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过的科技产品中,有哪些科技好物的功能出乎你的意料?

看到邀请来回答。这里对出乎意料的看法为:不是吓用户一跳,而是在现有功能不完善的功能上进行改进,同时满足了用户的预期。这里列举三个功能,一个偏向硬件,另外两个偏向软件。1、触控屏幕的页面滑动。触控屏幕被认为是伟大的创新,但个人在初次使用的时候并不习惯,觉得不习惯,手感不好。但是,触控屏幕所带来的体验却非常好。

其实这个也是我们平时大量使用的一个功能,手机在屏幕上轻微的滑动,就可以控制观看内容的进度。到目前位置,这里依然觉得触控屏幕在点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在滑动方面的优势空前,并且符合预期。2、朋友圈这是微信的一个非常本地化的功能。当在互联网上分享个人的内容,希望一些人看到,也希望一些人看不到。朋友圈就是一个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的功能,现在依然记得第一法发朋友圈之后感觉到的功能上的贴心,正好是自己想要。

比如:评论的内容好友可见。3、智能推荐今日头条的重要标签,第一次使用体验着实不错。以前找信息需要不断的搜索,现在自动帮着推荐,也是一个之前没有,但是符合用户预期的功能。现在科技的普及伴随着体验的盛行,好的体验总是那些看起来有些不那么重要,但会让人感觉一丝丝共鸣的部分。而那些看起来惊天动地,高高在上的功能,往往会吓到用户,或者是一时的新鲜,最后带来的效果也只是出乎意料本身,和科技好物没有了多少关联。

为什么日本人还在用那些老掉牙的科技产品,比如翻盖手机和传真机呢?

看到这个问题不接触日本的人,可能会感觉到非常的意外。在大部分人眼里,日本是东亚最发达的国家,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等各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应该是一个非常新潮的国家,肯定是最新颖的最先进的产品会在日本流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在日本呆过七年,对日本人还是相对了解一些,日本人不仅是翻盖手机 、传真机在使用,现在连最早的唱片、磁带录音机,CD机,Dvd都还在使用中,而且发行的新专辑很多都会出唱片版、磁带版、CD版,大街上有很多出租录像带、CD唱片、DVD的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日本独特的民族特性。日本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国家,美国作家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菊与刀》,说明了日本民族特征里面的矛盾,日本人是保守与时尚、善良与邪恶、和平与战争、传统与现代,迷心与科学等特征并存的矛盾体。在日本有最现代的高楼大厦,也有非常古老的寺庙建筑,很多古代的传统来源于中国,但现在日本非常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而中国很多都已经废弃了,日本对儒家学说的研究与保留比中国更为完善。

日本人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七八十年代以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时尚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有些人并不以为然,日本文化里面很多人崇尚自然、崇尚简单、崇尚返璞归真,崇尚传统,放弃物质追求而追求个人的喜好与满足,有的人就钟爱CD,尽管现在的数字音乐已经非常的发达,但是在他们那里没有兴趣;有的人就喜欢唱片,看着唱片一圈圈转动,听着旋律的那种感觉是其他的音乐方式是无法取代的。

现在翻盖手机在日本还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使用翻盖手机的人并不一定是老年人,这些人就是喜欢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对于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反而非常不感冒。所以在日本传统的东西,一些我们认为过时的东西仍继续的盛行,并非是经济原因,而完全是他们个性化的追求的原因。接触过一个日本的年轻服装设计师,他就非常钟情于一个小品牌的风格,所以宁愿放弃大公司给他优厚的待遇,也依然醉心于小品牌的设计。

日本人始终信奉的准则就是不给别人增加麻烦,所以很多人即便是亲人、朋友也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家都是萍水之交,所以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满足自己的爱好,与别人之间没有攀比,不随波逐流。这也是日本很多在我们看来已经过时的东西依然在流行的原因之一,而中国很多的东西淘汰非常快的原因就是大家普遍存在攀比心理,一个新的东西出现以后,如果别人有了自己没有,就感觉到是非常落后,非常不成功。

为了买一个苹果手机,竟然去卖肾,所以这也导致了很多的东西昙花一现,现在国内不要说录音机,就是一盘空白磁带,也很难买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之间,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存在着非常大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中午时间虽然距离很近,同为东亚国家,而且一直都受着儒家思想影响,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习俗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日本  国宝  被誉为  科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