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铁是是什么意思

高铁就是高速铁路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高铁是是什么意思

2,高铁站一主二副是什么意思

不管一个城市的高铁如何牛,最终还是得融入整个高铁路网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而一个高铁路网中,根本城市地位以及区位优势,又会进行定位和分工,做到主次分明、相辅相成。首先来看看一主。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湖北的一主除了武汉还能有谁呢?武汉未来将打造全国性高铁枢纽,真正实现九州通衢的大格局。为此武汉将构建一个“米”字形高铁枢纽,由京广高铁和沿江高铁两条国家级干线高铁一纵一横形成十字交叉,再加上兰福高铁(兰州至福州高铁)、青桂高铁(青岛至南宁,由武青高铁和武贵高铁+南贵高铁高铁组成)两斜,形成一个以国家干线高铁为主的米字形高铁枢纽。武汉的米字形高铁目前京广高铁已经通车,沿江高铁正在加紧推进中,兰福高铁正在建设中,而青桂高铁目前还在睡觉,所以武汉要想真正建成米字形高铁,从而通达九州也是任重道远!再来看看这其中的二辅。二辅就是湖北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和宜昌,未来将打造成区域性高铁枢纽城市。首先看看襄阳,未来的定位是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以及汉江流域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主要高铁有呼南高铁、郑万高铁、兰福高铁、合康高铁,形成一个米字形高铁枢纽;目前郑万高铁、兰福高铁正在修建中,呼南高铁有望明年开工,合康高铁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而宜昌,则是鄂湘渝三省交界处及长江中上游区域性高铁枢纽,规划建设的高铁有国家干线高铁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以及十宜高铁,这其中呼南高铁和沿江高铁将于今明两年开工建设,十宜高铁还是处于规划研究中。

高铁站一主二副是什么意思

3,高铁和城际铁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作为铁路工程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挺有意思,但是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老北京正阳门火车站)首先,以前的火车站都在各城市的市中心,大多数指的是普速火车站,并非高铁站,并且这些火车站并不是一开始就修在城市的市中心的,恰恰相反,过去的很多火车站修建之初,都在建国之前,甚至百余年前,那时候城市的规模还很小,火车站选址也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很近的边缘地带,那时候绝不可能直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建造火车站,成本太高,不值当。随着火车站的开通,产生了强烈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在火车站周围聚集,城市便围绕火车站开始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格局。简而言之,每一座城市,一般都是先修建火车站,进而再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国内每一座省会城市,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这位朋友只看到了现在的火车站修在了市中心,没意识到这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此类似,新建高铁站也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在城市中心修建,即使修建,也是对既有普速火车站的改造和升级,比如天津西站,就是在既有津浦铁路的天津西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天津站,也是改造的既有火车站;北京南站,改造的是既有的永定门火车站。无论是在城市中心新建高铁站,还是改造既有车站,都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拆迁和征地。干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拆迁和征地成本占了高铁总成本的很大比例,并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和引起拆迁户的上访问题。(老天津西站站房——德国楼)所以,很多城市修建高铁站,一般都是选择靠近城市边缘、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选址修建,这样拆迁量小,能省下很多钱,这就使得很多新建高铁站都放到了城市的新区之中。但是由于城市的配套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高铁建设速度,造成高铁车站开通很多年之后,城市交通配套还没跟上,使得乘客出行非常不方便,引发一定抱怨。(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发展十年之后,有关部门也看到了高铁站距离城市太远,造成很多不便,在2018年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指出:“我国高铁车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对高铁建设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还不深入,个别地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初期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发展模式较单一、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潜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风险。”(上海虹桥站)指导意见中提出高铁火车站的建设要求是:“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这就意味着,将来的高铁站选址要在拆迁量和靠近城市便利乘客之间做一个技术经济比较,既不能拆迁量太大,也不能距离城市太远,这就考验城市规划部门和铁路设计者的专业水平了。
作为铁路工程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挺有意思,但是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老北京正阳门火车站)首先,以前的火车站都在各城市的市中心,大多数指的是普速火车站,并非高铁站,并且这些火车站并不是一开始就修在城市的市中心的,恰恰相反,过去的很多火车站修建之初,都在建国之前,甚至百余年前,那时候城市的规模还很小,火车站选址也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很近的边缘地带,那时候绝不可能直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建造火车站,成本太高,不值当。随着火车站的开通,产生了强烈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在火车站周围聚集,城市便围绕火车站开始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格局。简而言之,每一座城市,一般都是先修建火车站,进而再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国内每一座省会城市,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这位朋友只看到了现在的火车站修在了市中心,没意识到这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此类似,新建高铁站也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在城市中心修建,即使修建,也是对既有普速火车站的改造和升级,比如天津西站,就是在既有津浦铁路的天津西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天津站,也是改造的既有火车站;北京南站,改造的是既有的永定门火车站。无论是在城市中心新建高铁站,还是改造既有车站,都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拆迁和征地。干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拆迁和征地成本占了高铁总成本的很大比例,并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和引起拆迁户的上访问题。(老天津西站站房——德国楼)所以,很多城市修建高铁站,一般都是选择靠近城市边缘、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选址修建,这样拆迁量小,能省下很多钱,这就使得很多新建高铁站都放到了城市的新区之中。但是由于城市的配套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高铁建设速度,造成高铁车站开通很多年之后,城市交通配套还没跟上,使得乘客出行非常不方便,引发一定抱怨。(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发展十年之后,有关部门也看到了高铁站距离城市太远,造成很多不便,在2018年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指出:“我国高铁车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对高铁建设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还不深入,个别地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初期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发展模式较单一、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潜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风险。”(上海虹桥站)指导意见中提出高铁火车站的建设要求是:“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这就意味着,将来的高铁站选址要在拆迁量和靠近城市便利乘客之间做一个技术经济比较,既不能拆迁量太大,也不能距离城市太远,这就考验城市规划部门和铁路设计者的专业水平了。河南商丘目前有四个已经启用的高铁站,即商丘站,商丘东站,永城北战,民权站。这四个站分布在郑徐高铁与商合杭高铁两条线上。
作为铁路工程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挺有意思,但是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老北京正阳门火车站)首先,以前的火车站都在各城市的市中心,大多数指的是普速火车站,并非高铁站,并且这些火车站并不是一开始就修在城市的市中心的,恰恰相反,过去的很多火车站修建之初,都在建国之前,甚至百余年前,那时候城市的规模还很小,火车站选址也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很近的边缘地带,那时候绝不可能直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建造火车站,成本太高,不值当。随着火车站的开通,产生了强烈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在火车站周围聚集,城市便围绕火车站开始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格局。简而言之,每一座城市,一般都是先修建火车站,进而再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国内每一座省会城市,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这位朋友只看到了现在的火车站修在了市中心,没意识到这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此类似,新建高铁站也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在城市中心修建,即使修建,也是对既有普速火车站的改造和升级,比如天津西站,就是在既有津浦铁路的天津西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天津站,也是改造的既有火车站;北京南站,改造的是既有的永定门火车站。无论是在城市中心新建高铁站,还是改造既有车站,都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拆迁和征地。干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拆迁和征地成本占了高铁总成本的很大比例,并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和引起拆迁户的上访问题。(老天津西站站房——德国楼)所以,很多城市修建高铁站,一般都是选择靠近城市边缘、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选址修建,这样拆迁量小,能省下很多钱,这就使得很多新建高铁站都放到了城市的新区之中。但是由于城市的配套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高铁建设速度,造成高铁车站开通很多年之后,城市交通配套还没跟上,使得乘客出行非常不方便,引发一定抱怨。(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发展十年之后,有关部门也看到了高铁站距离城市太远,造成很多不便,在2018年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指出:“我国高铁车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对高铁建设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还不深入,个别地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初期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发展模式较单一、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潜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风险。”(上海虹桥站)指导意见中提出高铁火车站的建设要求是:“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这就意味着,将来的高铁站选址要在拆迁量和靠近城市便利乘客之间做一个技术经济比较,既不能拆迁量太大,也不能距离城市太远,这就考验城市规划部门和铁路设计者的专业水平了。河南商丘目前有四个已经启用的高铁站,即商丘站,商丘东站,永城北战,民权站。这四个站分布在郑徐高铁与商合杭高铁两条线上。高铁站命名规律:华北多东站、华南多北站、东北多西站、西北多南站……?谢邀问答写在前面高铁站的命名好像存在这样一些规律:住在华北的人认为「东站西站」多、住在东北的认为「北站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认为「南站」多、住在华东的认为「南站」多、住在华南地区的认为「北站南站」多。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主观感觉,它与事实相符吗?知乎上的朋友Huangxiang Lin,统计了全国所有开通的G/D/C列车的车站,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规律,发现上述事实是成立的。原因并不复杂,高铁站的命名跟线路的走向以及当地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比如,南北向的高铁,肯定是「XX东/西站」偏多,但如果西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的东侧走,导致「XX东站」变多。反之亦然。高铁站命名规律的分析,看上去无聊,实则蕴含着丰富的铁路规划与地理知识。有时候,通过一个高铁站的名称,甚至可以对一座城市所处的地貌做出基本判断。高铁站中的XX东站、XX南站、XX西站、北站,到底哪个最多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统计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东南西北的名称比较均衡,但是不同地区却有明显的倾向性。统计一下全国所有开通了G/D/C列车的车站,可以发现:XX东站(63个)XX西站(43个)XX南站(60个)XX北站(67个)图表示意:分析:全国没有很绝对的倾向,只有东和北略多而已。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华南地区(粤桂琼贵) 北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8+西2+南8+北11东8:海口东站、广州东站、钦州东站、云浮东站、南宁东站、肇庆东站、东安东站、都匀东站、惠东站西2:钟山西站、英德西站南8:平南南站、梧州南站、三水南站、全州南站、永福南站、三江南站、广州南站、惠州南站北11:珠海北站、中山北站、防城港北站、广州北站、深圳北站、兴安北站、鹿寨北站、来宾北站、桂林北站、贵阳北站、龙里北站分析:受地形影响,华南铁路以横向居多,就算是倾斜的,也往往南北比东西的比例较低。当铁路横向经过一个城市附近的时候,被命名为「XX南」、「XX北」的几率非常之高。华南区域的「XX东」的爆发,应该是和选线的时候有关,所有的东站,都在斜线、南北线上。二、东北地区(黑吉辽) 西站、北站最多,东站南站很少统计结果:东2+西10+北8+南3东2:四平东站、营口东站 西10::哈尔滨西站、 德惠西站、长春西站、鞍山西站 海城西站、盖州西站 、瓦房店西站、昌图西站 开原西站、铁岭西站北8: 绥中北站 葫芦岛北站 盘锦北站 沈阳北站 抚顺北站 双城北站 扶余北站 大连北站南3:锦州南站 、九台南站、公主岭南站分析:倾向性非常明显!!!哈大线基本为了避开东侧山地而从城市群西侧走;由于本身沈阳到哈尔滨一线就是北偏东方向,所以导致了东北地区的高铁站很多在西侧和北侧。三、西北地区(陕甘宁青) 叫南站的最多,叫东站的没有统计结果:东0+西4+南10+北6西4:兰州西站、海东西站、张掖西站、大通西站南10:杨陵南站、宝鸡南站、民和南站、乐都南站、临泽南站、高台南站、酒泉南站、乌鲁木齐南站、 嘉峪关南站、柳园南站北9:华山北站、渭南北站、鄯善北站、吐鲁番北站、清水北站、西安北站分析:倾向性非常明显!!!兰新线基本是沿着南侧祁连山脉而从城市群南侧走。而陇海线在关中平原上沿着渭水前进,不受山脉影响。由于本身兰新一线就是北偏西方向,所以导致了西北地区的高铁站很多在西侧和南侧。至于北侧的几个站,除关中平原以外,是进入新疆之后沿着吐鲁番盆地北侧行走的结果。兰新线都是山脉的错!这一区域有一个另外的影响因素:戈壁滩,由于避开狂风的戈壁滩比避开山脉沿线要重要,所以兰新线大多沿着山脉走的。四、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蒙晋) 东站最多,南站最少统计结果:东23+西14+南8+北12分析: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分布很均匀。我们可以看到,山脉的存在对于「XX东西南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到了华北大平原之上,为了闪躲西侧的太行山脉导致京广线的车站基本都靠东修建,这样子直接拉高了「XX东」的比例。这里值得梗细致分析,南北向的线路基本都「XX东/西」偏多(京广京沪一水「XX东」,太石一「XX西」,胶济一水「XX北」)东西向的线则反之。五、两湖地区(鄂湘) 东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14+西8+南12+北9分析:到了两湖地区,山脉的分布就出现了变化,湖南境内「XX西」明显多于「XX东」;湖北的「XX东」明显多于「XX西」。这两个省份有必要的话,还是分开看最好。湖南境内南北向为了躲避东侧的罗霄山脉,尽可能的选线在城市西侧较为平缓的地方。而湖北境内,武汉都市圈铁路影响巨大,武汉西侧湖的密度大于东侧,为了避免频繁跨越大湖,武汉都市圈铁路「XX东」偏多。六、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 南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5+西3+南11+北9分析:没有大山的影响,这区域的南北之差,东西之差偏向性不明显。但是由于长江的作用,本区域经济区基本都是东西向分布,东西向的线路比南北向数量偏多,导致了「XX南/北」远多于「XX东/西」。七、南昌局地区(闽赣) 北站最多,东站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1+西1+南3+北6分析:福建省普通铁路不发达,很多城市只有高铁,基本上都是新站,「XX东/西/南/北」的数据量比较少。北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江西境内沪昆线这条东西方向线的作用。由于本区域山脉过于密集,铁路只能在山间钻来钻去。八、西南地区(巴蜀) 东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7+西1+南2+北5分析:「XX东」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西成客专造成的,南北向的西成客专,为了避免西侧的邛崃山脉的影响,选择在四川盆地西侧城市群的东边行走。总结:规律显而易见,有如下几条:1.南北向高铁「XX东/西站」偏多,如果西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东走,导致「XX东站」变多。反之亦然。2.东西向高铁「XX南/北站」偏多,如果南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北走,导致「XX北站」变多。反之亦然。3.沿海区域各三线城市由于没有普速铁路发展不好,基本只有高铁,对数据很难造成影响,大部分没有东西南北。4.西北地区由于山脉的一侧往往是戈壁滩,避开狂风狂沙的戈壁滩比避开山脉重要得多,所以选择贴着山脉走,成为上述规律之特例。所以,线路走向+山脉、河流影响=东、西、南、北的比例变化。所以,住在华北的人认为「XX东站」多,住在东北的认为「XX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认为「XX南」站多,都是正常的现象。地域差异是也,若以此推全国,才是不当的。[注:以上数据截止时间2015.2.4,不含港澳台地区高铁站】(文|知乎Huangxiang Lin)
作为铁路工程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挺有意思,但是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老北京正阳门火车站)首先,以前的火车站都在各城市的市中心,大多数指的是普速火车站,并非高铁站,并且这些火车站并不是一开始就修在城市的市中心的,恰恰相反,过去的很多火车站修建之初,都在建国之前,甚至百余年前,那时候城市的规模还很小,火车站选址也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很近的边缘地带,那时候绝不可能直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建造火车站,成本太高,不值当。随着火车站的开通,产生了强烈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在火车站周围聚集,城市便围绕火车站开始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格局。简而言之,每一座城市,一般都是先修建火车站,进而再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国内每一座省会城市,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这位朋友只看到了现在的火车站修在了市中心,没意识到这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此类似,新建高铁站也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在城市中心修建,即使修建,也是对既有普速火车站的改造和升级,比如天津西站,就是在既有津浦铁路的天津西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天津站,也是改造的既有火车站;北京南站,改造的是既有的永定门火车站。无论是在城市中心新建高铁站,还是改造既有车站,都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拆迁和征地。干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拆迁和征地成本占了高铁总成本的很大比例,并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和引起拆迁户的上访问题。(老天津西站站房——德国楼)所以,很多城市修建高铁站,一般都是选择靠近城市边缘、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选址修建,这样拆迁量小,能省下很多钱,这就使得很多新建高铁站都放到了城市的新区之中。但是由于城市的配套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高铁建设速度,造成高铁车站开通很多年之后,城市交通配套还没跟上,使得乘客出行非常不方便,引发一定抱怨。(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发展十年之后,有关部门也看到了高铁站距离城市太远,造成很多不便,在2018年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指出:“我国高铁车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对高铁建设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还不深入,个别地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初期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发展模式较单一、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潜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风险。”(上海虹桥站)指导意见中提出高铁火车站的建设要求是:“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这就意味着,将来的高铁站选址要在拆迁量和靠近城市便利乘客之间做一个技术经济比较,既不能拆迁量太大,也不能距离城市太远,这就考验城市规划部门和铁路设计者的专业水平了。河南商丘目前有四个已经启用的高铁站,即商丘站,商丘东站,永城北战,民权站。这四个站分布在郑徐高铁与商合杭高铁两条线上。高铁站命名规律:华北多东站、华南多北站、东北多西站、西北多南站……?谢邀问答写在前面高铁站的命名好像存在这样一些规律:住在华北的人认为「东站西站」多、住在东北的认为「北站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认为「南站」多、住在华东的认为「南站」多、住在华南地区的认为「北站南站」多。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主观感觉,它与事实相符吗?知乎上的朋友Huangxiang Lin,统计了全国所有开通的G/D/C列车的车站,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规律,发现上述事实是成立的。原因并不复杂,高铁站的命名跟线路的走向以及当地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比如,南北向的高铁,肯定是「XX东/西站」偏多,但如果西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的东侧走,导致「XX东站」变多。反之亦然。高铁站命名规律的分析,看上去无聊,实则蕴含着丰富的铁路规划与地理知识。有时候,通过一个高铁站的名称,甚至可以对一座城市所处的地貌做出基本判断。高铁站中的XX东站、XX南站、XX西站、北站,到底哪个最多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统计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东南西北的名称比较均衡,但是不同地区却有明显的倾向性。统计一下全国所有开通了G/D/C列车的车站,可以发现:XX东站(63个)XX西站(43个)XX南站(60个)XX北站(67个)图表示意:分析:全国没有很绝对的倾向,只有东和北略多而已。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华南地区(粤桂琼贵) 北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8+西2+南8+北11东8:海口东站、广州东站、钦州东站、云浮东站、南宁东站、肇庆东站、东安东站、都匀东站、惠东站西2:钟山西站、英德西站南8:平南南站、梧州南站、三水南站、全州南站、永福南站、三江南站、广州南站、惠州南站北11:珠海北站、中山北站、防城港北站、广州北站、深圳北站、兴安北站、鹿寨北站、来宾北站、桂林北站、贵阳北站、龙里北站分析:受地形影响,华南铁路以横向居多,就算是倾斜的,也往往南北比东西的比例较低。当铁路横向经过一个城市附近的时候,被命名为「XX南」、「XX北」的几率非常之高。华南区域的「XX东」的爆发,应该是和选线的时候有关,所有的东站,都在斜线、南北线上。二、东北地区(黑吉辽) 西站、北站最多,东站南站很少统计结果:东2+西10+北8+南3东2:四平东站、营口东站 西10::哈尔滨西站、 德惠西站、长春西站、鞍山西站 海城西站、盖州西站 、瓦房店西站、昌图西站 开原西站、铁岭西站北8: 绥中北站 葫芦岛北站 盘锦北站 沈阳北站 抚顺北站 双城北站 扶余北站 大连北站南3:锦州南站 、九台南站、公主岭南站分析:倾向性非常明显!!!哈大线基本为了避开东侧山地而从城市群西侧走;由于本身沈阳到哈尔滨一线就是北偏东方向,所以导致了东北地区的高铁站很多在西侧和北侧。三、西北地区(陕甘宁青) 叫南站的最多,叫东站的没有统计结果:东0+西4+南10+北6西4:兰州西站、海东西站、张掖西站、大通西站南10:杨陵南站、宝鸡南站、民和南站、乐都南站、临泽南站、高台南站、酒泉南站、乌鲁木齐南站、 嘉峪关南站、柳园南站北9:华山北站、渭南北站、鄯善北站、吐鲁番北站、清水北站、西安北站分析:倾向性非常明显!!!兰新线基本是沿着南侧祁连山脉而从城市群南侧走。而陇海线在关中平原上沿着渭水前进,不受山脉影响。由于本身兰新一线就是北偏西方向,所以导致了西北地区的高铁站很多在西侧和南侧。至于北侧的几个站,除关中平原以外,是进入新疆之后沿着吐鲁番盆地北侧行走的结果。兰新线都是山脉的错!这一区域有一个另外的影响因素:戈壁滩,由于避开狂风的戈壁滩比避开山脉沿线要重要,所以兰新线大多沿着山脉走的。四、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蒙晋) 东站最多,南站最少统计结果:东23+西14+南8+北12分析: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分布很均匀。我们可以看到,山脉的存在对于「XX东西南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到了华北大平原之上,为了闪躲西侧的太行山脉导致京广线的车站基本都靠东修建,这样子直接拉高了「XX东」的比例。这里值得梗细致分析,南北向的线路基本都「XX东/西」偏多(京广京沪一水「XX东」,太石一「XX西」,胶济一水「XX北」)东西向的线则反之。五、两湖地区(鄂湘) 东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14+西8+南12+北9分析:到了两湖地区,山脉的分布就出现了变化,湖南境内「XX西」明显多于「XX东」;湖北的「XX东」明显多于「XX西」。这两个省份有必要的话,还是分开看最好。湖南境内南北向为了躲避东侧的罗霄山脉,尽可能的选线在城市西侧较为平缓的地方。而湖北境内,武汉都市圈铁路影响巨大,武汉西侧湖的密度大于东侧,为了避免频繁跨越大湖,武汉都市圈铁路「XX东」偏多。六、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 南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5+西3+南11+北9分析:没有大山的影响,这区域的南北之差,东西之差偏向性不明显。但是由于长江的作用,本区域经济区基本都是东西向分布,东西向的线路比南北向数量偏多,导致了「XX南/北」远多于「XX东/西」。七、南昌局地区(闽赣) 北站最多,东站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1+西1+南3+北6分析:福建省普通铁路不发达,很多城市只有高铁,基本上都是新站,「XX东/西/南/北」的数据量比较少。北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江西境内沪昆线这条东西方向线的作用。由于本区域山脉过于密集,铁路只能在山间钻来钻去。八、西南地区(巴蜀) 东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7+西1+南2+北5分析:「XX东」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西成客专造成的,南北向的西成客专,为了避免西侧的邛崃山脉的影响,选择在四川盆地西侧城市群的东边行走。总结:规律显而易见,有如下几条:1.南北向高铁「XX东/西站」偏多,如果西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东走,导致「XX东站」变多。反之亦然。2.东西向高铁「XX南/北站」偏多,如果南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北走,导致「XX北站」变多。反之亦然。3.沿海区域各三线城市由于没有普速铁路发展不好,基本只有高铁,对数据很难造成影响,大部分没有东西南北。4.西北地区由于山脉的一侧往往是戈壁滩,避开狂风狂沙的戈壁滩比避开山脉重要得多,所以选择贴着山脉走,成为上述规律之特例。所以,线路走向+山脉、河流影响=东、西、南、北的比例变化。所以,住在华北的人认为「XX东站」多,住在东北的认为「XX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认为「XX南」站多,都是正常的现象。地域差异是也,若以此推全国,才是不当的。[注:以上数据截止时间2015.2.4,不含港澳台地区高铁站】(文|知乎Huangxiang Lin)县级建高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考虑。经济方面,高铁的建立使城市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不论城市大小,要想发展经济,便捷的交通是必不可少的,要致富,先修路嘛,交通的便捷可以吸引资源和资金,同样人们出行便利,也会带来更多的流动人口,又能集聚各类产能、商贸和物流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治方面,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对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空间组织模式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铁新城既能分流老城区的人口,也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我们可以发现,新建的高铁站基本都是在城市郊区,一个是郊区地价相对便宜,住户少,易拆迁和占地,另一个就是扩大城市化,吸引资源建立新城区,这样既可以带动经济,又可以有效合理的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所以新建高铁站一般都会选择建在郊区。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为铁路工程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位朋友问的问题挺有意思,但是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咱们一起分析一下。(老北京正阳门火车站)首先,以前的火车站都在各城市的市中心,大多数指的是普速火车站,并非高铁站,并且这些火车站并不是一开始就修在城市的市中心的,恰恰相反,过去的很多火车站修建之初,都在建国之前,甚至百余年前,那时候城市的规模还很小,火车站选址也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很近的边缘地带,那时候绝不可能直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建造火车站,成本太高,不值当。随着火车站的开通,产生了强烈的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在火车站周围聚集,城市便围绕火车站开始发展,最终演变成如今的格局。简而言之,每一座城市,一般都是先修建火车站,进而再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国内每一座省会城市,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这位朋友只看到了现在的火车站修在了市中心,没意识到这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发展的结果。与此类似,新建高铁站也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在城市中心修建,即使修建,也是对既有普速火车站的改造和升级,比如天津西站,就是在既有津浦铁路的天津西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天津站,也是改造的既有火车站;北京南站,改造的是既有的永定门火车站。无论是在城市中心新建高铁站,还是改造既有车站,都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拆迁和征地。干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拆迁和征地成本占了高铁总成本的很大比例,并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和引起拆迁户的上访问题。(老天津西站站房——德国楼)所以,很多城市修建高铁站,一般都是选择靠近城市边缘、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选址修建,这样拆迁量小,能省下很多钱,这就使得很多新建高铁站都放到了城市的新区之中。但是由于城市的配套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高铁建设速度,造成高铁车站开通很多年之后,城市交通配套还没跟上,使得乘客出行非常不方便,引发一定抱怨。(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发展十年之后,有关部门也看到了高铁站距离城市太远,造成很多不便,在2018年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指出:“我国高铁车站周边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对高铁建设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还不深入,个别地方高铁车站周边开发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初期规模过大、功能定位偏高、发展模式较单一、综合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人口和产业吸引力不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潜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风险。”(上海虹桥站)指导意见中提出高铁火车站的建设要求是:“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高铁车站建设要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切忌贪大求洋、追求奢华。”这就意味着,将来的高铁站选址要在拆迁量和靠近城市便利乘客之间做一个技术经济比较,既不能拆迁量太大,也不能距离城市太远,这就考验城市规划部门和铁路设计者的专业水平了。河南商丘目前有四个已经启用的高铁站,即商丘站,商丘东站,永城北战,民权站。这四个站分布在郑徐高铁与商合杭高铁两条线上。高铁站命名规律:华北多东站、华南多北站、东北多西站、西北多南站……?谢邀问答写在前面高铁站的命名好像存在这样一些规律:住在华北的人认为「东站西站」多、住在东北的认为「北站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认为「南站」多、住在华东的认为「南站」多、住在华南地区的认为「北站南站」多。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主观感觉,它与事实相符吗?知乎上的朋友Huangxiang Lin,统计了全国所有开通的G/D/C列车的车站,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规律,发现上述事实是成立的。原因并不复杂,高铁站的命名跟线路的走向以及当地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比如,南北向的高铁,肯定是「XX东/西站」偏多,但如果西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的东侧走,导致「XX东站」变多。反之亦然。高铁站命名规律的分析,看上去无聊,实则蕴含着丰富的铁路规划与地理知识。有时候,通过一个高铁站的名称,甚至可以对一座城市所处的地貌做出基本判断。高铁站中的XX东站、XX南站、XX西站、北站,到底哪个最多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统计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东南西北的名称比较均衡,但是不同地区却有明显的倾向性。统计一下全国所有开通了G/D/C列车的车站,可以发现:XX东站(63个)XX西站(43个)XX南站(60个)XX北站(67个)图表示意:分析:全国没有很绝对的倾向,只有东和北略多而已。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华南地区(粤桂琼贵) 北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8+西2+南8+北11东8:海口东站、广州东站、钦州东站、云浮东站、南宁东站、肇庆东站、东安东站、都匀东站、惠东站西2:钟山西站、英德西站南8:平南南站、梧州南站、三水南站、全州南站、永福南站、三江南站、广州南站、惠州南站北11:珠海北站、中山北站、防城港北站、广州北站、深圳北站、兴安北站、鹿寨北站、来宾北站、桂林北站、贵阳北站、龙里北站分析:受地形影响,华南铁路以横向居多,就算是倾斜的,也往往南北比东西的比例较低。当铁路横向经过一个城市附近的时候,被命名为「XX南」、「XX北」的几率非常之高。华南区域的「XX东」的爆发,应该是和选线的时候有关,所有的东站,都在斜线、南北线上。二、东北地区(黑吉辽) 西站、北站最多,东站南站很少统计结果:东2+西10+北8+南3东2:四平东站、营口东站 西10::哈尔滨西站、 德惠西站、长春西站、鞍山西站 海城西站、盖州西站 、瓦房店西站、昌图西站 开原西站、铁岭西站北8: 绥中北站 葫芦岛北站 盘锦北站 沈阳北站 抚顺北站 双城北站 扶余北站 大连北站南3:锦州南站 、九台南站、公主岭南站分析:倾向性非常明显!!!哈大线基本为了避开东侧山地而从城市群西侧走;由于本身沈阳到哈尔滨一线就是北偏东方向,所以导致了东北地区的高铁站很多在西侧和北侧。三、西北地区(陕甘宁青) 叫南站的最多,叫东站的没有统计结果:东0+西4+南10+北6西4:兰州西站、海东西站、张掖西站、大通西站南10:杨陵南站、宝鸡南站、民和南站、乐都南站、临泽南站、高台南站、酒泉南站、乌鲁木齐南站、 嘉峪关南站、柳园南站北9:华山北站、渭南北站、鄯善北站、吐鲁番北站、清水北站、西安北站分析:倾向性非常明显!!!兰新线基本是沿着南侧祁连山脉而从城市群南侧走。而陇海线在关中平原上沿着渭水前进,不受山脉影响。由于本身兰新一线就是北偏西方向,所以导致了西北地区的高铁站很多在西侧和南侧。至于北侧的几个站,除关中平原以外,是进入新疆之后沿着吐鲁番盆地北侧行走的结果。兰新线都是山脉的错!这一区域有一个另外的影响因素:戈壁滩,由于避开狂风的戈壁滩比避开山脉沿线要重要,所以兰新线大多沿着山脉走的。四、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蒙晋) 东站最多,南站最少统计结果:东23+西14+南8+北12分析: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分布很均匀。我们可以看到,山脉的存在对于「XX东西南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到了华北大平原之上,为了闪躲西侧的太行山脉导致京广线的车站基本都靠东修建,这样子直接拉高了「XX东」的比例。这里值得梗细致分析,南北向的线路基本都「XX东/西」偏多(京广京沪一水「XX东」,太石一「XX西」,胶济一水「XX北」)东西向的线则反之。五、两湖地区(鄂湘) 东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14+西8+南12+北9分析:到了两湖地区,山脉的分布就出现了变化,湖南境内「XX西」明显多于「XX东」;湖北的「XX东」明显多于「XX西」。这两个省份有必要的话,还是分开看最好。湖南境内南北向为了躲避东侧的罗霄山脉,尽可能的选线在城市西侧较为平缓的地方。而湖北境内,武汉都市圈铁路影响巨大,武汉西侧湖的密度大于东侧,为了避免频繁跨越大湖,武汉都市圈铁路「XX东」偏多。六、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 南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5+西3+南11+北9分析:没有大山的影响,这区域的南北之差,东西之差偏向性不明显。但是由于长江的作用,本区域经济区基本都是东西向分布,东西向的线路比南北向数量偏多,导致了「XX南/北」远多于「XX东/西」。七、南昌局地区(闽赣) 北站最多,东站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1+西1+南3+北6分析:福建省普通铁路不发达,很多城市只有高铁,基本上都是新站,「XX东/西/南/北」的数据量比较少。北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江西境内沪昆线这条东西方向线的作用。由于本区域山脉过于密集,铁路只能在山间钻来钻去。八、西南地区(巴蜀) 东站最多,西站最少统计结果:东7+西1+南2+北5分析:「XX东」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西成客专造成的,南北向的西成客专,为了避免西侧的邛崃山脉的影响,选择在四川盆地西侧城市群的东边行走。总结:规律显而易见,有如下几条:1.南北向高铁「XX东/西站」偏多,如果西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东走,导致「XX东站」变多。反之亦然。2.东西向高铁「XX南/北站」偏多,如果南侧有山脉、大湖,则常常选择靠城市带北走,导致「XX北站」变多。反之亦然。3.沿海区域各三线城市由于没有普速铁路发展不好,基本只有高铁,对数据很难造成影响,大部分没有东西南北。4.西北地区由于山脉的一侧往往是戈壁滩,避开狂风狂沙的戈壁滩比避开山脉重要得多,所以选择贴着山脉走,成为上述规律之特例。所以,线路走向+山脉、河流影响=东、西、南、北的比例变化。所以,住在华北的人认为「XX东站」多,住在东北的认为「XX西」站多,住在西北的认为「XX南」站多,都是正常的现象。地域差异是也,若以此推全国,才是不当的。[注:以上数据截止时间2015.2.4,不含港澳台地区高铁站】(文|知乎Huangxiang Lin)县级建高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考虑。经济方面,高铁的建立使城市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不论城市大小,要想发展经济,便捷的交通是必不可少的,要致富,先修路嘛,交通的便捷可以吸引资源和资金,同样人们出行便利,也会带来更多的流动人口,又能集聚各类产能、商贸和物流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治方面,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对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域空间组织模式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铁新城既能分流老城区的人口,也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我们可以发现,新建的高铁站基本都是在城市郊区,一个是郊区地价相对便宜,住户少,易拆迁和占地,另一个就是扩大城市化,吸引资源建立新城区,这样既可以带动经济,又可以有效合理的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所以新建高铁站一般都会选择建在郊区。希望对您有帮助之前回答过动车和高铁的区别,谈到动车与高铁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动车是车,高铁(高速铁路简称)是线路。针对高铁与城际铁路区别这个问题,再来谈下我的看法。先明确,城际铁路和高铁都是指铁路线路。根据国家铁路局定义:城际铁路是指服务于临近城市之间,专门运输城际旅客的客运专线系统,设计速度不高于200km/h;高铁是指设计速度250km/h及以上,初期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运营动车组列车的客运专线铁路。从定义看,城际铁路这一名称偏重于线路承担的运输任务类型,而高铁的名称更偏重于速度这一技术指标。京津城际铁路我国最早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是2008年8月1日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设计运营速度350km/h。早些年由于没有统一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一大批城际铁路都是按照高铁标准进行建设,这些线路既具备高铁的高速度特征,也具备城际铁路线路短、停站密集的特征。例如:2010年7月1日建成运营的沪宁城际铁路,设计运营速度350km/h;2010年9月20日建成运营的昌九城际铁路,设计运营速度250km/h;2013年12月28日建成运营的武咸城际铁路,设计运营速度250km/h。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城际铁路与高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城际铁路就是高铁。昌九城际铁路由于城际铁路承担的是短距离、高停站密度的运输任务,车站间距较小,对高速度的需求并不强烈,按高铁标准建设城际铁路存在事实上的浪费。为了解决设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国家铁路局于2014年、2015年相继发布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两个设计规范明确:高速铁路是指设计速度为250~350公里/小时,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指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客运专线铁路。两个规范发布后,高铁与城际铁路从设计标准到运输组织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差别:1、设计速度不同:明确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不宜高于200km/h,高铁设计速度在250km/h及以上。近些年,我国在建和已经建成的一批城际铁路已经满足新的设计规范。比如:已建成通车的长株潭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为200km/h,列车初期运营速度160km/h;在建的穗莞深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为160km/h。未来更多的城际铁路建设会按照200km以下的标准进行建设。长株潭城际铁路列车2、线路辐射范围不同:城际铁路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客流来源主要是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内的短途通勤客流。城际铁路往往里程不长,大部分在50km——200km之间,而且站点密集,站间距在5km——20km之间,列车基本站站停。比如武咸城际铁路全长90公里,沿线共设站13座,平均站间距7km,铁路沿线乡镇基本上都设立了站点。而高铁主要适用于距离较远的不同区域之间的长大干线,建设里程长的可以达到1000km以上。由于运营安全和效率的需要,高铁线路上的站间距一般在20km——50km,列车停站较少,线路客流来源辐射范围更广。CRH380A高速动车组3、采用的列车车型存在差别。运营速度在300km/h以上的线路,主要采用CRH3C、CRH380A、CRH380B、CRH380C、CRH380D、CR400AF、CR400BF等高速动车组。运用速度在250km/h的线路,主要采用CRH2B、CRH2C、CRH3A等型号动车组。城际铁路方面:部分采用高铁标准建设的城际铁路也会使用上述型号动车组,但是未来城际铁路的主要车型是全新开发的CRH6型动车组,CRH6型动车组将更适应城际铁路快上快下、快速启停的特点。已经开通的莞惠城际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和在建设的穗莞深城际铁路铁路都已经采用CRH6型动车组。总结:1、城际铁路与高速铁路在运输功能上存在差别,一个主要是用于短途城市间通勤客流运输,一个是主要用于跨区域较长距离的旅客运输。2、在建设规范出台前,城际铁路可以按照高速铁路的标准,导致高铁包含城际铁路、城际铁路确不一定是高铁的认知混乱。3、未来城际铁路与高铁功能定位与建设标准将更加明确,高速铁路适用于跨区域间的铁路干线,城市铁路适用于相邻城市间的区域性铁路。

高铁和城际铁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武昌高铁站就是武汉高铁站嘛为什么买高铁票只显示武汉没有武昌

武汉站是武汉站 武昌站是武昌站 是2个站
搜一下:武昌高铁站就是武汉高铁站嘛,为什么买高铁票只显示武汉没有武昌。

5,什么叫动车高铁 这是什么意思

动车最高时速在250km/h 高铁最高时速300km/h以上,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看车的时速!
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组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的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在中国,时速高达200或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称为“动车组”。2011年6月1日起,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实行购票实名制。2011年9月25日起,火车票退票费标准下调:开车前,退票费由原来每张车票面额20%计收下调为按5%计收。动车动车比列车在运用方面灵活得多。虽然一次乘坐的旅客不多,但车次可以安排得密些。当旅客多时,功率大的动车可加挂一节或几节轻型无动力的附挂车,即轻型客车。动车由于使用范围扩大,乘客增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动车组。载运旅客和行李包裹物品,且自身装有推进机的一种铁路运输车辆。按驱动方式动车可分为以汽油机驱动的汽油动车、以柴油机驱动的柴油动车和以电力驱动的电力动车。动力传动方式可以是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或电力传动。当由两辆以上动车或较大功率动车牵挂一辆或数辆附挂车时,则构成动车组,可提高旅客及物品的装载能力和运输效率。铁路动车比铁路列车最突出的特点是机动灵活,载客量小,但车次可增加,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逐步发展为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
通常说的动车指普通的动车组列车,车次为d开头(动车),最高运营速度为200~250公里/小时,今年动车降速,一般客运专线限速200公里,原有客货混跑的线路上的动车限速160公里。  区别:  1、高铁既可以指某条铁路,也可以指某趟高铁列车,动车指的是车。  2、高铁,通常是以g打头,全称“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我们平时简称它为“高铁”实际上是错误的,正确的简称应是“高速动车”或“高车”,但这里就暂且把它简称为高铁。  动车,通常是以d打头,全称“动车组旅客列车”,简称为“动车”。  3、高铁是指时速超过300km的列车,车次以g开头(“高”字拼音首字母)。目前在中国的高速铁路上运营的列车都是动车组,一组有8节车厢,一列火车有一或两组动车(即一列火车只能由8或16节车厢组成),而一组动车组,其中可以是6动2拖,就是6节车厢有动力,另外2节没有;也可以是4动4拖,4节有动力,另外四节没有;也可以是8节全有动力。  在国际标准中,高铁指的是铁路,而动车是一种火车形式。在我们中国的定义中,高铁和动车是既包括火车,也包括铁路的铁路系统,差别就在于时速不同。  4、动车(d字头列车)主要开行在既有提速线路或城际铁路上,而在高速铁路干线上运行的动车(d字头列车),比高铁(g字头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较慢或停站更多。其实高铁和动车,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定义。
知道上这样的回答多了去了
铁路上D字打头的火车叫动车他的速度最快,在高架铁路上行驶的G字打头的叫高铁,速度比D车更快。

文章TAG:城市高铁站是什么意思城市  高铁  高铁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