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有剧毒,那它的毒液为什么不会毒到自己?

毒蛇的毒液都有什么作用

好吧,这个怎么说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蛇毒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以及它的毒性原理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这些东西,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毒蛇自己不会中毒。其实蛇的毒液并不复杂,它有点像人类的口水,但这种口水比较特殊,根据研究来看,蛇毒有95%左右的成分是蛋白质,但这些蛋白质并不是普通的蛋白质,它含有一些特殊的酶以及毒素,这些东西才是让人中毒的真正原因。

毒蛇的毒液平时储存在毒腺当中的,它并不与毒蛇的口腔直接进行接触,只有当毒蛇咬东西时候,它的毒液才会顺着毒牙分泌出去,而且毒蛇的牙平时都是收缩起来的,它不会咬到自己,更不会蠢到给自己注射毒液。当然了,一般来说毒蛇在分泌毒液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自己的一些毒液,但这些毒液并不会给自己造成多大伤害,一个是因为有一些毒蛇对自己的毒液是有抵抗力的,另一个是毒蛇的消化系统会中和掉毒液的性质,所以毒蛇根本没事。

然后有一点要说一下,由于蛇毒的毒液大部分的成分都是蛋白质,那么当毒液进入消化系统之后,它应该会被消化系统分解成无毒的氨基酸,所以只要毒蛇的毒液不进入血液当中,那么蛇毒对机体的伤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警告!不要轻易尝试)另外毒蛇的毒液对于毒蛇本身也是有效果的,如果说毒蛇不小心咬伤自己,或者被同类咬伤的话,毒液同样会发生作用,因为毒液已经进入血液当中了,但毒蛇对于自己的毒液,或者同一种类的毒液,应该是会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不同的蛇对于毒液的反应不同)最后毒蛇的毒液听起来虽然非常的恐怖,但它并非也一无是处,例如毒蛇的毒液可以用来制作抗毒血清,可以制作成止痛剂和止血剂,另外蛇的毒液还可以治疗瘫痪,甚至还被运用到了肿瘤领域,可以对抗癌症。由于蛇毒当中含有一种叫做溶细胞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溶解和破坏细胞和细胞膜,如果能用这种物质攻击癌症细胞的话,那么就可以定点的对癌细胞形成狙击,但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希望尽早的能应用在医学当中.......。

蛇、蜈蚣、海蛇的毒是如何产生的,是胎里带的吗?

世界上有很多奇特的动植物,这里说它们奇特,并不是指样子奇怪,而是指它们带有毒性。全世界有毒的植物大约有2000种,它们的毒素产生应该比较好理解,肯定是自带的,从发芽阶段就有明显的毒性,包含在叶子、花、汁液、果实里,主要是一些生物碱、甙类、肽类等植物毒素。相比之下,动物界具有毒性的各类更加繁多,在爬行动物、昆虫、两栖、鱼类、腔肠等动物各类中,都能发现有毒的各类,比较常见或经常听到的有毒蛇、蟾蜍、蜈蚣、蝎子、蜥蜴、以及部分水母、蚂蚁等等。

对于陆蛇、海蛇和蜈蚣,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分析,它们的毒素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分为血液循环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以及混合毒素,能够准确地分别攻击不同的细胞,比如肌肉细胞、血液细胞或者神经细胞,造成被咬伤的动物麻痹、组织坏死、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以蛇毒为例,科学家们在通过将蛇毒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蛇的不同器官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较时发现,呈现高比例的吻合现象,因此科学家们判断,毒蛇可以在身体内的相应器官中,通过蛋白质的转化形成具有毒性的蛋白质,这是一种身体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毒蛇和海蛇一样,平时毒素由特定器官产生之后,储存在毒腺中,在攻击猎物或者防御时,激发毒液分泌,当咬到猎物之后,就会通过毒牙注入对方受伤的身体内,引发中毒反应。蜈蚣的毒性产生原理和毒蛇基本一致,也是一种蛋白质,不过储存的位置并不是在头部,而是在第一对脚(叫作腭牙或者口钳)的前钩端,上面有毒腺口,所以它不是用牙咬,而是用“手”刺入来注入毒液。

农村有些人说眼镜王蛇一次能排放200毫升毒液,真有这么多吗?

眼镜王蛇想必南方有很多人都见过,因为在农村山里面,眼镜王蛇的数量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不过在野外如果碰到这种体型比较大的毒蛇,确实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们如果碰到眼镜王蛇的话,最好绕道走开,毕竟这种毒蛇一旦被它咬伤的话,死亡率几乎就是99%,剩下的这1%可能就是非常幸运的那种,离医院非常近,而且医院当时恰好又有血清,这样可能就能够治好。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毒液  毒蛇  毒性  神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