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钓鱼中对浮漂什么是调饨调灵各有什么特点

浮漂调顿调灵多用于应对各种鱼情.像调顿也就是调高目,浮漂的剩余浮力大,多用于主攻吃口大的生口大鱼,钓快鱼.而调灵就是调低目,让双钩饵踏踏实实的落在底上,子线弯曲,让鱼就饵感觉不到浮漂的牵动力,更容易入嘴,多用于钓轻口鱼,滑口鱼.参考资料http://www.52fupiao.com/822.html

钓鱼中对浮漂什么是调饨调灵各有什么特点

2,用七星漂如何调灵顿

看到这个星漂调灵调钝的问题,我就知道你是先学会了台钓,又开始想学星漂的。我发现现在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带着台钓调漂的思维去调七星漂,弄来弄去也弄个不明白。告诉你们一个最简单实用的调法,单钩通线,铅坠与钩距离2~7公分(视垂钓鱼的大小适应调节,一般取4,5公分)。把所有星漂拉近铅坠,半水调节星漂平水,就是最上一颗星漂刚好没入水面而不沉。然后往钩上挂一小饵,整个星漂线组缓慢下沉至钩触底坠悬空。这样调漂就完成了。实际作钓时,只要下钩水面浮一颗漂就是到底了。水面浮一颗漂时是悬坠钩触底,为最灵敏状态,浮两颗漂是坠触底钩躺底,由于脑线短,仍是很灵敏的状态。浮三颗以上基本是钩坠都躺底,为钓钝状态。所以这样调平水后,作钓时可以灵活调节把握灵钝。朝天钩的调法原理是一样的,由于朝天钩坠子重量固定,我们可以先多穿几颗星漂的办法来调试,后再适当取掉星漂颗粒至星漂平水或缓慢下沉就可以了。至于那些一定要用铅皮座8字环双钩长子线去调配七星漂的,我想说当你按照台钓调漂方式调好了星漂后,你有没有考虑到星漂颗粒间距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多窝走钓该怎么钓?告诉你们,你们这样是无法掌握七星漂的精髓,玩不好七星漂的。悬坠台钓确实先进,但七星漂是传统经典,经典不容亵改。

用七星漂如何调灵顿

3,夜钓使用的夜光漂是调灵还是钝

这个问题在那些对台钓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人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给你的回答多半都是调平水钓1目属于钓钝,因为在他们看来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才属于钓灵。但是严格来说调平水钓1目的灵钝是无法严格划分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去在乎你的调钓是灵还是钝。灵和钝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很多人认为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钝,所以调高钓低让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就是钓灵。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调目如果太高,钓目如果太低,子线会绷直,同时浮漂的剩余浮力会很大,剩余浮力越大灵敏度其实会越低。因为鱼咬钩吞饵是要将浮漂向下拉动,但是剩余浮力会向上牵引浮漂,这两个力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剩余浮力会让浮漂向下走的幅度变小,反映到浮漂上就是鱼咬钩的信号不明显,不清晰,所以剩余浮力太大其实并不灵敏。另外,由于剩余浮力向上的牵引,还会导致鱼吞钩不深,很容易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相反,调低钓高也不灵敏,因为子线弯曲幅度太大。所以剩余浮力和子线的弯曲程度之间存在一个矛盾关系,二者是此消彼长的。调钓其实就是在这个矛盾中间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点,这便是最适合当前鱼情的调钓方式。灵和钝不重要,重要的是调整方向与方法很多钓鱼高手其实已经完全抛弃了灵和钝的概念,灵和钝对于钓鱼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重要的是遇到问题之后如何调整和改变你的钓法。例如:频繁脱钩跑鱼,这时就需要增加钓目,让子线弯曲程度增大,同时减小剩余浮力。如果浮漂信号不清晰,总感觉有鱼咬钩但是浮漂没有明显的下顿或黑漂,这时就需要降低钓目,让子线的弯曲程度减小,同时还要加铅减少调目,让调目稍稍大于钓目一点点,例如调4钓2,调3钓1,调3钓2,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子线弯曲程度不会太大,同时也保证了剩余浮力不会太大,是最能够体现出浮漂信号的调钓方法。所以,调整的方向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钓鱼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你却采用了相反的调整方法,例如应该增加钓目的时候你却减少钓目,或者是应该减少调目的时候你却增加调目,出现这种南辕北辙的现象,那就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总结灵和钝真的没那么重要,你调平水钓1目也好,钓3目也好,也许钓鲫鱼浮漂信号不明显,你可以认为钓得太钝,但是钓鲤鱼信号就会非常清晰,这究竟是灵还是钝呢?所以,不要在乎所谓的灵或钝,能让浮漂信号清晰,并且顺利的把鱼钓上来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问题在那些对台钓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人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给你的回答多半都是调平水钓1目属于钓钝,因为在他们看来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才属于钓灵。但是严格来说调平水钓1目的灵钝是无法严格划分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去在乎你的调钓是灵还是钝。灵和钝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很多人认为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钝,所以调高钓低让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就是钓灵。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调目如果太高,钓目如果太低,子线会绷直,同时浮漂的剩余浮力会很大,剩余浮力越大灵敏度其实会越低。因为鱼咬钩吞饵是要将浮漂向下拉动,但是剩余浮力会向上牵引浮漂,这两个力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剩余浮力会让浮漂向下走的幅度变小,反映到浮漂上就是鱼咬钩的信号不明显,不清晰,所以剩余浮力太大其实并不灵敏。另外,由于剩余浮力向上的牵引,还会导致鱼吞钩不深,很容易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相反,调低钓高也不灵敏,因为子线弯曲幅度太大。所以剩余浮力和子线的弯曲程度之间存在一个矛盾关系,二者是此消彼长的。调钓其实就是在这个矛盾中间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点,这便是最适合当前鱼情的调钓方式。灵和钝不重要,重要的是调整方向与方法很多钓鱼高手其实已经完全抛弃了灵和钝的概念,灵和钝对于钓鱼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重要的是遇到问题之后如何调整和改变你的钓法。例如:频繁脱钩跑鱼,这时就需要增加钓目,让子线弯曲程度增大,同时减小剩余浮力。如果浮漂信号不清晰,总感觉有鱼咬钩但是浮漂没有明显的下顿或黑漂,这时就需要降低钓目,让子线的弯曲程度减小,同时还要加铅减少调目,让调目稍稍大于钓目一点点,例如调4钓2,调3钓1,调3钓2,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子线弯曲程度不会太大,同时也保证了剩余浮力不会太大,是最能够体现出浮漂信号的调钓方法。所以,调整的方向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钓鱼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你却采用了相反的调整方法,例如应该增加钓目的时候你却减少钓目,或者是应该减少调目的时候你却增加调目,出现这种南辕北辙的现象,那就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总结灵和钝真的没那么重要,你调平水钓1目也好,钓3目也好,也许钓鲫鱼浮漂信号不明显,你可以认为钓得太钝,但是钓鲤鱼信号就会非常清晰,这究竟是灵还是钝呢?所以,不要在乎所谓的灵或钝,能让浮漂信号清晰,并且顺利的把鱼钓上来才是最重要的。先回答您的问题:调一钓一比调平水钓二灵。调目是指不带饵半水调漂,钓目是指带饵垂钓显示目数。灵与钝实际上是双钩到底时的状态,子线与漂拉得越直越灵。那么调一就是半水不带饵显示一目,钓一就是挂双饵目数显示一目,双钩到底的状态是一钩子线弯曲,一钩饵料躺底;而调平水钓二目,双钩到底的状态都是子线弯曲的,所以从这个状态上讲调一钓一比调平水钓二灵。但是实际垂钓中,饵料的比重不一样会有较大影响,比如用拉饵这两种调钓方式差异其实不大,因为拉饵在水中的状态较轻,鱼吃食时都是吸进去,显示在浮漂上的动作都差不多。另外也跟浮漂的浮力大小有关,例如饵料不够重一目,调一钓一时状态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浮漂调钓的灵钝涉及到很多方面,浮漂、饵重、钩大小、主线子线搭配等等,不同的搭配灵顿也会不一样,建议可以买个调漂桶,自己测测就明白了。以上个人经验,供您参考。
这个问题在那些对台钓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人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给你的回答多半都是调平水钓1目属于钓钝,因为在他们看来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才属于钓灵。但是严格来说调平水钓1目的灵钝是无法严格划分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必要去在乎你的调钓是灵还是钝。灵和钝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很多人认为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钝,所以调高钓低让一饵悬浮一饵轻触底就是钓灵。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调目如果太高,钓目如果太低,子线会绷直,同时浮漂的剩余浮力会很大,剩余浮力越大灵敏度其实会越低。因为鱼咬钩吞饵是要将浮漂向下拉动,但是剩余浮力会向上牵引浮漂,这两个力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剩余浮力会让浮漂向下走的幅度变小,反映到浮漂上就是鱼咬钩的信号不明显,不清晰,所以剩余浮力太大其实并不灵敏。另外,由于剩余浮力向上的牵引,还会导致鱼吞钩不深,很容易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相反,调低钓高也不灵敏,因为子线弯曲幅度太大。所以剩余浮力和子线的弯曲程度之间存在一个矛盾关系,二者是此消彼长的。调钓其实就是在这个矛盾中间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点,这便是最适合当前鱼情的调钓方式。灵和钝不重要,重要的是调整方向与方法很多钓鱼高手其实已经完全抛弃了灵和钝的概念,灵和钝对于钓鱼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重要的是遇到问题之后如何调整和改变你的钓法。例如:频繁脱钩跑鱼,这时就需要增加钓目,让子线弯曲程度增大,同时减小剩余浮力。如果浮漂信号不清晰,总感觉有鱼咬钩但是浮漂没有明显的下顿或黑漂,这时就需要降低钓目,让子线的弯曲程度减小,同时还要加铅减少调目,让调目稍稍大于钓目一点点,例如调4钓2,调3钓1,调3钓2,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子线弯曲程度不会太大,同时也保证了剩余浮力不会太大,是最能够体现出浮漂信号的调钓方法。所以,调整的方向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钓鱼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你却采用了相反的调整方法,例如应该增加钓目的时候你却减少钓目,或者是应该减少调目的时候你却增加调目,出现这种南辕北辙的现象,那就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总结灵和钝真的没那么重要,你调平水钓1目也好,钓3目也好,也许钓鲫鱼浮漂信号不明显,你可以认为钓得太钝,但是钓鲤鱼信号就会非常清晰,这究竟是灵还是钝呢?所以,不要在乎所谓的灵或钝,能让浮漂信号清晰,并且顺利的把鱼钓上来才是最重要的。先回答您的问题:调一钓一比调平水钓二灵。调目是指不带饵半水调漂,钓目是指带饵垂钓显示目数。灵与钝实际上是双钩到底时的状态,子线与漂拉得越直越灵。那么调一就是半水不带饵显示一目,钓一就是挂双饵目数显示一目,双钩到底的状态是一钩子线弯曲,一钩饵料躺底;而调平水钓二目,双钩到底的状态都是子线弯曲的,所以从这个状态上讲调一钓一比调平水钓二灵。但是实际垂钓中,饵料的比重不一样会有较大影响,比如用拉饵这两种调钓方式差异其实不大,因为拉饵在水中的状态较轻,鱼吃食时都是吸进去,显示在浮漂上的动作都差不多。另外也跟浮漂的浮力大小有关,例如饵料不够重一目,调一钓一时状态是一钩触底一钩躺底。浮漂调钓的灵钝涉及到很多方面,浮漂、饵重、钩大小、主线子线搭配等等,不同的搭配灵顿也会不一样,建议可以买个调漂桶,自己测测就明白了。以上个人经验,供您参考。夜钓夜光漂调灵还是钝这个是关于浮漂调钓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钓友疑惑的问题。就漂的调和钓来讲,根据十年钓鱼经验,就广泛鱼情钓搓饵来讲,调漂都建议调灵,比如7目漂,调2--4目,15目漂调5--7目,17目漂调7--9目,原则讲是调目小于等于总漂目数除以2就可以了。拉饵小漂可以参考上述调目,吃铅较大者调目减半。夜钓夜光漂也一样,但是夜光漂因为发光光纤等原因,不能将票尾做太长,太长太软自重增加也会影响整个浮漂的灵敏度。一般夜光漂的目数在9目以内,调的话建议调3-4目,钓目根据鱼种个体而定,常规钓2-3目。如果是精细作钓的话,我们还要考虑钓组吃水的因素,注意,我讲的是钓组吃水,而不仅仅是浮漂的吃水,目前技术来讲一般的浮漂几乎都攻克了浮漂吃水的问题,但是任何物体、材质都摆脱不了吸水,而我们整个钓组在水中(鱼线,铅皮,铅皮座,八字环,鱼钩浸泡在水中都有吸水的过程)顺便建议,我们新浮漂或者是久未使用浮漂,起初调目建议比建议调目大1--3目,吃铅越大的浮漂初始调目增加数越少,比如我们的15目漂,新漂预计调7目起初调目可以考虑调7--9目,等垂钓半小时后下来浮漂再观察目数的变化,这个时候的调目就基本稳定了。至于钓多少目,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可讲,我的拙见是,一般情况钓目小于调目,比如调7钓三四,然后出现顿口提竿能中就可以,如果老是见顿口打不到,那就增加钓目(漂往竿梢方向拉);不见动作提竿也能经常中鱼,就说明钓钝了,适当减少钓目(漂往铅皮方向拉)。希望可以帮到您。关注我们长期更新有关钓鱼的知识及有趣的钓鱼视频....

夜钓使用的夜光漂是调灵还是钝

4,在台钓中什么叫调灵钓钝

“调零钓钝”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调漂时,将铅坠稍微加重一点,使空钩状态下的漂尖正好与水面平其,或漂尖略低于水面不在下沉;钓时双钩挂饵,使漂尖露出水面1--2目。此时,如果水下有鱼吞钩,传出的信号是:开始时浮漂上下抖动,,接着较明显的沉入水中。这种状况,同鲤鱼吃饵时的“黑漂”有点相似,因此非常便于看漂,即使上了岁数的人也易于掌握。它不同于“归零法”,也不同于“调4钓2”,主要是“钓钝”,垂钓者只要在浮漂下沉时及时提杆就会有鱼。 “调零钓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台钓”脑线比较长,如果将铅坠稍微加重一点,则钩饵着底后带动一部分脑线同时着底;而鲫鱼吃食的特点是吞钩后抬头上游,,此时脑线在水下形成一个弧状,由于水的阻力作用,鱼越是向上游动,浮漂便愈加明显的出现下沉的现象。 当然,“调零钓钝”只是为了适应部分钓鱼群体看漂方便的一种办法,其灵敏度和上鱼速度显然低于标准的“台钓”调漂方式。但若将其用于平时的“休闲钓”或“自由钓”,不仅避免了“台钓”看漂的困难,而且同样十分有效,弄好了可以基本不空杆,一杆两鱼也是常有的事。 钓鲫法---调灵与钓钝 钓界多年争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一就是:何为调灵,何为调钝,这个问题搞不清楚, 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最后只能是“钓”进了八卦迷魂阵,最终被“调”趴下为止。 我对调灵、调钝的观战,是以浮力原理为理论依据,在对几十种浮漂进行了数百次的测试 ,并通过多年的垂钓初中检验,最终得出的。同某些书上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甚至是完 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初中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正确。一本台钓揭秘书中对何为调灵、 何为调钝是这样讲的:“调整浮漂超过四目,如调五目、六目等则调灵敏,调的目数越多 越灵敏。垂钓时,浮漂露水目数少于二目,说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则敏感度提高,称钓灵敏 ;如钓一目、钓半目时浮漂至露水少于四目,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迟钝。“以上观点 能看出作者认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数越多越灵,反之越钝。其理论依据是:调的目数少时 比目数多时“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会迟钝。”在分析灵、钝前,首先要明确浮漂的灵 与钝是以浮漂体现鱼讯时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来区分的:漂、饵同步同量位移(不计线长 的因素)为灵,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为钝。实际影响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三 个(在双饵离底的前提下):一是浮力和重力;二是水面张力;三是水对浮漂及线组在瞬 间移动时所形成的阻力。这如同汽车行驶中形成的风阻近似:同样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 阻力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前面讲过,无论是调四或调六,当它们立 在水中不动时,都是处在二力平衡之中,此时的铅坠在水中的重量均为零。六目的铅坠和 四目的铅坠,此时没有轻重之分。所以说,在等同条件下同一支浮漂四目不会比六目迟钝 。 另外,从六目加铅皮到四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对一支优秀的钓鲫浮漂来讲,可能不足 1克;从铅皮的体积来讲,厚不过0.2毫米,长宽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铅坠中,坠的体 积不会明显增大,水对坠移动时的阻力也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加。当调四目和调六目两支浮 漂,被同样的力抻动时,如果四目比六目细,四目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会比六目小。所以 我认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越少越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的一 种误解。单纯从调漂来讲,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漂,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 越少越灵敏;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号但体型不同的浮漂调的相同时,细身的灵敏,粗 身的迟钝;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型不同号的浮漂,调的相同时,号小的灵,号大的钝 。一支示标上下一样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漂,除了调成平水以外,调到任何目数, 灵、钝基本相同。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瞬间移动时,水对它的 阻力也相应增大,那么这种浮漂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但厂家生 产的钓鲫浮漂,一是出于迎合人的审美观,二是为了示标能在快速提竿时不被水的阻力折 断,一般都做成下粗上细。所以即使目长相同,体积也不同。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一 支调成六目,一支调成两目。如果它们目长相同,粗细不同(六目比两目粗),那六目的 体积肯定比两目大,入水后产生的浮力要比两目大,要克服这个浮力的重力相应要大。通 过测试证明,把一块能使两目浮漂下沉到一目的铅皮,加到六目浮漂上,它下沉到不到五 目。我们假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调成两目的那支浮漂,下顿的 速度和下顿量,肯定比调成六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另外鱼吸饵抻动浮漂,漂在下顿过 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还要克服水对它瞬间下顿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张 力对示标的挤压力。我们已了解,示标与水面接触的面积越大受到张力的影响就越大,而 六目比两目粗,所以受张力的影响就更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示标下粗上细的浮漂都是调的目数越多、越高(接 近水面的目数越)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数越粗)越灵敏,调成平 水最灵敏。

文章TAG:什么是调灵顿什么  灵顿  七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