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抛杆钓鲢鳙黑漂该怎么收线

黑漂后把鱼竿对准水面,快速摇轮收线,在线快绷直的瞬间杨竿,在就是享受溜鱼的时刻了

抛杆钓鲢鳙黑漂该怎么收线

2,钓鲢鳙多大的漂合适 钓鲢鳙需要多大的漂合适

1、钓鲢鳙用2.5克到5克之间的鱼漂。 2、总体来看,吃铅量在这个范围的鱼漂算是比较大的鱼漂,这是因为鲢鳙的体型在淡水鱼之中算是比较大的,所以也需要匹配吃铅量大的鱼漂。这样在调漂的时候更方便,鱼漂发出的信号也更准确。而具体选择这个范围内的哪个吃铅量,要根据鲢鳙的体型来选。鲢鳙的体型越大,漂的吃铅量也要越大。

钓鲢鳙多大的漂合适 钓鲢鳙需要多大的漂合适

3,浮钓鲢鳙用什么漂好

如果是悬坠钓,建议用吃铅大,漂尾较长、较粗的大漂。调漂时挂饵调。调出的目数就是钓目。要吃铅大,是因为漂的浮力需要支撑得起钩组和饵料;漂尾较长、较粗,是因为钓鲢鳙需要捏较大的饵团,而饵团不可能每次都捏得一样大小,较长、较粗的漂尾可以更大程度地容纳这种误差,假如你用很细的漂尾,饵团稍微大一点,浮漂就沉下去了,很影响做钓的。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浮钓鲢鳙用什么漂好

4,钓鲢鳙鱼饵挂铅皮上行吗

手竿钓鲢鳙可以的,将专用鲢鳙手食挂在铅皮上方鱼线上,下方用一只单钩(伊势尼8-12号),或一只小锚钩(钩门宽1-1.3厘米),根据鱼的大小,鱼钩距铅坠5-10厘米(鱼钩不挂饵),必要时鱼钩距铅坠可放到20厘米,上钩信号同鲫鱼,一个有力的下顿(半目可扬竿)。有时大花鲢钓四目可黑漂。

5,钓鲢鳙用多大的漂钓鲢鳙用多大的浮漂最好

1.钓鲢鳙用 5克到5克之间的鱼漂。2. 总体来看,吃铅量在这个范围的鱼漂算是比较大的鱼漂,这是因为鲢鳙的体型在淡水鱼之中算是比较大的,所以也需要匹配吃铅量大的鱼漂。3.这样在调漂的时候更方便,鱼漂发出的信号也更准确。4.而具体选择这个范围内的哪个吃铅量,要根据鲢鳙的体型来选。5.鲢鳙的体型越大,漂的吃铅量也要越大。

6,钓鲢鳙咬钩顶漂该怎样

1.当钩饵下沉到位时,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沉1~2目,并持续不动,可以肯定是花鲢摄饵,而且这种反应的中钩率相当高。2.鲢鱼边游动边滤食的吸饵方式,很容易将钓饵吸入嘴中,构成鲢鱼咬钩时浮标会连续不断的上上下下跳动行走的标相。这种标相拉竿多数是没有鱼的,钩子仅仅是在大嘴巴张合中运动,并没有把钓饵关合在嘴内,拉竿可能挂不上鱼嘴。3.浮标运动行走之后迅速沉入水中,便是鲢鱼闭合大嘴,弄饵入肚的时候,此时鱼钩被含在鱼嘴里,只要此时拉竿,必然上大鱼。

7,手竿钓鲢鳙用吃铅多大的漂 手竿钓鲢鳙需要用吃铅多大的漂

1、通常情况下钓鲢鳙用吃铅四克、五克的漂都可以。有经验的垂钓者会选择用手竿钓鲢鳙,将三号漂调到葫芦上钩,在钩距为15到20分米的位置放竿,只有当钩距合理的时候,鲢鳙才会正中钩。 2、用手竿钓鲢鳙是非常好的方法,通常用手竿钓鲢鳙时是将三号漂调到葫芦上钩,在钩距为15到20分米的位置放竿就可以了。当然了,要想收获更多的鲢鳙还需要好的饵料一起配合。 3、有经验的垂钓者在钓鲢鳙是会采用正常的钓组,钓鲢鳙用吃铅四克、五克的漂都可以。鲢鳙是会吃饵的,而且鲢鳙口一般都是顿口黑漂,在钓鲢鳙是根据鱼钩所挂的位置调整钩距,检测钩距是否合理的方法就是观察鲢鳙上钩的位置,如果是正中上钩就是合理的钩距,如果钩距不合理的话,非常容易空钩。

8,春钓鲢鳙怎么样选饵料

首先,钓具的选择:首选软竿、细线、小鱼钩。春钓宜用手竿,竿宜软,长度5.4-6.3米长最好。其次,春天钓浅:春天,垂钓地点要选择浅水区、岸边、滩头、水草处,在这些浅水处才能钓到鱼。第三,找活水区:活水会带来食物和新鲜的氧气。鱼喜欢在活水区活动,钓点应选择在流动的活水边、进水口的两旁、水草处等地。第四,在草洞附近施钓:鱼儿常在水草底下栖息、寻食、钓点选择草洞、草边,定能有较好的收获。第五,刮南风时作钓:渔获的多少和天气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春日天气刚刚变暖,东风、东南风、西南风都好钓鱼,西风、西北风不宜钓,春钓应选择南风有阳光的天气,或久晴初下雨,又刮一二级南风时,正是春天钓鱼的大好时光。

9,钓鲢鳙用几克浮漂用几号钩

钓鲢鳙用4-5克的浮漂。总体来看,吃铅量在这个范围内的漂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鲢鳙体型比较大,体重比较重,要求使用吃铅量较大的漂。垂钓大多数鲢鳙个体时,都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不过,有些鲢鳙体型更大,体重有几十斤,此时就得用更大的,就得用5克以上的漂。另外,在周围风浪特别大的时候,也得用更大的漂。一、钓鲢鳙用几克浮漂鲢鳙是生活在跟我国淡水流域里面的淡水鱼种之一。从分布广泛来看,鲢鳙分布较为广泛,所以在很多不同的水域都能见到鲢鳙分布。垂钓鲢鳙,为了让效果更好一些,一般来说都需要准备合适的渔具才可以,浮漂则是其中的一个。浮漂的吃铅量是一定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一定要根据鲢鳙的特征来选择,才是比较科学的。而吃铅量的选择主要跟鲢鳙的体型有关,而鲢鳙体型相对来说则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求使用吃铅量较大的浮漂。具体来看,范围在4到5克之间的浮漂,是垂钓鲢鳙的时候最经常用到的,而且也是效果最好的。在垂钓大多数鲢鳙个体的时候,用这个范围内的浮漂都是可以的。不过,有些水域之中的鲢鳙属于非常大的鲢鳙,它们的体重可以达到几十斤。在这种情况下,则建议使用更大的,也就是5克以上的。再者,外界环境也得考虑,有时候风浪很大,这种情况下也建议用更大的。二、钓鲢鳙用几号钩上文已经介绍过,垂钓鲢鳙要注意渔具的选择,鱼漂就是十分关键的一个。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鱼钩,鱼钩也得注意型号问题。鱼钩的型号选择,考虑的因素也包括鲢鳙的体型,此外还有鲢鳙嘴巴的大小。由于鲢鳙体型较大,同时嘴巴也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型号较大的钩,经常选择的范围是在8到10号。当然,钩型也是务必要注意的一个因素。使用垂钓大鲢鳙用的鱼钩就是比较合适的。比如,伊势尼钩就是垂钓鲢鳙时经常用的一种。此外,还有串钩、他黄狗等等,垂钓鲢鳙时都能用到,而且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10,钓鲢鳙如何看漂

漂尖有规律的摆动时,应立即提竿刺鱼,在夏季中,使用手竿浮钓鲢鳙鱼时,往往会碰到浮漂前后左右摆动的情况。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浮钓时,抛竿之后,当饵料缓慢下落时,水下的某个水层有鲢鳙鱼的身体在蹭线,这时浮漂会出现一种类似于旋转的漂像。这说明已经有鲢鳙鱼在饵团的周边活动了,如果使用的线组足够强大的话,此时可以迅速提竿,提竿后往往能挂住鲢鳙鱼的鱼鳍或是尾巴,一番搏斗,即可顺利将鱼遛回。扩展资料:夏季手竿浮钓鲢鳙鱼时,最常见的漂像是浮漂先出现轻微的抖动,期间突然出现短促的下沉动作,往往会是一到两目的距离,而后浮漂会静止在这个目数保持不动的情况。这多鲢鳙鱼在吸食饵料的残渣时,将鱼钩和饵料一同吸入鱼嘴的动作,是浮钓鲢鳙鱼时最标准的入口动作。此时应该及时提竿刺鱼,往往都是能够正中鱼唇的中部,遛鱼时也比较容易;这种漂像是在浮钓鲢鳙鱼时最喜欢看到的浮漂动作,这代表垂钓的水层刚好合适,鲢鳙鱼正聚集在这个水层中滤食,往往不出现误操作炸窝的话,收获都会很不错。
钓鲢鳙,高清看漂
微抖动一两下,或下沉一点点,又立即升到原位,这无疑是白鲢摄饵的反应。缓慢上升或下沉,不超过一目,是花鲢摄饵。当钩饵下沉到位时,浮漂突然上升或下沉1~2目,并持续不动,可以肯定是花鲢摄饵,而且这种反应的中钩率相当高。浮漂在水中似动非动多半是花鲢摄饵。这种反应一般出现在有点小风浪时。
饵料雾化后漂慢慢往上浮的过程中,出现1-2目的有力下顿,或者黑漂 即可用力抽杆

11,手竿钓鲢鳙用什么浮漂吃铅多大好

手竿钓鲢鳙浮漂吃铅4-5克比较好。吃铅量在这个范围内,都算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鲢鳙本身体型大,上钩时产生的力度大,所以要使用吃铅量较大的浮漂。在这个范围内选择时,可根据鲢鳙体型具体选择。不过,并不是说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选择,有时候需用到更大的,比如风力和水流速度特别快的情况,就得用5克以上的漂。一、手竿钓鲢鳙用什么浮漂手竿是鱼竿的重要种类之一,可以垂钓的鱼种多,尤其是一些淡水鱼种。而鲢鳙就是淡水鱼种之一,分布广,自然也可以用手竿来垂钓。在大多数水域,手竿钓鲢鳙的效果都是不错的。手竿垂钓鲢鳙,除了手竿这个主要的工具之外,其它很多工具都得注意,比如相配合的浮漂。浮漂选择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形状,此时最好选择脚比较长、尾巴也比较长的漂,这样的漂反应是比较敏捷的。再者就是颜色,可以准备更形目一些的浮漂,这样的话浮漂也能起到一定的诱鱼作用,更能将鲢鳙吸引到附近。再者就是材质,孔雀翎以及芦苇的都是经常用到的,且钓鲢鳙的时候效果好。这些浮漂的反应都是比较敏锐的,能及时给垂钓者传递相关的信号。不过,有时候也得使用特殊一点的漂。比如,当采取的是夜钓这种特殊方式的时候,用的就是夜光漂,它们会发光,方便让垂钓者观察到信号。二、手竿钓鲢鳙浮漂吃铅多大好上文已经介绍过,当用手竿垂钓鲢鳙的过程中,选择浮漂时要注意多个问题。除了上面的形状、材质、颜色等方面外,还有一个就是吃铅量。吃铅量的选择跟垂钓鱼种的体型以及力量特征有关,不可忽视。在垂钓鲢鳙的时候,由于它们的体型比较大,因而力量也是比较大的,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使用具有更大吃铅量的漂,才是比较合适的。具体来说,经常用到的就是4到5克吃铅量这个范围的漂。总体来看,这个范围内的浮漂都是比较大的,这样才能满足垂钓鲢鳙的需要。在这个范围内选择的时候,要看水域之中鲢鳙的体型,垂钓普遍比较大的鲢鳙时,就得用相对大的浮漂。当然,并不是说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选择,因为外界一些因素也对吃铅量选择有所影响。就比如风力和水流的速度,如果风力大、水流快的话,加以用更大的吃铅量。

12,河里面明明有鲢鳙鱼就是不吃饵料是怎么回事

饵料不好
海竿飞钩是浮钓鲢鳙鱼的最佳首选。不过,在钓组的装配上,差别却是很大的,关键是在投远投准的前题下,还要根据鲢鳙鱼泳层的深浅来确定水线长度。而水线长度要依据水情、水温、鱼情和天气等因素的不同不断进行变换,这就给钓组出了一道难度较大的课题。若是运用传统调法,水线长度在1米以上,就会因竿尖外预留线过长,影响抛投或无法抛投。而运用给海竿拴“副线”的办法,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图1)。  一、钓组的组成  1.“副线”。是由一条长约1.5—2米的钓线对折而成,对折处结一死扣与主线相连(连浮漂的设为副线①,连飞钩的设为副线②,①稍短于②)。  2.太空豆。用稍大一点的太空豆,为的是中间能穿过双股“副线”。它可以上下滑动,用来调解水线长度。向上滑动就加长了水线,向下滑动就缩短了水线长度,是一个很关键的部件。必要时可连装两个太空豆,以防错位。  鲢鳙生性胆小惧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靠近岸边活动,大多在水库中央深水区域游弋,特别是个头较大的鲢鳙更是如此。这也许是它们“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吧。因此,钓鲢鳙,在近岸是难有钓获的,其钓点应当选择在水库中央的深水处。在鲢鳙密度很高时,近岸处也可以钓到鱼,但是钓起来的都是小鲢鳙。所以,“钓鲢钓远”是非常要紧的。同时,每次抛投钩饵要注意准确地投到同一个“点”上,以便形成比较集中的“雾化饵区”,使钓点成为真正的“窝点”。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投一气,难以形成“窝子”诱鱼效果就差多了。许多人钓不上鱼,选择钓点不当,钓点形不成“窝子”是重要原因。  二、关于饵料  由于鲢鳙吸食方式与众不同,钓鲢鳙用饵也因此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这是钓鲢鳙之关键。其饵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点:一是酸臭气味,二是溶散雾化。尽管近两年在鲢鳙饵的气味方面有“多样化”的趋向,但是,笔者认为,鲢嗜酸,鳙嗜臭的基本习性始终没有变,钓鲢鳙使用发酵酸臭味饵是必不可少的。饵料还必须雾化性能好;这是由于鲢鳙摄食是采取“喝吸”水中浮游物的方式所决定的。“雾化”的主要功能在于“方便”鲢鳙吸食,“浮游物”掩护着炸弹钩(裸钩),吸食“浮游物”时吸进裸钩,达到以钓获之目的。在这两个要点之中,“气味”的主要功能是诱鱼,“雾化”的主要功能是钓鱼。而“雾化”比“气味”更重要;一个入水后始终不化散的饵团,也许它的气味可以诱鱼而来,却难以真正把鲢鳙钓上来的———偶尔挂上一尾是有可能的,但是,那不是“钓”鱼。还有,饵团的用料,要越细越好,因为实践证明,雾化后的“浮游物”,粉状的比片状的效果要好得多。  海竿浮钓鲢鳙,普遍采用“大漂无坠钓法”。其组合:钓线上先穿一粒太空豆(主要是控制大鱼漂,目的是调整钓浮的深浅),再穿上能在钓线上滑动的大鱼漂,然后在钓线前端拴结一死扣(挂钩饵用),最后挂上钩饵。抛投前,摇轮收线,大鱼漂移到“死扣”处,与钩饵相当接近,非常便于投出钩饵。这种组合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钓深钓浅自如;缺点是风大时漂钩饵易偏离窝子。因此,有大风时,可在穿大鱼漂前先穿上一个在钓线上能任意滑动的大孔坠子,变“漂游钓”为“定点钓”。钓组中,要特别注意钩的问题,一是钩要锐利,最好用新钩,便于刺进鱼嘴,二是要使用较大号的钩,因为鲢鳙嘴巴大,不用担心“吞”不进钩,主要是考虑鲢鳙口唇肉质细嫩,唇骨易脆,钩小了容易脱出,而大钩则挂得牢。据实践,一般情况下,进鱼嘴的都是炸弹钩的尾钩。所以,有人在炸弹钩上再拴一只长子线的“尾钩”,或者自制2~4棵长子线钩的“鲢钩”,效果都很不错。  四、关于漂象  鲢鳙中钩后,一般是黑漂。但是有时候漂象也有不同表现:鲢中钩,漂时沉时浮或横向移动;鳙中钩,漂有时在原地打转或微微抖动。这些漂象都说明所上鲢鳙不是很大,一般在1千克左右。如果是鱼漂上下快速抖动,一定是小杂鱼闹钩,可以不予理会,直到鱼漂卧倒在水面,鱼漂不再抖动(钩上无饵了),再收竿换饵。遇有小杂鱼闹钩突然鱼漂停止不动,而鱼漂却没有卧伏水面(表明钩上有饵)时,表明大鲢鳙已进入“窝点”了。  抛竿后,如果是“无坠钓法”,待鱼漂站立后,应跟着抬竿拉线,使钓线全部入水,再扳回绕线轮锁扣。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钓线在水面漂浮,有风时将漂、钩饵拉出“窝子”。如果是有坠“定点钓法”,投竿后,立即扬竿拉线,使重坠顺利落底,漂站立后再插竿紧线;如漂未浮出水面,说明坠子缠绕了钓线,或者坠子缠绕在钩上,或者坠、钩、漂、线相互缠绕,坠子不能落底。这时,只能收线重新挂钩饵抛投。由于“定点钓法”最容易出现钩、坠、线缠绕,所以最好采取“无坠钓法”。  鱼中钩后,一般不用扬竿,只是拉直钓线,慢慢摇轮收线即可。这是因为鲢鳙口唇内嫩骨脆,大力扬竿和快速收线,容易造成脱钩跑鱼。中钩后,鲢的挣扎力、窜逃力比鳙大得多,鳙一般只是顺着收线而来,显得比较温顺。鲢鳙不论大小,一律要用抄网抄鱼上岸,因为它的口唇肉骨太脆嫩了,绝对不能提鱼上岸。

13,怎么用手杆钓鲢鳙啊

手竿钓鲢鳙有两种主要流派:浮钓和底钓。 根据鲢鳙鱼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性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鲢鳙鱼属于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的鱼类,它们主要以滤食悬浮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主,依据其特性我们选择浮钓鲢鳙应该是比较科学的。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下浮钓鲢鳙的优点(以水深超过1.5米为例): 适其习性 有针对性 如同上面所述,鲢鳙鱼是生活水体中上层的滤食性鱼类,它们习惯于成群地聚集在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嬉戏。而悬浮在水体的雾化了的饵料正好满足了它们的摄食习惯,它们不须改变体位就能轻松地吸进大量的食料,因而更容易招引大量的鲢鳙聚集。尤其是在气压偏低的盛夏时节,水底的溶氧较之中上层来说要相对低很多,就连底层鱼都会上浮吸氧或觅食,此时垂钓鲢鳙当然更是浮钓技术大显身手了! 成功率高 有观赏性 由于浮钓鲢鳙有着适应其生活习性和中钩率高的特性,在垂钓的过程中成功率极高,并且还由于鲢鳙鱼吞钩率高而更具垂钓特征,因此深受悬坠钓手的喜欢。笔者认为,无论是钓鲫鱼或是钓鲢鳙鱼,体验垂钓乐趣是最主要的。而真正能够体现“钓”字这最基本特征的要素,恐怕是非鱼讯清晰、钩饵入口莫属。所以,浮钓鲢鳙时所显现的多数漂相以及钩饵入口的比例,就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钓”的乐趣和享受了! 全泳层调整 有主动性 由于浮钓的技术要求,钓者在选配钓饵时大都会选用些比重较轻、雾化适度、味感对路的商品鱼饵,也就是说使用这类饵料和战术,就完全可以胜任变化了的气候以及变化了鱼情需要。当需要钓半水时,可以轻松地调整钓棚高度进行半水浮钓;当需要钓离底时,只须提高浮漂位置,实现钓离底或钩饵轻触底的状态;当需要钓一漂深时,也是可以非常轻松随意地调整……总之,由于浮钓鲢鳙时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实际的鱼情进行合理的调整,主动攻击的性能尤显强烈。因为鱼情的变化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适时灵活的改变战术是取得好钓绩的重要保证!两年前,湖北魔力饵王公司在南京举办了一次池塘钓鲢鳙比赛,笔者和南京市的众多钓手参与了本次比赛。上午由于气压低、饵料少、鱼开口差等因素的影响,半水浮钓效果不好,大家都以离底20厘米的高度施钓,虽有收获但数量有限;下午起风了,水中的溶氧量得到改善,且又因大家打下了不少饵料的刺激,大批的鲢鳙开始争相抢食。此时,处在下风钓位的水域半水浮钓出现转机,多数钓手立即下拉鱼漂改变钓棚,皆有白鲢入护;而上风位置的水域,情况则不然,依然是半水无鱼。有不少钓友见对面同伴半水得鱼了,也匆忙模仿,结果无功而返。只有坚持深层浮钓的少数几位选手,依然坚持不懈,仅仅是在饵料的调配上稍加改变(加入了一些鳙鱼喜爱的蛋白类添加剂———主攻大头),终于在赛程后期如愿地钓获了多尾大鳙鱼!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浮钓鲢鳙的确是具有随时改变钓棚、进行全泳层调整的功能,但在实际的运用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才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饵团雾化适度 有适口性 浮钓鲢鳙对于饵料的选配比较讲究,因为要把散游四处的鱼诱集到水体的某一层次,没有很好的溶散性和悬浮性是做不到的。为此,我们在调制此类钓饵时大多会注意到这些因素,一般都会选用雪花粉类为基料的商品饵。这些饵料的生产者(或研制者)大多是非常专业的钓鱼高手,他们对饵料的物理功能十分熟悉,其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均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我们在浮钓鲢鳙时,使用了(并调配出了)这些性能卓越、有针对性的饵团,就更能够在保证了快速诱鱼的同时,又使那些习惯喝食雾状饵水的鲢鳙在吸进钓钩的机遇大大增加。声明一点:如果使用非商品鱼饵,只要能够保证适度的雾化和附钩性,同样也能够在浮钓时取得收获!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饵料的比重不能过大,要能够将鲢鳙鱼诱至窝点。只要它们聚群了,吃钩是迟早的事! 脱钩率低 有持续性 经常钓鱼的老手都应该知道在窝点跑鱼的危害性,钓鲢鳙也同样如此。有的人认为:鲢鳙很傻,只要来了它们不会轻易离去。我们在实际垂钓中也确实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但我们也不可因此而松懈。如果屡屡地在窝中跑鱼,受惊的逃鱼必定会造成同伴的警觉,对于中鱼的持续性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那屡屡跑鱼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钩挂鱼体、钩饵未被鲢鳙吸入嘴中,是重要原因!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因为鲢鳙本属于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鱼类,它们身体结构(尤其是嘴的型状———呈上唇短,下唇长的“地包天”状)就不是属于那种善于在底部吞食食料的鱼类。当它们被底部厚重的窝料吸引而下潜觅食时,多表现为悬浮于饵团上部大口地喝食饵浆,尚未完全雾化的饵核包裹着钓钩依旧停留在鱼体下方,当体型较大、数量较多的鲢鳙鱼在水下游动、争抢饵浆时,势必会形成较大的水流而对钓组带来外力的冲击,鱼漂就会出现上下的轻微晃动、时升时沉的细小鱼讯;尤其当鱼体擦碰钓线或铅坠时,鱼漂还会出现貌似鱼吞钩似的深度下挫……这些鱼讯的出现,很难被经验较少的钓手所正确判断,于是大力扬竿后多以钩挂鱼体而出现“假中鱼”(我们姑且将钩饵未入口的中鱼称之为“假中鱼”)现象,由于没有钩挂住鱼的唇圈,我们不能有效地控制住鱼的游动方向,而使的这些“中钩”的大家伙有了随意的逃窜角度和速度,就非常容易造成在窝点脱鱼的意外。这种现象也就是钩饵卧底后经常碰的现象。 而浮钓鲢鳙,由于钩饵的悬浮位置比较适宜这类滤食性鱼类的吃食习惯,它们无意间喝入钩饵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一旦它们吞钩入口,鱼漂给出的鱼讯也非常漂亮和清晰,为钓手适时扬竿提供了极大便利。再由于钩饵入口后,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住鱼的逃窜方向和角度,遛鱼、抄鱼十分自如,也大大减少了意外脱鱼现象的出现。有了这样较高的中鱼率,极大地减少了窝点内跑鱼而带来的影响,对于持续地获鱼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编后:手竿钓鲢鳙是浮钓好,还是底钓好,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哪种钓法更科学,本栏目发表两篇视觉不同的文章,希望读者结合自己切身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鲢鳙不好钓,那是你的方法不对,钓鱼高手教你走杆鲢鳙钓法
饵料要松散有鱼进窝就多捏几下如果白莲多想钓花鲢就底掉没有白莲可以办水浮钓我20公分都上过10几斤的大鱼·

文章TAG:钓链鳙用什么漂什么  怎么  收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