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仍然也是有小尺寸全面屏手机的。下表就是笔者跟踪了近一年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市的全面屏手机的机身尺寸情况,应该都还在小尺寸或者中小尺寸的范畴:题主没有给出价位段,但是表格上的机型应该能够覆盖手机市场完整的价位段了。以下是笔者根据情况做出的一些个人推荐,可以作为有限的参考: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自然是首推华为Mate20 Pro和iPhoneXS。

其中iPhone XS适合喜欢iOS系统的用户,售价8699元起;华为Mate20 Pro适合对于iOS系统没有那么大的使用偏好的用户,它的各方面性能目前在安卓阵营是顶尖了的存在,售价5399元起(对了,还有华为Mate20 RS保时捷和它尺寸一样)。如果考虑价格因素的话,在预算不是特别紧张的情况下,笔者仍然推荐华为P20,这款手机的手感很好,外观、拍照、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这些等也是前列的存在,售价在3000元左右。

预算稍稍偏紧的话可以考虑荣耀10,这款手机音质不错,不过拍照要比上面那些手机弱,双11的时候价格好像去到了1899元,在这个价位段的竞争力非常非常出众了。预算特别紧张的话,大概是要考虑表格上的其它机型了。需要说明的是魅族15和M15虽然屏幕比例仍然是16:9,但是就边框方面笔者认可它俩作为全面屏的存在。

全面屏当道,为何多数全面屏都是18:9的屏幕比例?

这个问题应该会在未来有很多人提,我首先想回答一下,并不是全部的全面屏都是18:9哦。全面屏按照字面理解应该是:正面全部都是屏幕的手机。那么现在市面上有正面全是屏幕的手机吗?显然没有,所以全面屏的第一阶段的时候,被很多人叫成屏占比超过80%就叫全面屏,最后就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全面屏,比如小米Mix,三星等。

18:9的才叫全面屏吗?那这四个就不算?华为Mate 10的屏幕比例是16:9三星S8的屏幕是18.5:9小米Mix 17:9iPhone X 19.5:9为什么好像18:9现在成为主流?这个问题其实特别好回答,就像古代秦朝灭6国之后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就是强行制定一套大家都通用和认可的方案。这个道理在电源接口、传输速度、蓝牙协议、网络协议等方方面面都会有一个业界标准。

而先站出来制定标准的人往往声量最早,如果获得了广泛认同那么就成为所谓的标准。16:9,18.5:9,18:9等等诸多比例未来可能五花八门,而软件厂商是最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的,完全依靠自适应的往往软件体验都做不到最好,而且适配难度也会更大,工作量更多。所以现在一票厂商选择站在一起,供应链也在主推18:9所以让18:9的屏幕成为了主流,仅此而已,未来出一些4:3屏幕的平板,正面全是屏幕,一样可以叫全面屏的。

求推荐全面屏手机,不要刘海钻孔屏,价位不限?有什么推荐?

不要刘海、钻孔屏(一看就是强迫症用户),只要全面屏手机,那这可以选择的就少了,特别是进入2020年后,全面屏的手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第一款、K30Pro这款手机延续了上一代K20Pro的设计,但不知是省料了还是怎么回事,这手机的整体质感真不如K20Pro,但这全面屏的设计还是没得说的。一方面,K30Pro提升了自己的参数配置,处理器就不说了,标准的86。

闪存一部提升到UFS3.1,运存也是最新的LPDDR5(起步版是DDR4X跟UFS3.0),就整体配置而言,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机身正面跟去年的K20Pro几乎一模一样,屏幕也是60Hz刷新率,不过提升了一些细节,显示效果稳中有进。至于背面,这是大家褒贬不一的一点。采用的圆形四摄有很明显的借鉴嫌疑,但是大家又觉得这种设计无伤大雅,毕竟四摄的排列布局就那么几种,只要整体上好看就是了。

第二款、vivo NEX3S这款手机的存在感很低,但我对这款手机的评价一直很高,如果对高刷新率不是那么在乎,那这手机更值得入手。我对他评价高的原因则是3S相比前一代NEX3,做到了加量不加价,性价比更高了。当然产品上NEX3S比起红米K30Pro高了不止一点。首先、NEX3采用了居中的升降设计,升降模组更大,镜头模组更强。

并且NEX3S采用了88度曲率的瀑布屏,整个手机的左右两侧都像是被屏幕包括起来一样,这种浑然一体的无边界感是任何一款手机都比不了的,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认为这款手机是颜值最高的一款,至少正面是这样的。其次、vivoNEX3S机身背部的设计更为简单大方,虽然也是圆形镜头,但这是三摄,并且组合的灵感来自于机械表,整机没有“山寨那味儿”,不过比起设计,我更高喜欢的是NEX3S的配色,一个是新配色琥珀醇,另一个是上一代延续的液态天河,简直太美了,连老罗都夸奖。

而且NEX3的用料和做工都达到了业界非常高的水准,不输华为和三星这样的旗舰,更别说红米了。当然价格也高一点。至于其他方面,NEX3S和NEX3差别不大。最大的升级是结合了骁龙865UFS3.0LPDDR R5的性能三角,将定位升级为2020年新旗舰。至于其他的,改动都很小,还是原来的44W快充。不过系统升级了,UI也更新了,尤其是机械轴键盘式的输入法,用起来会上瘾。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CPU  屏有  优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