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问世一周年,经历了哪些变化?

小程序诞生一年了。它是一个襁褓中的超人。一年前,张小龙都不知道它会成为什么。但如今,背靠微信10亿用户,它已成为Andoird和iOS之上,真正的“超级底层系统”。可以肯定的是,张小龙一直野心勃勃。在诞生之初,微信的域名是“next.qq.com”。为此,马化腾叫张小龙吃饭,拉上心怀不安的各部门作陪。

随后,这个域名才变成如今“weixin.qq.com”。在小程序诞生之初,创业者和流量大号曾蜂拥而至。《罗辑思维》入驻没几天,罗振宇又带着1000万用户跑路了。“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但是不能说。”一时,“小程序凉了”的说法甚嚣尘上。“流量收割者”们广发二维码,又很快被封杀。“匿名聊聊”宣称,我们要拯救小程序,你们怎么封杀我呢?但一年照料后,小程序已经长成张小龙设想的模样。

它不再弱不禁风,可以下地走路了。两周前,微信开放了游戏等品类,让小程序自己去碰壁,探索未来。回顾一周年,我们可以从点滴中看到它的成长轨迹,窥见这个史无前例“超级应用”的未来。张小龙的一年之变,小程序已经长大著名的《微信八条》中,张小龙说过,他还不知道微信会成为什么。微信存在很多变量,一个小细节也许会长成庞然大物。

他称之为“动态系统”,随时根据市场进化。在小程序诞生之初,张小龙为它构建了很多限制,并因此被贯上“节制”之名。一年后回看当初,小程序有了哪些改变?1、小程序的入口在哪里?一年前,张小龙说,“小程序没有入口。”至少在早期,它的启动来自扫二维码,会零散分布在线下各处。理想用法是:用完即走。比如你去餐厅,扫码用小程序点餐。

当你离开后就不再需要它。张小龙最初想,小程序是微信“连接一切”的线下延伸。“它的广阔天地和最大入口在线下。”除了深扎线下,它还承载了“去中心化”的努力。线下服务必然是分散的,小程序要像它们一样分散,而不是被互联网大公司收割。对此,张小龙特意警告说,“微信小程序没有流量红利”。像凭小程序获得爆发式用户增长,大公司们可以歇歇了。

一年后,小程序推出了“模糊搜索”功能。很多小程序,比如“递名片”,并没有明显的线下入口。共享充电宝“小电”则需要从线上去搜索线下。更进一步,某些电商小程序如“蘑菇街”,内容小程序如“轻芒”,几乎进化为纯线上的应用。2、小程序会不会有应用商店?一年前,张小龙说“也不会”。小程序不是一个APP分发的中心,就像公众号也没有中心,不会分门别类。

网站黄页和APP商店已经过时了。新时代的用法是“小程序遇见你”:要么从线下,要么从社交推荐。然而小程序确实有APP般“驻留用户手机”的功能。当时,张小龙分享了一张照片:在自己碎了的手机屏幕上,是无数可pin到桌面的小程序,如拼多多、水滴互助。这与H5应用(流应用)相似:更轻、更快,但依然能独立存在。在最早的设想中,小程序是叫做“应用号”的。

后来因为苹果抗议(APPStore是唯一应用入口)只得作罢。马化腾当时说,“不叫应用号可能也好”。这句话引起无数猜测。在2017年里,微信与苹果的“应用分发之战”从未停歇。苹果在华硬件销售下滑,app store 收入却跃居全球第一,超过300亿美元。它十分忌讳微信内置应用分发,建立“国中之国”。过去一年里,苹果因“热更新”或“支付没抽成”下架了数万款中国APP,以致有开发者呼吁,让微信站出来对抗苹果。

然而一年后的今日,小程序并没有肆无忌惮地成为微信内置应用。“特定场景内使用”而非“粘住用户”,依然是最提倡的方式。不得不说,马化腾和张小龙都十分克制。毕竟经历了周鸿祎“二选一”大战,马化腾已学到“缓称王”的一课。3、小程序能不能订阅?一年前,答案也是“不能”。小程序只有访问量,没有粉丝数。就像PC时代,访问网站并不需要成为它的粉丝。

这也是小程序与公众号的最大区别。它的另一个后果是,小程序不能推送信息。张小龙举例说,如果每个网站都给你推送信息,你不会崩溃吗?一年后依然如此,但小程序具备了克制的“推送能力”,尤其对某些内容媒体,如“轻芒”。当然前提是,用户要同意推送。4、小程序与公众号的关系?这也引出“用户留存”的问题。毕竟订阅是公众号留存用户的主要方式。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程序  轻抖  轻芒  类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