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目标,有了任务,有了忙碌的表现,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在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中,玩手机与氛围格格不入。玩的人会觉得行为不得体,会感受到周围的舆论压力,会感到羞耻。正确判断下属上班时间手拿手机——手拿手机不代表“玩”手机、智能手机、电脑,都是办公工具。虽然有休闲娱乐功能,但是员工工作离不开手机。

如何看待职场中下属上班时间玩手机等不好好工作的行为,特别是空降来的领导?

如何看待职场中下属上班时间玩手机等不好好工作的行为,特别是空降来的领导

正确判断下属上班时间手机在手——手机在手不代表是“玩”手机智能手机和电脑,都是办公的工具,尽管其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员工工作已经离不开手机了。查找资料,部门间联系工作,与客户联系,传送文件,收发公司通知等,都要用到手机。所以,上级也要改变心态,正确对待下属上班时间手机在手现象,鼓励下属利用智能手机提高工作效率。

看到员工摸手机,也不必首先想到员工在玩,而要想到员工在工作。尤其是管理类员工更是如此,内外联系频繁,常常手机不离手。所以,手机既可以“玩”,更可以“用”,要正确看待,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可因噎废食。通过合理安排工作量,科学考核业绩,营造没空“玩”、不想“玩”手机的工作氛围如果真的出现下属大面积地上班时间不安心工作,而是玩手机,说明我们的员工闲来无事,没压力,没动力,不能仅仅怪员工,是我们的管理出问题了。

那么,就不是仅仅抓玩手机这件事了。我想,如果工作量足够,绩效考核有力,下属是会变压力为动力,没有时间玩手机,没有心思玩手机的。心里有目标,心头有任务,一心忙业绩,大家争先恐后,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里,玩手机是与氛围格格不入的,玩的人自己会觉得行为不当,也会感受到身边的舆论压力,会觉得羞愧。同时,考核督查严格细致,业绩考核严格兑现,玩就意味着落后,收入少,有被淘汰的风险,用制度管人管事,不好好工作玩手机现象是能够被有效控制的。

要容得下下属工作间隙使用手机浏览有益信息人是工作的主体,不是劳动工具。在紧张的工作间隙,也允许下属短暂地调整工作状态,拿起手机浏览一些有益的信息,如新闻,如行业动态等。不必管得“死死不透气”,给予适当的空间,让下属实现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把玩手机转向用手机,也同时减轻管理层管理玩手机现象的管理压力,减少下属的对立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矛盾,防止产生“猫捉耗子游戏”,节约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果。

空降领导要树立良好的心态,不要把下属当小偷,要把融入新单位作为必修课学好。所以他们要沉下心来了解真相,以阳光的心态看待新单位的人和事,包括上班时间下属手里的手机。看人看事的方向对,你会越来越顺眼。想的越多,心情就越顺畅,和下属的关系就越融洽,说的越多就越愉快,就会得到下属的支持和拥护。


文章TAG:手机  职业  相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