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鲫鱼白鲢草鱼鲶鱼理鱼各生活水层深度为

各种鱼也不是绝对的生活在水的某个层,如,由于水温的关系,在春天,中上层的水温比底层要高,生活在底层的鲫鱼也会游到水的中上层活动,有的鱼会因为产卵,要到有水草、树枝的地方产卵。夏天,生活在中上层的鲢鱼、鳙鱼、草鱼也会到水底避暑。鲤鱼、鲫鱼在天气闷热或连续阴天等异常情况下,由于底层缺氧,也会到中上层或水面上来。鲶鱼平时总是生活在深水底层或洞穴之中,但在涨水之时,便会到浅水水域寻找食物。生活在水上层的鱼主要有餐条鱼、鮊鱼等,它们食性杂,水藻、轮虫、水生昆虫、浮游生物都可充当食物。  生活在水中层的鱼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等,翘嘴红鮊有时候也会生活在中层水域,它们是植物食性鱼类。  生活在水下层(底层)的鱼主要有鲤鱼、鲫鱼、青鱼、鳊鱼、乌鱼、鲶鱼等,它们是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

鲫鱼白鲢草鱼鲶鱼理鱼各生活水层深度为

2,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

钓鱼可以让我们亲近自然,而且还修养身心,让人感到很放松。很多人都想知道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呢?其实一般影响鲢鳙在哪个位置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是气压与气温,第二是水的深度,夏天的时候钓鲢鳙建议钓上层的位置,因为夏天的温度比较高,气压相对来说又很低,它们耐不住低氧就会游到离水面更加近的位置,因此一般在七十厘米左右的位置就可以钓到鲢鳙,但是如果钓鱼的地点水本来就很深,那么在浅的位置就很难钓到鲢鳙,也可以在离水底三十厘米的位置寻找鲢鳙鱼的生活层,只要水的深度不超过两米,就可以做窝准备垂钓。

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

3,气温多高可钓鲢鳙

鲢鱅喜欢的水温多在18℃-30℃。钓鲢鳙的三点注意:1.关注天气。突然变天的前一天好钓鲢鱅,所以出钓前要关注当地前后几天的天气预报。如果当天鲢鱅不开口,而且水边蚊虫很活跃,往往次日非常好钓。早上出钓前观察家里鱼缸中的金鱼吃食是否活跃,如果是,当天出钓鲢鱅通常收获不错。2.关注时间。早上到网箱附近水域钓鱼,观察渔民喂食时网箱中的鱼吃食不积极,通常当天钓鱼收获不大,钓鲢鱅最佳时间是早晨5-9点。如果前两轮食抛出后无鱼咬钩,老钓手们一般选择立即收竿打道回府,如果继续死守,当“空军”的可能性很大。3.关注温度。鲢鱅喜欢的水温多在18℃-30℃,通常微风舒适的阴天比烈日炎炎的大晴天好钓,日温差很小的时候好钓,日温差在10℃以上不宜出钓,入伏后夜钓更容易上大花鲢,夏天夜钓上巨物的可能性较大。

气温多高可钓鲢鳙

4,鲢鳙生活在什么地方

鲢鳙有何习性特点?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花鲢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5,这个季节鲢鳙该钓多深

钓鲢鳙一般选择夏季 冬天钓鲢鳙:选宽阔,水深5到8米的水域,抛杆浮钓4到7米。手杆底钓也可以。冬天的饵料要做粘一些,因为鲢鳙很少活动,一般在底部,钓饵位置一般要接近底部。饵料要腥臭,微酸,微香。你可以试一试,还是有可能有收获的,如果不行,就等第2年夏天
手竿的话,用雾化就好了,加点南北即,想粘点就加点玉米粉,钓30到40深,主线我都是3号,10号勾,1.0防咬线了,一定加失手绳,不然自己懂,浮标一动一下就抽竿了,浮标调3到5目最好,看你个人了,海竿的话,最好是酸料了,加点南北即,钓和手竿差不多水,哈哈,我是这样搞了,
钓3米多深也只上半斤的鲢子
视情况而定, 有太阳的白天, 钓浮1至1、5米,晚上找最深处钩。

6,中午钓鲢鳙水深多少是合适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

回答 钓鲢鳙的深度控制在钓鱼地点水深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深(10m左右),应当在距离水面3-4m左右处垂钓;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浅(4-5m左右),应当在距离水面1.5-2m左右处垂钓。晴天中午时分,可以相对钓深一点。一、中午钓鲢鳙水深多少是合适 1、钓鲢鳙的深度控制在钓鱼地点水深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深,比如说在10m左右,则应当在距离水面3-4m左右处垂钓;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浅,在4-5m左右,则应当在距离水面1.5-2m左右处垂钓。 2、如果是晴天,由于早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此时上水层较为温暖,适宜鲢鳙生活,所以早上的时候钓浅;到了中午时分,上水层温度升高,鲢鳙无法适应,此时会稍微往下进行移动,所以中午的时候钓深一点。如果是阴天,天气温度变化不大,早上和中午鲢鳙的水层变化不大。 3、鲢鳙生活的水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情况及时改变。除开天气以外,在长时间寻找鱼层的过程中,由于饵料不断下沉,有可能会将鲢鳙吸引到较低的水层,所以在垂钓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寻找鱼层,提高钓鱼效率。二、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 1、春天:春天温度开始回暖,但温度仍然较低,所以钓鲢鳙一般选择在水库中面向太阳的水域,或者是靠近水库周边温度较高的水域,或者是水草密集的水域。 2、夏天:夏天时,温度较高,而鲢鳙喜温惧寒,所以只需要选择水草密集地形复杂的地方垂钓即可。 3、秋天:此时即进入冬季,此时的鲢鳙会靠近岸边的区域进行觅食。 4、选择有活水的进出口水域,比如大坝,电站闸门等水域,这些水域通常是鲢鳙觅食的水域,而且这类活水区的氧气充足,鲢鳙的活性比较高。 5、选择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同时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 6、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或者是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

7,河水深2米多浅水1米左右想夜钓鲢鳙不知道在深水钓还是浅水钓

深水,鲢鳙会不断变换泳层,很注意水里光线变化,深水他更自由。
理论上是夏钓深水好 但是实际就不一定了 这个要看钓点的环境(水边多水草 且安静又有食物等钓边好) 时间的早晚(一般早晚雨天钓边好)等。钓鱼的魅力就在于她有太多的不固定式 一切都要实践才能知道.... 彦曰:“春钓滩,夏钓潭”,“春钓活水冬钓清,夏秋池水黑阴阴”,虽说用词不同,但都说明一条经验,夏季钓深水好,钓有阴凉的地方好。 深与浅是相对而言的,深,深到多少为深,浅,浅到多少为浅,需对具体的某个水域具体地讲。大型水库水深从几米到几十米,而一般河流水深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同的水域深浅有不同的概念。拿江河来说,到一个地方要大致测量一下其水的深浅,在春季就要找这个地方的较浅处(可以是几十厘米到一米以上),如果最浅处有50厘米,最深处有2米,那50厘米就为浅,2米就为深,在夏季就要钓这2米附近的水(但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天气、气温、气压具体确定钓多深,夏季一般早晚要钓浅水,中午就必须钓深水了。夏季有些地方有树荫,虽然这里水不是最深,但由于无烈日暴晒,也可以钓浅水。
河水深2米多,
钓5O公分左右、

8,大河里钓鲢鳙一般钓多深的水钓底还是钓浮

大河里钓鲢鳙一般钓2-3米深。大河之中水一般是比较深的,所以相比较比较小、比较浅的水域来说,垂钓鲢鳙时一般得在更深一些的位置,在上述范围内选择就比较合适。不过,在某些大河之中,水会更深,达到几十米,此时就得在更深的地方,比如5米甚至更深。另外,在决定垂钓深度的时候,也得适当考虑一下天气状况。一、大河里钓鲢鳙一般钓多深的水垂钓鲢鳙,是可以在淡水流域之中进行的一种垂钓行为,而且不论在什么省份,基本都是比较普遍的。不过,我国的淡水水域很多,其中有很多都有鲢鳙分布。而由于碎玉的情况不同,所以垂钓的过程也是不同的。以垂钓深度为例,如果是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之中,则选择的深度范围就是不同的。大致的趋势就是在浅一些的水域之中垂钓时,也得在稍浅的位置。而在深一些的水域之中垂钓时,也得在相对深一些的位置。具体来看,在大河之中垂钓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大河的深度比较深的话,比如在10米左右,则建议选择2到3米这个范围垂钓。这个深度范围比浅水域之中垂钓鲢鳙的2米以内深度会更深一些,也更容易接近鲢鳙所在的水层。不过,某些特殊的大河会更深一些,深度达到了几十米,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得在更深的位置了,经常选择的深度就是在5米及以上的深度。二、大河里钓鲢鳙钓底还是钓浮上文已经介绍过,虽然鲢鳙一般分布比较浅,但如果是在比较深的大河之中,则选择的深度就得适当深一些。但是,总体来看深度一般不会超过5米,这是因为鲢鳙自身就是属于中上层鱼种的,所以不会分布在特别深的位置。因而,从采取的垂钓方式来看,经常采取的方式就是钓浮,而不是钓底,钓浮也更容易成功一些。具体来看,钓浮的过程就是让饵料在上升的这个过程中将周围的鲢鳙都吸引过来,这样的话效果就是不错的,很容易钓到鱼。不过,钓浮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有时候鲢鳙的确会生活在底部。比如,当水域特别浅的时时候,或者由于温度不适宜鲢鳙到深层躲避的时候等等。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就是钓底更合适一些。

9,鳙鱼的栖息水层和食性

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
草鱼(又称鲩鱼)属“吃食鱼”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力强,喜欢到上层水体或岸边觅食,常跃出水面摄取草类,适宜水质清爽的塘内;在幼鱼时期主要摄食浮游动物,鱼种、成鱼池塘人工投喂:青菜、卷心菜、油渣、玉米粉、麸皮等。但草鱼贪食,易得肠炎病等,所以喂时应根据情况定质、定量。鲢鱼(又称白鲢):属“肥水鱼”,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喜在静水中,但性情活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幼鱼时期食浮游动物,成鱼后则转为食浮游植物。人工宜投喂豆桨,小麦粉和施肥培育水质养殖。鳙鱼(又称花鲢):也是“肥水鱼”,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仅次于鲢鱼那样接近水面,主食浮游动物,但成鱼期也食一些浮游植物。人工宜投喂油渣、小麦粉等,同时也同于鲢鱼培肥水质养殖。鲤鱼:属“杂食鱼”。常栖息在水的下层,喜食:螺、蚬、蚪及水生昆虫幼体和其他动物性的食物,同时宜食有机碎屑,其食性可谓广泛,难怪南方的渔民把它称为池塘“清洁工”。鲫鱼:也是“杂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底层,食性也较广泛,但分季节食性略有变化,其食性几乎和鲤鱼相似,但偏食植物饵料。鳙鱼鳙鱼又叫花鲢,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身体侧扁较高,背面暗黑色,有不规则的小黑斑。头大,口中等大,眼在头的下半部。栖息在水的中上层,以细密的鳃耙滤食浮游生物。习性较和缓。四龄以上成熟,可人工繁殖。生长快,食饵易得,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

10,中午钓鲢鳙水深多少是合适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

钓鲢鳙的深度控制在钓鱼地点水深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深(10m左右),应当在距离水面3-4m左右处垂钓;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浅(4-5m左右),应当在距离水面1.5-2m左右处垂钓。晴天中午时分,可以相对钓深一点。 一、中午钓鲢鳙水深多少是合适 1、钓鲢鳙的深度控制在钓鱼地点水深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深,比如说在10m左右,则应当在距离水面3-4m左右处垂钓;如果钓鱼地点水位较浅,在4-5m左右,则应当在距离水面1.5-2m左右处垂钓。 2、如果是晴天,由于早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此时上水层较为温暖,适宜鲢鳙生活,所以早上的时候钓浅;到了中午时分,上水层温度升高,鲢鳙无法适应,此时会稍微往下进行移动,所以中午的时候钓深一点。如果是阴天,天气温度变化不大,早上和中午鲢鳙的水层变化不大。 3、鲢鳙生活的水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情况及时改变。除开天气以外,在长时间寻找鱼层的过程中,由于饵料不断下沉,有可能会将鲢鳙吸引到较低的水层,所以在垂钓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寻找鱼层,提高钓鱼效率。 二、自然水域什么位置鲢鳙多 1、春天:春天温度开始回暖,但温度仍然较低,所以钓鲢鳙一般选择在水库中面向太阳的水域,或者是靠近水库周边温度较高的水域,或者是水草密集的水域。 2、夏天:夏天时,温度较高,而鲢鳙喜温惧寒,所以只需要选择水草密集地形复杂的地方垂钓即可。 3、秋天:此时即进入冬季,此时的鲢鳙会靠近岸边的区域进行觅食。 4、选择有活水的进出口水域,比如大坝,电站闸门等水域,这些水域通常是鲢鳙觅食的水域,而且这类活水区的氧气充足,鲢鳙的活性比较高。 5、选择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同时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 6、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或者是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

11,一般河塘夏秋天钓鲢鳙要钓多深水好

在早晚时分,温度会相对对一些,气压也高一些,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钓深一点,比如说白天钓80厘米,晚上就可以钓1米深。其实不是所有水域都需要特别纠结鱼层,在一些比较浅的水域鱼层其实很好找。比如说你钓的那个野塘水不深,一般就是2米左右,那么你钓1.2米和1.5米区别就不是很大,只要饵料雾化好,鱼儿是能找到你的饵料的。到时候根据鱼口再微调一下浮漂即可。但是你的钓点水域面积大,水还特别深,动不动就是5米8米,鱼层就比较有讲究了,因为水越深鱼儿能选择的水层就越多。如果鱼儿在3米深的水底纳凉,你钓一米深,那肯定是不行的,别以为靠饵料的雾化就能把鱼诱进窝,那也只能在差不多的水层有效果,相差太大是没效果的。从当天的水温和气压来判断鱼层在别的季节可能水温和气压联系得没那么紧密,但是在热天这2个参数就好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关照。鲢鳙并不是个耐低氧的鱼种,水温越高水中的溶氧量指数就越低。但鲢鳙又是个耐高温的鱼种,从理论上来讲,温度越高它们就越活跃,但这并不包含溶氧量很低鱼儿上浮的时候。一旦溶氧量低到某个界限,鲢鳙就会出现“浮头”的现象。这时候就别指望还有鱼开口了,因为在呼吸都不畅通的情况下,鲢鳙是不可能有觅食的欲望的。
鲢鱼都在表层的,可以从一米左右钓起就可以了,选钓位选择下风口的,因为这里浮游的东西多,鲢鳙食物在这里多哦,这样可以少打窝子了,http://www.fish960.com/list-video.html有很多钓鲢鳙视频,可以来看看学学。
7-9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鱼儿最活跃的季节,但却不是最好钓鱼的季节。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高温,高湿,低气压会一直伴随着钓鱼人,很多底层鱼都变得不好钓了。所以,建议大家钓钓中上层鱼种,比如说鲢鳙。比如说你钓黑坑,本身水深就是2米的样子,这时候1米和1.2米的区别就真心不大了。反正在水比较浅,水域面积比较小的地方,鱼儿发现饵料的几率很高,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饵料的雾化和钓法上,尽快将鱼诱进窝子就不怕钓不到鱼。以上是我的回答,望采纳,谢谢。
钓鲢鳙鱼应在最深处 由深 逐渐上浮钓浅寻找鱼层
重点在找鱼层,30公分的向下拉。

12,秋季如何钓鲢鳙

一、 鲢鳙鱼的习性:  大家都知道:鲢鳙鱼是两个不同品种的鱼,鳙鱼头大,身上有黑色暗花纹;鲢鱼头小,整体流线型较均匀。这两类鱼都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鱼类,喜欢群居活动。鲢鳙鱼均属喜高氧鱼类,水中含氧量不足时,它们轻则浮出水面,重则死亡。其食性较杂,早已走出了酸鲢、臭鳙的说法,世界上香、甜、酸、臭、腥等食物都是它们的可口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被分解成含高蛋白质的腐朽物和雾状食物均是它们摄取的目标。在自然水域,因为鲢鳙鱼主要以浮游植物、微生物为主要食物,所以他们就养成了对浮游生物特别敏感的特点,尤其对白色等有色浮游生物反映较快,在我们钓鲢鳙鱼时布窝使用“白粉、大头白烟”等有色粉饵诱鱼效果好,就是利用了它们这个特点才能够得以奏效。  二、如何抓住钓鲢鳙鱼的时机  钓鲢鳙鱼,关键是判断鱼进窝与否,而判断鱼是否进窝就是看鱼星,鲢鳙鱼一般是在离岸100米左右的水面上翻花,我们布窝以后,它们会逐渐靠拢过来,当真正进窝了,那就会发现:一片片窝状的气泡往上泛(就如同塘底的淤泥很厚、人下水一脚踩下去沼气向上冒的形状是一样的),在密集的小气泡中,不时有一两个大气泡,这就是典型的鲢鳙鱼星。这时不要心急,要细心地寻找鲢鳙鱼所在的水层(原则上是:鲢鳙鱼大、所的在水层就偏深,反之,所的在水层就偏浅),说白点:一般一斤左右的鲢鳙鱼都在50公分到1.3米的深度,鱼的逐渐大、所在的水层就深些,有时我们在中、大型水库垂钓,十几斤左右的大鲢鳙鱼都在1.7米左右的深度。  三、如何诱鲢鳙鱼  诱鲢鳙鱼是钓鲢鳙鱼的关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撒诱饵,由远而且近地、最后在钓点多撒些诱饵。诱饵有用炒香的麦麸或者菜饼加“白粉”,也有直接地用钓饵作为诱饵(付出的成本大些),入水后就变成一片白雾,给鲢鳙鱼有了觅食的信号;二是边钓边诱,用大团饵连续拉饵做窝,因为鲢鳙鱼觅食都是满水域里跑,见到诱饵就会涌蜂而上。所以,由远而近地、逐步加量地布窝或采用大团饵连续拉饵做窝都是诱鲢鳙进窝的主要手段。  四、钓饵的选用  钓饵应选用雾化性好、比重轻,清香中略带甜味的鱼饵,也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鱼饵和雪花粉。但是有一点要提醒朋友们,各地的水域不同、鲢鳙鱼的食性也不同,所以请朋友们要根据自己所在地鱼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钓饵。切不可死搬硬套。(请朋友们自己掌握)  五、钓鲢鳙鱼的细节问题  钓鲢鳙鱼的开始阶段有些烦,因为打窝后,第一个光临的就小鱼闹窝,特别是小鱼多的时候,饵抛下去就被小鱼抬着下得不去,其实这还是好现象,小鱼把饵叨散了能更有效地引诱鲢鳙鱼进窝,如果钓点突然安静下来或者有小鱼跃出水面逃走,就说明是鲢鳙鱼进窝了,这就是“大鱼到小鱼逃”说法的来历。反之,一旦又出现小鱼闹钩的情况,就预示着鲢鳙鱼已经离窝而去了。所以,小鱼闹窝也是鲢鳙鱼进、出窝的一个很好的判断信号。  钓鲢鳙鱼,一是刚才已讲到过的要把握鱼层;二就是钓饵的问题。开饵是第一的关键,过软,抛不出去,就是抛出去了,入水即化,钓不到鱼;过硬,久不化饵又不行,因为鲢鳙鱼主要是去吸食从饵团上雾化下来的雾状物,所以饵料雾化的好坏是中鱼的关键。特别是钓鲢鳙鱼,饵料并不是鱼直接吞下去的,而是在饵料雾化的过程中,鲢鳙鱼在吸食饵料时把钩一同吸入嘴里而中钩的,所以饵料开的好,雾化的过程是一层一层地向下剥落,鲢鳙鱼在吸食饵时不经意中把钩子也吸入嘴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正口中鱼”。开饵就一定要谨慎,切不可随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兑水比例,保持最好的状态,您就一定能够有丰厚的收获。

文章TAG:鲢鳙一般在什么水域一般  什么  水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