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钓鲫鱼漂和铅坠怎样调找底

先不要带子线,浮漂向下拉,铅坠多加铅,加到铅坠可以把浮漂拉入水中.然后向上推浮漂,什么时候露出来了就说明找到底了,比如露出2目,那么铅坠到浮漂2目的距离就是水深了.

目录一览

2,钓鱼铅坠固定在什么地方

如果你是传统钓,就是一根主线直到鱼钩的钓法,这样的铅坠在离钩15公分就可以了。台钓有主线和子线,铅坠在主线的末端,铅坠下面就是8字环,八字环下面连接子线。如果是海竿串钩,铅坠在最末端,如果是炸弹钩,铅坠和炸弹钩环一块挂在主线的别针里边就行了。
用爆炸钩还要什么铅坠,直接拿饵把爆炸钩包住,然后打出去好了,钓鲢鱼的话用空心坠,要浮漂

3,野钓的调漂方法

不知你是台钓还是传统的提钓,因我是台钓,只能给你讲—下台钓调漂, 调标最好到野外湖泊调,调标筒内调出的标,不是很准,会有一目左右的误差,在湖中调标的基本方法,包好铅块,调整好水线,当入水后使标头与水面持平时,提出水面,将浮漂座向下拉下,注意你拉下的距离应是你的标长加上子线的距离(我说的调漂是带钩调。)然后慢慢剪铅皮,当标头露出你想调的目教时,调漂就结束了,垂钓一段时间后,再复一下标,如有不准,再调整一下,这样调出的漂,是绝对OK的。
就来一个简单的吧,如果是钓蚯蚓半水空钩调半目,挂蚯蚓钓两目,这时钩肯定到底
在家用水桶 等 把铅皮修好,铅皮的重量是用3号漂刚好露出2目, 到了钓点挂一重物找底,找底的时候漂顶刚刚露出一点点,然后摘下重物,铅坠就被漂拉起离底2目,然后挂上子线开钓。这样 子线在水底2目之外的长度是趟底, 能过滤小鱼崽的干扰,浮漂上浮提杆必中鸡鱼, 上鲤鱼也能出现 先上浮再黑漂的漂像。 如果想然铅坠触底,就换1号漂,钓2目 这样铅坠刚好触底,不用剪铅皮。在家修好3号漂使用的铅皮后,再原有铅皮的基础上再加上点铅皮, 然后换上6号大漂继续修剪到露出2目, 然后把这块后加上去的铅皮保存好, 到了钓点如果水深超过2米我就把这块铅皮加上去, 换6号漂钓。现在我每个杆的主线上的铅皮的重量=3号漂露出2目, 还有一块小的,把这块小的加上去铅皮的总重量就是6号漂漏2目。我这里野钓小鱼很多,大鱼小鱼都爱吃蚯蚓,如果用1号漂配小铅,铅坠下沉速度太慢,还容易被小鱼截杀, 所以现在野钓就用3号漂和6号漂,遇到特别浅的地方才用1号漂。到了钓点先挂一重物找底,然后把重物摘下挂上子线开钓。经过实钓测试效果不错,浮漂反应还行, 钓上来的鱼很少吞钩很深,基本上能钩到鱼唇。

4,河里钓鱼如何调鱼漂高手回答谢谢 河深2左右宽10米左右

钓鱼人的眼睛,钓者通过它的一举一动来感知水下鱼儿的情况,判定抬竿的时机。那么如何用好一支浮漂,让它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那就先要从调漂说起了。调好一支浮漂是非常重要的,对初学者来说,就更显得愈发重要。不懂调漂能钓好鱼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调整好浮漂就一定能钓好鱼么?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虽然不是说调整好浮漂就能钓好鱼,但它却是钓鱼的基础。若想钓好鱼还要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例如选位、竿组配搭、鱼饵等。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是怎样调漂的。 一、调漂前先找底。加重铅坠把带着双钩的主线抛向钓点,然后把浮漂向上移,一直移到与水面齐平为止,这证明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样就能了解到水底的的状态。如:水深、水底是否平整、有无有杂物等。 二、把浮漂向下移动20-30公分左右要大于漂长的距离,再把铅皮剪去一点,再抛向钓点,如果发现浮漂完全沉没在水中,继续剪铅皮。切忌着急,一定要一点一点剪,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般情况下我先调到四目,软尾漂二目或3目都可以,这就是调目。 三、接下来设定钓目了。首先把浮漂向上移上20公分左右 ,然后再上饵抛向钓点,压水线,不要急,如果浮漂沉没水中,这说明水线不够长,再把浮漂向上移动,每次10公分或者5公分左右。继续挂饵抛杆,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到原来的调目,之后,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上下移动浮漂微小的距离,一般一目或者半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垂钓的目数,这就是钓目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调标不能急,要慢慢来。也可以在家里或别的地方先把浮漂粗略调好,到了钓场之后,因为每个地方的水的密度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即可。 另外,浮标本身是吸水的,不同质量的浮漂差别在于吸水的速度不同。吸水后的浮漂会使调目产生变化,当然渔汛的显示也会不准。自己使用的浮漂一定要了解他的吸水特性,必要的时候每钓一段时间后再把浮标拉到半水校验一次。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果。 最后告诉大家调漂并不难,只是要自己多练习!了解手中的浮漂是最重要的!

5,怎样钓蓝刀鱼

蓝刀鱼俗称白条。虽然容易钓,但是方法得当与否关乎钓的多少。很多钓友或网友都是很肤浅地简单介绍钓白条的方法,一看就不够专业。钓竿,4.5碳素竿,越轻越好。3.6有点短。线组,主线1.0-0.8,子线0.8-0.6,不要太细的子线,越细越容易绕线。鱼漂,最好用七星漂,自制的最好,用电视天线里的白色芯,每个1厘米长,共5个够了,用普通力量的太空豆分隔,浮漂上用两粒,浮漂下面也是两粒,5粒漂只保留一个在水面。七星漂比鲫鱼1号漂灵敏多了,只要发现水面那个漂一没入水中,马上抖腕,十有九中。用立漂个人实践感觉反应比七星漂慢,空钩率比七星漂高得多。不需要铅坠或者要极小的坠。钩用2-3号袖钩,0.5-1.0钩虽然更适合钓蓝刀,但是摘鱼麻烦很多,个别体型稍大的蓝刀可能会直接吧小钩小饵直接吞到喉咙,常常导致摘钩时费事很多。钓饵用蓝鲫+速攻+面粉30%,面粉比较多,可以和得软和保留粘性。
蓝刀鱼俗称白条。虽然容易钓,但是方法得当与否关乎钓的多少。很多钓友或网友都是很肤浅地简单介绍钓白条的方法,一看就不够专业。 钓竿,4.5碳素竿,越轻越好。3.6有点短。线组,主线1.0-0.8,子线0.8-0.6,不要太细的子线,越细越容易绕线。鱼漂,最好用七星漂,自制的最好,用电视天线里的白色芯,每个1厘米长,共5个够了,用普通力量的太空豆分隔,浮漂上用两粒,浮漂下面也是两粒,5粒漂只保留一个在水面。七星漂比鲫鱼1号漂灵敏多了,只要发现水面那个漂一没入水中,马上抖腕,十有九中。用立漂个人实践感觉反应比七星漂慢,空钩率比七星漂高得多。不需要铅坠或者要极小的坠。钩用2-3号袖钩,0.5-1.0钩虽然更适合钓蓝刀,但是摘鱼麻烦很多,个别体型稍大的蓝刀可能会直接吧小钩小饵直接吞到喉咙,常常导致摘钩时费事很多。 钓饵用蓝鲫+速攻+面粉30%,面粉比较多,可以和得软和保留粘性。
蓝刀鱼也叫白条 我们东北应该就是叫青林子的鱼一般使用拉饵 常用藻60配拉丝粉即可 如果使用大红虫串单根也是不错的 这种鱼什么都吃感觉不挑食

6,钓鱼时如何将浮标调的更准确

位置 根据水深来定简单说两种 1——台钓 线组配置不说了说调标方法 :在任何水域垂钓 浮钓或钓半水除外 都要先找底 也就是实际水深首先挂大铅皮 铅皮重量大于鱼标的浮力 抛入钓点 鱼标高低调动 以露出水面2 3 4目为宜 这时鱼标于铅坠之间的距离便是实际水深 然后把鱼标往下走2——3个鱼标的长度 抛入钓点 鱼标会没入水中去铅皮 直至露出4目为止挂饵 鱼标没入水中 带饵往上调动鱼标 直至露出2目这是台钓 调4钓2 此时 双钩触底或单钩触底 极为灵敏 又称 幽灵钓法2——传统钓找实际水深鱼标往下走2——3个鱼标长度去铅皮 直至 鱼标露出1目 水平也可以把鱼标往上走 抛入原钓点 直至露出3 4目挂饵 抛入原钓点 可以垂钓了 上下浮动 1 2目正常 考虑水底也非绝对平此时 钓组 铅坠立底 灵敏度也可以 对付小杂鱼闹窝 很有效
建议去搜索李保安调漂视频,他的无钩调漂非常简单。比如调四钓二大概是:不带钩找底,浮漂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去铅,直至露出四目,上钩挂饵,调节浮漂至两目。实际调漂,看鱼情,浮漂等综合考虑,在决定调几钓几。现在我的票用的是调5钓2或者3,昨天在山东日照某鱼塘钓货16斤,鲤鱼10,其他鲫鱼,最大鲤鱼3斤多,用饵化4+化6+麝香米,拉饵效果更好。
在水深1米以上的水域,把浮标调了离鱼钩50厘米(也就是先调50厘米水深),挂上比浮标浮力重的铅皮抛到水里试着剪铅皮,一直剪到浮标露出水面半目,这时的铅皮重就是钓鱼时用的铅皮重。到了钓鱼的地方,在调好的铅皮上再裹上一些铅皮,裹到能把浮标压落到水底为止,然后把浮标调到露出水面一目为止(如要钓迟钝就调了露2—3目),最后把后裹上的铅皮拿掉就可以开始钓鱼了。位置 根据水深来定简单说两种 1——台钓 线组配置不说了说调标方法 :在任何水域垂钓 浮钓或钓半水除外 都要先找底 也就是实际水深首先挂大铅皮 铅皮重量大于鱼标的浮力 抛入钓点 鱼标高低调动 以露出水面2 3 4目为宜 这时鱼标于铅坠之间的距离便是实际水深 然后把鱼标往下走2——3个鱼标的长度 抛入钓点 鱼标会没入水中去铅皮 直至露出4目为止挂饵 鱼标没入水中 带饵往上调动鱼标 直至露出2目这是台钓 调4钓2 此时 双钩触底或单钩触底 极为灵敏 又称 幽灵钓法2——传统钓找实际水深鱼标往下走2——3个鱼标长度去铅皮 直至 鱼标露出1目 水平也可以把鱼标往上走 抛入原钓点 直至露出3 4目挂饵 抛入原钓点 可以垂钓了 上下浮动 1 2目正常 考虑水底也非绝对平此时 钓组 铅坠立底 灵敏度也可以 对付小杂鱼闹窝 很有效

7,钓鱼主线为什么装两个铅皮座怎么装怎么调怎么钓恳请师伯赐

钓鱼主线装两个铅皮座是因为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到鱼是否有上钩双铅钓法就是在主线上使用两个铅皮座,直白讲就是把钓跑铅的铅坠重量分散开来变成两部分一部分悬浮在水中另一部分躺底,其中悬浮在水中铅坠的重量等于浮漂的浮力,底部铅坠则类似于小跑铅,这种方法比起跑铅和大铅坠触底要灵敏许多。主线双铅钓法的钓组制作相对简单一些,只是在我们平常使用的主线线组中,又加了两颗太空豆一个铅皮座,如下图所示:使用方法:主线双铅钓法在调漂时略为复杂一些!采用上铅带双钩半水调漂,这时下铅座处于无铅状态。调漂时根据浮漂吃铅量大小、钩重、目标鱼大小,调1目至多目。通常浮漂吃铅量小、钩重轻、钓大型鱼调目高一些,浮漂吃铅量大、钩重大、钓鲫鱼类小型鱼调目低一些。上铅带双钩半水调好目数后下铅皮座加铅,使双铅重量大于浮漂浮力。扩展资料:双铅钓法的优点非常适合野钓时大风、大浪、流水、走漂、水体特别深(悬坠钓法难以调漂时)或者水底特别凸凹不平时都可以使用双铅钓法。由于是双铅,重量大,钩饵下水迅速,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水中的杂鱼影响。由于上铅重力等于浮漂的浮力,根据水情我们只要调节下铅皮座重量就可以了。如果水流较大就可以适当的增加铅皮。
1、鱼漂到鱼汛能清楚表现在鱼漂上。铅皮座是为了防止铅皮伤线的一种保护装备。2、主线装两个铅皮座,铅皮为细长的,装两个铅皮座是增加铅皮宽度减少铅皮截面积减少下降水阻力。3、在主线安装顺序:1粒太空豆---1个管式铅皮座---1粒太空豆---1粒太空豆----1个管式铅皮座---1粒太空豆。4、调平水钓1-2目。5、有小鱼闹窝时,饵料-比重大,粘、雾化少,搓饵细长型(快速下降)味型以粮食本味为好。加稍多的长丝拉丝粉。6、钓组-细长身短脚短尾,吃铅要大浮漂下降快减少翻身快和下降时间。子线要适当变短,减少子线摆动时间。C、调漂-如果下层大鱼开口情况好动作大,可用跑铅或钓顿(比如调一钓三)加大铅量,开口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只有调灵了。7、钓技-抛杆满,深度压水线,铅和拉水线压力双重力使浮漂快速翻身下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饵抛离窝点左右一米远的地方,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线组的制作和基础动作要学竞技钓,线组的制作也是基本功,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在比赛中是很麻烦的。线组的制作我分2部分说,分别是主线制作和子线制作方法。主线的制作需要质量好的专用主线一盘,一般有颜色,标注着“へら道系”是日文名,表示钓鲫专用主线(国产钓线也这样标,很无奈)。1个橡胶漂座(根据预计使用的浮标选择大小)。1个8字环。6颗太空豆(按线经选择较紧的,直径不用太细,不用那种枣核型的)。1个塑料铅皮座。制作方法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2种,我一般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先在线头处作双节,然后连接竿稍(两种方法见下图) 放线到超过杆长10厘米截断。然后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漂座—3颗太空豆—铅皮座—1颗太空豆—绑8字环。推荐8字环绑法如下: 要注意打结和穿太空豆时线最好先蘸水,防止磨擦伤线。如果是为了钓浮,还应该在铅皮座上下各加一颗太空豆防止其移位(也可以换成市面上那种橡胶材料的铅皮座就不用太空豆了)。这样制作出来的是齐竿线,一般情况下最好用。 子线的制作也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子线强度和长短一致(换钩后不用再次调漂)。绑子线先根据目标鱼的特点准备合适的子线(标记有へらハリス那种)和钩子,以及几样小工具(用来确定子线长度的板子、打结用的小*子、定双钩距的尺子或者固定距离的挂钩物)。具体的绑制方法参见程老师的《名词解释》图片说明(抽出的线头按同样方法绑另一钩) 注意要绑的一样长应该做到截取的子线长度一样、绑钩时留的线尾一样长、绑钩的圈数一样、双钩距一样,多多练习就能绑出整齐美观的子线了。也能用绑钩器,要注意拉紧钩结和向上取钩时容易伤线,子线一旦受伤就作废重来,不要搓合哦。子线和8字环的连接可参照下图说说最基本的动作:抛竿,一般都是*“荡”出去的,风大的天气可以横向侧抛,要求是抛准(落点集中在直径30内)轻落。主要是手法问题,只能*多练习了。提示1点—饵坠的落点偏出后可以修正漂的落点,最后饵落底的位置一般是漂坠之间。扬竿,新手最容易“现眼”的环节,关键是防止动作粗猛,就是说扬竿动作分两步,先刺鱼—要短促有力,这个动作幅度不可大,做到钩不出水。然后感觉有没有中鱼?有多大?再决定是溜?是飞?还是起竿换饵。练习扬竿和抛竿动作要尽可能简练、幅度小,为比赛时节省体力、防止和邻位缠绕塑造好习惯。压水,有3个目的,一是通过压水使漂目回升后保持稳定(表面张力原因浮标下沉和回升到位后的目数是不一样的,如果调漂时压水后漂目也不稳定说明附表质量有问题)。二是防止风线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三是通过压水把浮标拉回一些,送竿后保证水线是上下垂直的。压水的动作是抛竿后待浮标立起,匀速将竿尖向水下压,使风线没入水中并拉回浮标,维持1-2秒后匀速将竿收回到正常位置,并略向前送一下。压水过程中浮标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回升到钓目,关键是动作要轻揉、匀速,防止饵脱落。调漂时可以大幅度压水或者反复压水。握竿的手法,竞技钓一般全程将竿握在手中,只有换线、抄鱼等情况下才放在竿架上。所以是比较累人的,常用的手势是长竿、战斗竿用手握竿把底端20厘米处,竿把抵在小臂下(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短竿、轻竿用手枪式,竿把抵在手心,手指自然握住,食指伸直压在竿把上部或侧部。上饵,先捏取适量饵料搓成圆柱状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尖分成2等份,一份留在拇指甲上。握竿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中部,上饵手将下钩压在饵料下端,向上稍拉入饵团同时用上饵手三指搓成需要的形状(如子线缠绕这时可用握竿手两指搓动,一般会分开),然后用握竿手无名指将双子线前后分开,上饵手用同样方法将拇指上另一份饵料搓在上钩。也有人先装上钩饵的,我觉得速度差不多,看个人习惯了(这段看不明白的话请您向周围的老手请教或者参看程宁的教学光碟)。摘钩,这里只就使用摘鱼钢针给个提示——上饵手抓子线中部(摘大鱼不可抓紧)把鱼提到鱼护口的钢针上,先向上拉使钩挂住钢针然后再向后下方压,这样可防止子线在钢针上磨擦受伤。2钩都中同一条鱼时可用钢针从双子线之间伸入,先摘鱼嘴的钩,往往挂身的钩会跟着脱开。还有就是上饵和摘鱼时都要注意竿不能指向侧方,和前面说的一样,为了防止比赛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平时要养成好习惯。 谈谈调漂。这个问题其实不好说,因为流派很多,都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里我只谈谈自己的认识,给出一个最稳妥的调钓方法,更好的技术等待您以后自己去探索、完善罢。调漂首先要认识浮标,我认为何蔚蓝老师提出的“浮标既是显示器又是控制器”的观点一语中的。浮标能显示线组的位移(注意是“整个线组”),给出可见的信号,更重要的是通过调节浮标的上下位置能改变线组在水中的状态,这才是我们调钓的根本依据。浮标把钩饵都悬离了水底时线组处在完全绷紧的状态,对受到的外力传导最快。反之当钩饵触底甚至躺底时线组松弛小的力就传不到浮标了。这是我们讲“灵、钝”的基础。说到底调漂就是使浮标能够准确及时地显示线组的受力情况,而浮标的调整应变就是改变线组松弛状态和钩饵在水中的位置,使其适合鱼就饵的习惯。这两者很多时候是矛盾的,就需要我们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段不理解可以略过)竞技钓是在台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最大特点就是“悬坠”(近年发展也包括“跑铅”等新技术,现阶段暂不考虑),我们调漂首先就是要把坠重减少到小等于浮标的浮力,使线组悬浮在水中,漂尾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数,这就是定“调目”。第二步通过移动浮标使钩饵位于我们希望的深度,线组处于既定的状态,这个状态要*我们通过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结合经验来判断。在调钓过程中,要注意几个环节:1、调目要找精确,修剪铅皮要从多到少,调小漂时往往最后甚至只能用在表面刮掉一些毛刺的方法来调整。我前文已经说过了,调漂要深压水,通过压水漂目才能稳定在同一位置,调目是后续调整的基础,不可马虎。定调目要根据钓法和战术来选择,基本的方法是定在漂尾的一半目数(比如7目尾定在4目,11目尾定在6目)。2、要称钩重和饵重,所以我推荐不挂钩调漂—空钩称重—挂单饵称重—找底—定钓目的程序。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但却是打好基本功的好办法,只有对钩重、饵重都心中有数,才能在后面的变化中有的放矢。3、找底要多验证几次,水底情况比较复杂,多试几次可以防止找过底或者没找到,而且在钓点底不平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4、定钓目的时候要注意两个盲区,一是双钩距较大时可能出现在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到两饵触底之间漂目没有变化,二是在双饵卧底到8字环触底之间漂目变化很小,处在这两个区间时可能您移动浮标后示目并没有发生。所以只能*经验来判断双饵的状态了。还有就是定钓目也要压水(不要压得太狠抖掉了饵)。说说调漂步骤首先组装好线组,不挂钩。把水线减到接近水深,但要确保不触底,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线重的影响。配一块大于漂浮力的铅皮,抛竿看看配重差多少,浮标下得越快说明铅皮超重的越大。接下来修剪铅皮,超重的多就多剪一点,越接近预定调目就越要少修剪,防止减多了过了调目。万一减过了,建议您还是换块铅皮重新开始吧,多练几次就掌握了。调好了目数后挂钩再抛竿,看看示目的变化,比如由4目变成了2目就说明单钩约重1目。然后再挂单饵(每颗钓饵大小要尽量均匀)看看示目变化,称出饵重。然后挂双饵上移浮标,反复多次直到露出水面的示目达到预定的目数(现阶段钓目定在和调目一样)。这是最基础的调漂方法(线组状态偏钝),以后再学习拉饵、轻饵、钓滑鱼、轻口等不同鱼情还要去学习更有针对性的调漂方法。 谈观漂也叫做读漂、摘口等等,就是分辨并抓住浮标反映出来的有效信号。难点1是抓住微小的动作,2是分辨真假信号。其实观漂和其他钓鱼技术一样,都不是独立单项,从前几章节就可以看出来,各项技术是环环相扣,互为基础的,在实际应用中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造成遗憾。所以谈观漂也要建立在对鱼情判断准确、钓具适宜和调钓合理的基础上。我们谈抓动作首先就要对使用的特性做到了如指掌,因为很多微小的动作仅仅是表现在与正常状态的细微差别上,如果不清楚浮标的特性、不知道正常动作是什么就无法分辨出这些信号了。第二就是要把调漂的功夫下好,动作不好看的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调校准确,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调校浮标的目的就是使线组状态适合鱼就饵的习惯,并且能够最有效的传导上水面形成可视信号。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空谈摘口就没有意义了。
真的不知道,见过一个四川老头那样钓的。他是单购,上边一个大铅皮,下边钩子附近一个小铅皮,至于调漂还真的没有见过。
线组的制作和基础动作要学竞技钓,线组的制作也是基本功,这个地方出了问题在比赛中是很麻烦的。线组的制作我分2部分说,分别是主线制作和子线制作方法。主线的制作需要质量好的专用主线一盘,一般有颜色,标注着“へら道系”是日文名,表示钓鲫专用主线(国产钓线也这样标,很无奈)。1个橡胶漂座(根据预计使用的浮标选择大小)。1个8字环。6颗太空豆(按线经选择较紧的,直径不用太细,不用那种枣核型的)。1个塑料铅皮座。制作方法有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2种,我一般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就是先在线头处作双节,然后连接竿稍(两种方法见下图) 放线到超过杆长10厘米截断。然后依次穿上2颗太空豆—漂座—3颗太空豆—铅皮座—1颗太空豆—绑8字环。推荐8字环绑法如下: 要注意打结和穿太空豆时线最好先蘸水,防止磨擦伤线。如果是为了钓浮,还应该在铅皮座上下各加一颗太空豆防止其移位(也可以换成市面上那种橡胶材料的铅皮座就不用太空豆了)。这样制作出来的是齐竿线,一般情况下最好用。 子线的制作也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子线强度和长短一致(换钩后不用再次调漂)。绑子线先根据目标鱼的特点准备合适的子线(标记有へらハリス那种)和钩子,以及几样小工具(用来确定子线长度的板子、打结用的小*子、定双钩距的尺子或者固定距离的挂钩物)。具体的绑制方法参见程老师的《名词解释》图片说明(抽出的线头按同样方法绑另一钩) 注意要绑的一样长应该做到截取的子线长度一样、绑钩时留的线尾一样长、绑钩的圈数一样、双钩距一样,多多练习就能绑出整齐美观的子线了。也能用绑钩器,要注意拉紧钩结和向上取钩时容易伤线,子线一旦受伤就作废重来,不要搓合哦。子线和8字环的连接可参照下图说说最基本的动作:抛竿,一般都是*“荡”出去的,风大的天气可以横向侧抛,要求是抛准(落点集中在直径30内)轻落。主要是手法问题,只能*多练习了。提示1点—饵坠的落点偏出后可以修正漂的落点,最后饵落底的位置一般是漂坠之间。扬竿,新手最容易“现眼”的环节,关键是防止动作粗猛,就是说扬竿动作分两步,先刺鱼—要短促有力,这个动作幅度不可大,做到钩不出水。然后感觉有没有中鱼?有多大?再决定是溜?是飞?还是起竿换饵。练习扬竿和抛竿动作要尽可能简练、幅度小,为比赛时节省体力、防止和邻位缠绕塑造好习惯。压水,有3个目的,一是通过压水使漂目回升后保持稳定(表面张力原因浮标下沉和回升到位后的目数是不一样的,如果调漂时压水后漂目也不稳定说明附表质量有问题)。二是防止风线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三是通过压水把浮标拉回一些,送竿后保证水线是上下垂直的。压水的动作是抛竿后待浮标立起,匀速将竿尖向水下压,使风线没入水中并拉回浮标,维持1-2秒后匀速将竿收回到正常位置,并略向前送一下。压水过程中浮标有可能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回升到钓目,关键是动作要轻揉、匀速,防止饵脱落。调漂时可以大幅度压水或者反复压水。握竿的手法,竞技钓一般全程将竿握在手中,只有换线、抄鱼等情况下才放在竿架上。所以是比较累人的,常用的手势是长竿、战斗竿用手握竿把底端20厘米处,竿把抵在小臂下(利用杠杆原理省力)。短竿、轻竿用手枪式,竿把抵在手心,手指自然握住,食指伸直压在竿把上部或侧部。上饵,先捏取适量饵料搓成圆柱状置于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尖分成2等份,一份留在拇指甲上。握竿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子线中部,上饵手将下钩压在饵料下端,向上稍拉入饵团同时用上饵手三指搓成需要的形状(如子线缠绕这时可用握竿手两指搓动,一般会分开),然后用握竿手无名指将双子线前后分开,上饵手用同样方法将拇指上另一份饵料搓在上钩。也有人先装上钩饵的,我觉得速度差不多,看个人习惯了(这段看不明白的话请您向周围的老手请教或者参看程宁的教学光碟)。摘钩,这里只就使用摘鱼钢针给个提示——上饵手抓子线中部(摘大鱼不可抓紧)把鱼提到鱼护口的钢针上,先向上拉使钩挂住钢针然后再向后下方压,这样可防止子线在钢针上磨擦受伤。

文章TAG:野钓铅坠调到什么位置野钓  调到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