以前的多数老百姓都是一日两餐,之后开始有改变为一日三餐,彻底改变大概是在清末期开始才有。

从两餐过渡到三餐,足足走过了几个朝代。 这个过渡期是不是很长。其实说穿了,就是穷,谁能吃三餐还吃两餐的,因为一直穷,一直穷进民国,都有很多地方吃两餐。比如当年冯玉祥割据河南,去前屯走走,问农民每天用几顿饭,老农回答两顿饭,一顿稀饭,一顿干饭,均是小米;还有抗战时期,阎锡山山西推行新政,要求麾下官员跟农民保持同一生活水准,“饮食定量分配,一日两餐。

” 历史总是反复,到了现在,慢慢有一股风,开始将餐数减少,不过不是因为穷,而是为了健康。德国25岁男子克里斯,因为体重达到150公斤,严重影响生活以及健康,并且身体出现肥胖带来的各种慢性疾病。他就决定将自己的饮食餐数进行了调整,并且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 一开始,他是想将每天的三餐减少一餐,以两餐开始,不过发现效果不明显,他就采取了更大胆的做法,调整到了一日一餐。

根据他的网络直播,起初的十天,他说经历了严重饥饿的挣扎。因为突然间的改变,身体一下适应不了,肠胃发出多种不适的信号,就连精神状态在长期饥饿的影响下,也受到了影响,疲倦,毫无力气。不过十天下来,最明显的改变发生了,他一次降了15斤。不过这种突然的过度节食,肯定会带来体重的下降,很正常的。真正的改变是二十天后,经过身体的自我调整,一餐习惯之后。

他即便出现饥饿感时,也变成了很容易忍住,而且不再影响精神状态,肠胃不适也减轻了。通过医学观察,他的胃部也在逐渐缩小,从而表现出来食欲自然下降,食量自然减少。 而且,他又瘦了20斤。也就是说二十天后,他下降了35斤。而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三十天后,因为在坚持一个月后,他的身体已经完成适应了一日一餐的习惯,他在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十分喜人。

一方面体重在继续下降,另一方面原本出现的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都有了好转的迹象。我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如果你能保持足够的营养供给,餐食种类多样化,不局限于低脂低油低糖,而是用正常的各种营养搭配来进行餐食调整,逐渐让身体适应一日一餐习惯,你并不会因为一日一餐而饿死掉。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是,如果坚持一日一餐,最好将这餐定在中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活多久  175  人类  人可以活到175岁  人类可以活多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