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申遗”又成功了,不能说是抄袭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这些韩国人不这么想。他们都同意这些文化遗产属于韩国。真的很无语!榫卯技术被韩国应用成功,中国的榫卯技术也被韩国应用成功,真是让人震惊!韩国把中国传统榫卯技艺改名为“大木匠”,然后拿到联合国申报文化遗产。没想到,这么成功。

韩国为何能成功申遗中国文化?

韩国为何能成功申遗中国文化

其实他们因为历史上长期被邻国欺负,谈到历史是痛苦居多,很中肯的讲他们是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卑感的,希望领先,希望被肯定被羡慕。东亚各国都属于大中国文化圈,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国起源并传入他国的。很远都在中国,所以随便弄个文化遗产出来都有浓浓的中国痕迹。就像办证一样,他们就办了个证而已。我们只要不承认也就那么回事,很多事情上对于联合国的个别机构不用太当回事。

韩国人怎么看待他们乱申遗事件?

韩国人怎么看待他们乱申遗事件

中国对韩国的厌恶感并不一定都是所谓的意识形态宣传。韩国人对华的负面观感也是主要的因素。韩国人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认知都是相当的失真。不要认为所谓孔子是韩国人是中国一方的宣传,翻看一下英文论坛,很多韩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持此一观点。我本人就接触到很多的实锤证据。他们的逻辑链是:孔子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商朝的后裔,商朝是东夷人建立的,那时的东夷人特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居民。

可是在秦汉以后随着中国疆土的扩展,东夷一词的指代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指代东北少数民族。这种词义的变化被韩国人无视后反而当成了韩民族就是东夷的证明,进而声称孔子就是韩国人。甚至将成型于商代的汉字也去当成了韩国人的发明企图和中国竞争东北亚的文化源头。至于之后的“秦帝国是中国西部的蒙古族群、唐太宗是维吾尔人、汉人一直都是被外来种族压迫的低贱民族、中华文明虚无论”等匪夷所思的观点就更是不胜枚举。

这些都相当广泛的流传于韩国的民间。对于现代中国,先富了几十年的韩国人一直用一种优越心理来俯视中国。“乞丐”是韩国人称呼中国人除“掌柜”外常用到的贬义词语。2016年韩国人前议员宋英善公然在电视节目中称11亿中国乞丐引起相当大的争议。但中国国内并对此大的抗议,而当时萨德的矛盾下官方大可以以此制造噱头来发起反韩攻势。

韩国的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基本是以负面为主。朝鲜日报的社论常常散布一个论调:即中国在国家强盛时期往往就是韩国的衰败的原因。这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将中韩上升到无法调和的天然对手层面。这种脑回路下即便中国成为所谓敏主国家也无法得到韩国一些人的认同。韩国在东北亚历史上的漫长时期处于相对于中国从属位置上的事实在韩国现代经济起飞后历史上首次人均财富大幅超越中国后引发的民族自豪感被其特有的扭曲自尊放大了。

因而导致在所有方面蔑视中国来宣泄历史上的沮丧情绪。在韩国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笑话:世界上看不起美国的只有朝鲜;看不起中国的只有韩国。多少反映了韩国人的此种心态。韩国在自己的文化上与中国做切割也出自于这样的心态。与中国抢夺东北亚的文化源头。人为的构建起一个可以让本国人自豪的文明古国形象。为此哪怕作假也在所不惜。

韩国泡菜申遗都成功了,有8大菜系的中餐为何申遗总遇挫?

韩国泡菜申遗都成功了,有8大菜系的中餐为何申遗总遇挫

说个不和谐的话,由鲁菜大师带队去申中餐的遗,这属于未出师就意味着再次不成。不要说联合国不同意,就是在国内,我估计除了鲁菜系的厨师后生们同意,恐怕其他菜系的厨师们也都不会同意,尽管他们嘴上也不会说什么。这就是中餐的现实和现状。中餐是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全中国的菜都叫中餐,你说它是指中国的菜,还是指中国人做的菜?如果说是中国人做的菜,那可庞杂了,全地球上的中国人做的菜都叫中餐。

如果说是指中国菜,那么各门各派,各省各地做的菜也都是中餐。但是,中餐之间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首先,从菜系上来说,光传统的菜系就有川、鲁、淮、粤等八大菜系,谁都可以代表中餐,谁又都不能代表中餐。这一点,就像中国的酒一样。如果说茅台想代表国酒,其他七大酒系都有意见。中餐比中国的酒还复杂。除了八大菜系外,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菜系和口味,谁想把谁包括进去,不要说厨师们不答应,就连各地的人民群众也不答应。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申遗  高句丽  韩国  我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