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知乎比较多的人应该对知乎的发展比较熟悉。知乎大部分人真的很忙,工作之余还要整理知识和干货。谁有空整天抗拒一个不相干的人?而且这些抵制肖恩肖的网友不可能每个人都写文案,所以其实估计也就两三百个左右的路人会关注这个话题。表面上看,知乎很多人抵制,但真的不多。

那些整天玩知乎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那些整天玩知乎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知乎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和大学生居多,知乎的大V多为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领域专家或者是意见领袖。早期的知乎用户因为存在邀请注册制的存在,一般主要是IT互联网从业者和行业专家居多中期开放注册后,大学生批量涌入目前因为知乎的很多答案火爆全网,大量普通网民涌入知乎。从官方数字看,知乎日活跃用户数涨势喜人。2017年1月1850万 9月2600万 12月就突破了3000万 。

很多人觉得知乎不再理性和高端了,你会逃离知乎吗?

很多人觉得知乎不再理性和高端了,你会逃离知乎吗

不会,但我刷知乎的频率变少了和以前相比,知乎确实变得看起来没那么理性和高端了。从前刷知乎的界面,10条问题里面,至少有78条能看见深度的高质量回答,而现在很多时候刷了半天都看不见这样的回答了。但哪怕是这样的知乎,在和其他平台的对比之下,依然可以称得上是高质量问答社区的佼佼者。全靠同行衬托......让知乎变水的原因,除了劣币驱逐良币外,还有平台上原本的优质答主走上商业化道路,让答案朝着个人利益发展。

再加上各类自媒体和自由撰稿人活动频繁,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让答题变得功利了。我选择知乎,一方面是因为以前关注的优质答主依然留在知乎答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知乎用户增多,话题变广,在社会不同阶级理念用户的思维碰撞下,能发现新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有点平权的意味。即,精英不再高高在上,平民也有发声的权利,平民的声音也应受到重视。

用多了知乎的人应该熟悉知乎的发展历程。几年前娱乐信息产业喊没有目前发展得如此兴盛,知乎还是一个知识精英和干货达人的聚集地,一般小白简直都是不敢随便发言的状态,而几年后的今天,刷知乎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低门槛的消遣方式,娱乐八卦话题在知乎无限繁衍,各类与干货毫不相关的生活话题也成为了知乎推荐的主力论点,回答评论逐渐变得无营养,形形色色的人在屏幕背后发表着一些近乎可笑的言辞,知识辩论变成了当众撕逼,如此看来知乎似乎已经失去了初心的味道。

但是,知乎的变化亦是追随时代的,既要向大众敞开,就要接受这一后果。于是不甘堕落,应对之策顺应而生,知识付费模式的开启表达了知乎想要冲破现状的欲望,此种做法无疑预示着对理性和高端的保留将会越来越规模化,理念盲目的群体面对这一模式大概会望而却步,毕竟自讨没趣也毫无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模式或更多衍生模式可以开始带动知乎走出目前的四不像状态,让知乎上刷知乎有没有害处这一话题从此消失大概也是知乎自己最想干的事吧。

你玩过知乎吗?知乎为什么没有之前火了?

你玩过知乎吗知乎为什么没有之前火了

谢谢邀请现在的知乎若要火起来,首先要垂直其次要原创最后要坚持。知乎在现阶段已经引入了推荐算法,所以如果你的回答领域不垂直很难得到算法的权重加权。用户关注也会分散,导致很难做流量存积。现在的知乎没有火的说法,反而成为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就像你说百度,你日常的问题都在百度解决。你还会在乎他火不火吗?好的产品是解决了用户的痛点价值,而不是只是给予用户一个爽就马上阳痿。

肖战直播对话万方,这么正能量的事,为何知乎很多人抵制?

近日,青年演员肖恩·肖参加了纪念曹禺诞辰110特别行动的直播。在直播中,肖占江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向自己的资深老师万芳请教,并深入探讨了真实与真诚的关系以及创作的核心。此次直播由多个平台联合举办,包括央视新闻、中央视频、中国直播网、光明日报、新京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平台。


文章TAG:知乎哪些人  知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