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共享经济市场发展态势较好,相继涌现出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模式,而共享雨伞也是其中的一类。就目前来看,我国共享雨伞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仍有一些问题限制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市场发展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助力。。

共享雨伞,可行吗?

共享雨伞可行吗

要讨论一个商业模式是否可行,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盈利。我们先来看看共享雨伞的收支状态。成本高价格低,盈利模式不清晰对投资人而言,风口上的企业,烧钱是不可避免的,但得有靠谱的盈利模式。说道盈利,我们先来分析分析共享雨伞的成本、收费标准和使用频次。此前,没有固定伞桩、搭配了智能锁和GPS定位的共享e伞,其创始人曾公开表示:一把伞的造价开发和运营成本高达90元。

这样算下来,同样配置还有伞桩的春笋雨伞、魔力伞和JJ雨伞等,成为只会更高。不仅是雨伞的成本,还有线下运营成本、产品损毁率等都要考虑。以共享e 伞为例,如今团队已有近四百人,其中有约三百人属于线下运维人员,以每人每天的人力成本为100元,一个月下来也近100万了!共享雨伞又是如何盈利呢?和其他共享经济一样,共享雨伞的主要盈利渠道主要来自于押金和收费。

不过,和单车不一样的是,雨伞只有在下雨且自己没带伞的情况下应急使用,所以很多用户会选择押金随用随存。想要靠累积巨额押金来盈利,对共享雨伞而言,似乎不太现实。至于共享雨伞的收费标准,我们先来看看:共享e伞——押金19元,租金0.5元/小时;春笋雨伞——押金59元,24小时内免费,之后1元/天;魔力伞——押金20元,15天内免费,可免费续借3天,此后按0.5元/天计费;JJ雨伞——押金30元,12小时内免费,此后1元/12小时计费;还有此前提到的OTO共享雨伞,免押金、免租金。

共享雨伞你这么看?

共享雨伞可行吗

感谢邀请。共享物件是人性的照妖镜,说得有点过,但是也说得对。贪婪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创造的动力。共享物件普遍存在城市管理问题,物件毁坏难追责等等问题。共享雨伞?也无法避免这些问题。如何更好地管理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无规则不成方圆,规则是以强大的政府作为支撑的,而共享雨伞更多的商业契约,这种契约又弱于普通的契约,更多的在于个人信用,而信用体系又不健全,使得违约成本很低。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雨伞  共享  企业  那些年在沪很火的共享雨伞  共享雨伞有哪些企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