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则使然,想当初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一大批的上市公司赴美上市时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美股相对于上市公司现在的业绩更注重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潜力和价值,暂时的亏损并不是拒绝优质公司上市的理由。但是 A 股就大不相同了,由于市场起步较晚(美股已经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 1989、1990 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才陆续成立,成体系的股票交易市场才开始逐渐有了雏形,距离现在也就 30 年的历史而已,时间的跨度摆在这里,市场制度相对于美股而言不太成熟也是必然的。

为什么亏损的上市公司没办法在 A 股获得上市的机会?1、上市制度决定有关上市的制度和要求,相应的法律条文和规定有不少,但是其中制约亏损企业上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前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也就是说,对于一家想要上市的公司而言,上市前三年,每年公司必须要实现盈利,而且三年净利润总额加起来需要超过 3000 万人民币!对于不少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不要说盈利了,不需要资本的力量继续“烧钱”拓展市场就是万幸了。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新兴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根本没办法满足这个上市的门槛和要求,被迫选择赴美、赴港去上市。时间对于互联网公司也很重要,就拿题目涉及的瑞幸咖啡为例,前期为了拓展市场,各种促销活动、补贴,已经亏 40 亿了,要是还不能上市融资,很可能资金链就快不堪重负而断裂了,庞然大物会轰然倒下,为了活下去,赴美上市是必须要去做的。

2、股权架构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除了盈利这一“无法企及的门槛”以外,还有股权架构的要求使得他们与 A 股无缘。A 股上市的资格要求中有写到: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往往互联网公司的股权架构都比较复杂,不像国内那么单一,阿里巴巴就是采用的“VIE股权架构”,这种模式是没办法满足A股的上市要求的,而且整改的难度非常大,几乎不可能实现。

为什么亏本的中国电商企业可以轻易到美国上市?

中国企业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美国去上市?这个问题早在2005年百度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如今过了十多年,同为互联网科技类的阿里巴巴、京东、新浪、网易、携程等企业也都在美国完成上市。从行业来看,今年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仍然是互联网科技类公司占比较重。其中,爱奇艺在纳斯达克还创造了中国在美的最大IPO,募集资金高达24亿美元,电商平台类科技企业拼多多募集资金也高达16亿美元。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互联网  拉大  差距  上市  企业  中美互联网差距拉大  美国互联网上市企业有哪些好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