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把互联网视为平台,在平台之上会产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比如说电商、社交、地图等等各种各样的应用和内容。面向未来,我们要把互联网平台再上升一个台阶。最近中央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关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机制改革。这里面已经明确表示,以数据为代表的技术未来会成为我们的生产要素或者生产资料,这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说法。

所谓生产要素,在政治经济学当中,是指资本、土地、厂房、矿产、资源等,劳动力叫生产资料。如果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都变成生产资料的话,那其实背后隐含的就是:未来的各行各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结合新兴技术与互联网。无法结合就意味着不能发展。换句话说,在互联网没有高度普及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分的很清楚,但是现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比如说,我们所知的O2O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配送,必须有线下做饭的工作,然后才能配送;另外包括我们现在的快递、新零售盒马生鲜,还有便利店峰哥,7eleven等等,许多所谓的线下零售店竟然都与线上一体化了。面向未来,我们大量的实体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户等等,都必须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来进行,比如说上下游供应产业链、营销、交互、使用,包括及时的用户体验改进等服务,都需要借助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

网络时代下,还有哪些实体行业可以发展?

感谢邀请回答网络时代下,还有哪些实体行业可以发展,我认为实体行业在网络时代下只能是冲击而不是毁灭,关键在于运营思想,因为实体行业的自然流量,线下体验网络永远取代不了,所以未来最景气的行业一定是网络 实体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流量与线下自然流量的合并才是中国未来商业的蓝图。一切的商业模式,最终还是回归实体。

国内大循环经济状态下,最受益的行业有哪些?

首先要解读一下一国经济内外循环,所谓外循环,就是国际贸易和海外市场、资本、技术等。那么内循环,简单点说就是自给自足,立足国内供给和需求,自然是包括国内资本和技术及市场。国内大循环经济状态,主要是市场需求能消化掉国内产能。有两个事实,一在供给方面,各行各业都有大量外资,某些行业2/3是外资控制,这些行业利润流出海外,不利于国内本土投资和消费,也占有了本土市场。

另一个供给方面就是,中国已到资本过剩,世界第一产业资本大国,也是第一金融资本大国,中国经济增长依赖M2增长,M2总量高达二百多万亿,远超美日。在资本过剩状态下,资本需要科技突破来寻找投资机会,否则就是到处投机,包括房市股市债市。债市以地方政府债和家庭负债为主体,债务总量已超GDP的200%,能去的只有股市投机,房市被行政限制。

有利的行业目前是证券和基金投资,长远看是科技类企业。行业来说,有芯片,急需进口替代,且市场需求大于国内供给,又是朝阳产业,肯定受益呀。至于军工,外购也买不来,一直是国内供给。从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量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国内经济循环主导的基础条件。一方面从生产供给角度看,我国具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另一方面从消费需求看,我国具有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国内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总体而言,我国已经步入到工业化后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形成了具有满足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要求,具备依靠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经济效率基础。所以,国内大循环,虽然受外循环外需影响,日子也能过,本次危机,国外更难呀,经济都负增长!。

按照当前经济行情,有什么行业受网络冲击较小?

按照当前经济的行情,什么行业受到冲击最小?护城河比较宽的行业受到网络冲击最小。护城河行比较宽的就是在这个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基本上受到的行业冲击最小。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水泥。水泥行业里面它只要是用到基础建设里面的,那么水泥就必须得要使用的,比如技术建设里面还有一些那个技术建设设备,像徐工机械他们生产一些设备基本上受到的网络冲击是非常小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黑马  互联网  网络  报告  经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