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又火了一把。在惊叹诸如共享单车的强大魅力之余,我们不禁思索:“共享单车”到底有“真市场”是被炒热的“伪需求”?在全民蜂拥的共享热之下,单车之路能走多久?1965年第一代共享单车在郁金香王国荷兰诞生。

共享单车的问题有哪些

“共享热”下.单车之路还能走多久?“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唯一能止住创业者脚步的就是颜色不够用了”。这两句调侃不经意间道出了我国共享单车市场的境况。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尤其近年大数据市场的火爆,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远在上世纪的共享单车几经“改头换面”,一路高歌地来到了我们身边。现在一出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

有小黄车、小绿车、小蓝车等等数不胜数。近期更是又爆出某地街头惊现土豪金外观的“小金车”。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又火了一把。“共享”一词不仅带来了一场经济领域的大革命,也在社会生活领域掀起了一场大变革。“共享”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诸多弊病也随之而来。

在惊叹诸如共享单车的强大魅力之余,我们不禁思索:“共享单车”到底有“真市场”还是被炒热的“伪需求”?在全民蜂拥的共享热之下,单车之路还能走多久? 1965年第一代共享单车在郁金香王国荷兰诞生。该单车由政府主导投放,市民可免费随意使用,既没有锁也无人监管。但随之政府要承担偷盗、人为破坏以及大量的运维成本; 第二代共享单车于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问世。

该单车明显特点为设立固定车桩,市民在骑行时需象征性地投入一枚硬币来“解锁”还车后退回硬币;第三代共享单车基于信息技术,用户需提供个人信息,使用智能卡来解锁使用,该系统不仅有效避免了用户的道德风险外还将“超时计费”的理念引入到单车领域,即超过规定的免费时长用户需缴纳少量的单车使用费。因此,共享单车从由政府主导,纯公益、免费的市政项目变为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商业项目,第四代共享单车较之第三代更为巧妙,该模式单车没有固定车桩,完全实现“随用随停”借助手机app加GPS定位,用户可以用手机搜到附近可骑的单车,并且在使用后不用刻意寻找站桩停车,该模式依然采用少量使用费来运营。

我们知道,共享即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有事也包括产权。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收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反观当下,最初提倡的“每人拿住自己闲散物品”的概念似乎并没有成功,而如今火遍大江南北的共享单车也似乎找不到最初共享的影子。比起共享,“共享单车”在更大程度上像分时租赁。在如今的共享热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搞“共享”,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被“共享”,但他们的处境都不太景气。

有人说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因为有了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才会催生如今的“单车热”。在这“单车热”中收益最大的并不是闲散的单车供给者,相反在“单车热”之下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的单车供给者。对于供给,无论是闲散供给抑或专业供给,用户更为喜欢质量更好、体验更佳的产品,而闲散供给所要承担未知的风险比专业供给更大,我认为人类的通病是无法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好东西”。

谁会愿意把自己虽然不常用但比较爱惜的单车投入共享市场让他人“共享”呢?此举的潜在风险诸如盗窃、损毁总是要大于共享出去的收益。所以会导致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家都把质量稍次,比较难骑的单车“共享”了出来,进而如预期所说这些单车相比订制的专业供给来说更容易折损而退出市场。因此,相比于专业供给,闲散供给往往被更加专业、质量更好的专业供给给驱逐出市场。

相比供给来说,单车的市场主力则是率先进入共享单车行业的创业者们。早期的共享单车往往需要支付押金这会使得迁移成本变高,用户往往不会为体验差异不大的新晋竞争者买单。其次单车需要的资本要求也不低,这就导致单车的市场往往由先占的领跑者主导。行业壁垒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如今的摩拜单车、ofo以及永安恰有“三足鼎立”之势。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单车  共享  威胁  面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