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后水湾的金鲳鱼是深海养殖的吗

后水湾位于海南省临高县西部新盈镇海边,南接儋州市,西临一国(越南)一省(广西),是海南岛最美丽、海产品最丰富的港湾之一,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因湾顶临高县一侧有头嘴港,别名后水港,湾从港名。这里海水和环境均十分干净清澈,水质优,里面蕴藏着丰富的鱼、虾、蟹、沙虫、螺及牡蛎等,是适合人们赶海、垂钓、观光的好去处。渔业亦是临高的半壁江山,船只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作业有灯光围网、拖网捕虾、刺网捕蟹等。目前后水湾是海南最大的深海金鲳鱼养殖基地,在这里生产的金鲳鱼都是深海网箱养殖培育的,如图显示:这是一口周长80米的网箱,为了尽可能地不伤害到鱼苗,也为了防止鱼苗脱离氧气过长时间失去活力,投苗的整个过程都小心翼翼且速度要快,17万尾的鱼苗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便投放完毕。后水湾金鲳鱼从投苗、喂料,到捕捞加工,每一环节都需要细致严谨。而在喂料上,最重要的便是选料以及投料的管理,金鲳鱼的饵料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产品成分要达到科学的配比才能避免金鲳鱼蛋白质过剩。喂料则更为讲究,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例如在高温闷热天气则要适度控制投料,避免金鲳鱼暴食。即使是不同规格的金鲳鱼投饵量也是大不相同的。而金鲳鱼从捕捞到送达顾客的餐桌上,其中的加工环节更是重中之重,海丰养殖团队拥有更专业更卫生的加工过程,让顾客吃的放心、品得安心。其中临高海丰养殖基地主要养殖的产品就是后水湾金鲳鱼,海丰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持续专注发展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主要经营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与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海南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养殖海域近20000亩。作为海南首个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海丰养殖针对这片海域台风频发的特点,特将整个平台采用下沉座底来抵御超强台风,最大可抵御17级台风。并且,此养殖平台还拥有超大型智能网箱以及无人值守功能,一次养殖1000万条鱼,产量可达6000吨。因此,后水湾深海养殖的金鲳鱼,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哟!后水湾金鲳鱼,海南省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每天给您普及金鲳鱼的小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后水湾的金鲳鱼是深海养殖的吗

2,金鲳鱼是什么样的

金鲳鱼学名叫做"卵形鲳鯵",很多地方称它"金鲳"或者"黄腊鲳",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鯵科,鲳鯵属。金鲳鱼身体侧扁,臀鳍与背鳍大约相等,尾柄细,头侧扁,前上颔骨向外伸展,眼大而圆,嘴显的小,一对腹鳍也显得小而不明显,身体上披着小圆鳞片,粘着牢固,不容易脱落,鱼体长为体高的2倍,背鳍有硬棘7枚,有软条17枚-20枚,臀鳍有硬棘2枚,软条16枚-19枚。

金鲳鱼是什么样的

3,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钓金鲳鱼用什么饵料比较好呢

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钓金鲳鱼用什么饵料比较好呢?金鲳鱼是肉食动物鱼类,以鱼儿、章鱼、硅藻泥、甲壳动物动物等为食,食量大,消化快,奶粉喂养标准下饲吃完过不了多久若再投喂爱吃的食物依然凶狠争夺,生长发育速度很快,饲养大半年重量可以达到500克,常栖居于水位30~70米时尚潮流迟缓海域内,有周期性回游状况,在我国沿海地区全国各地广泛都是有遍布。饵料采用窝料:金鲳鱼的鱼儿相对密度并不大或钓鱼场鱼受惊吓后就必须做窝引鱼,能用鸭饲料等一类颗粒饲料立即抛洒到钓点,也可以用虾粉等醒饵泡开后放进黑窝点引鱼。鱼饵:金鲳鱼鱼饵可以用虾仁、猪瘦肉、小鱼头、鸡内脏等,也可以用苞米、颗粒物等一类素饵,作钓时把饵料裁成豇豆般多少的小块挂在钩上资金投入钓点就可以。时间段的选取在钓鲳鱼的情况下和钓别的的鱼类是一样的,首先做的就是为了寻找钓鲳鱼的合理的时长。一般情况下,各位都是会挑选在秋天开展钓鲳鱼,由于在秋天的过程中是鲳鱼最肥,与此同时也是压槽最凶的情况下,这是的鲳鱼是最好是钓的。还有得话便是在春季,由于这时是鲳鱼的繁殖季节,两者一般会潜到江河的上下游,这时候他们的活动能力较为弱,又必须很多的膳食来补充能量,因而在这时候钓鲳鱼得话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获得。提竿的方法鲳鱼是非常奸诈的鱼类,他们在进餐的情况下不容易像别的的鱼那般看到饵料就咬,也不会像鲢鳙那般是通过吞吐的方法开展进食。鲳鱼在食物的情况下是会事前的品尝一下饵料的味儿,它会放到口中往返的吞吐几回,觉得味道不错的情况下才能张开口去吃。所以在钓鲳鱼的情况下倘若察觉的鱼漂发生上鱼的状况时不要急着提钩要慢慢的来比较好,当直到自身的钓竿的尖部发觉弯折的情况时,此刻再提钩得话是很明智的选择。那样的话才可以确保鲳鱼是真真正正的上钩了,然后再开足马力自身的气力慢慢的将鲳鱼明确提出河面。饵料的挑选针对钓鲳鱼的饵料是较为杂的,鲳鱼自身是暖水溶性的鱼类,绝大多数是在水的中高层开展主题活动。所以在钓鲳鱼的情况下大多数要以浮钓的方法,这也是得话针对饵料的挑选可以是荤型的饵料也可以是素餐饵料。倘若处在冬季得话能够适度的应用荤型的饵料,这样可以提升饵料在水中的味儿,不过在环境温度较为强的夏天得话,则能够适度的应用素餐的饵料。总而言之针对钓鲳鱼而言在饵料的选取上是较为多的是,依据时节和水的温度等来明确饵料的类型会比较好。

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钓金鲳鱼用什么饵料比较好呢

4,金鲳鱼是深海鱼吗有鱼鳞吗

金鲳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学名卵形鲳鲹,俗名黄腊鲳、金鲳。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与第二背鳍长度略相等。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不易剥落。金鲳鱼为我国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鱼肉为白色、细嫩、鲜美可口,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地人工已经育苗成功,养殖技术较为成熟。金鲳鱼耐低温的能力不强,适温范围为16~36℃,最适生长水温22~28℃,水温降至16℃以下时,停止摄食,14℃以下会死亡,在9~10℃的水温下可短时间正常生活;金鲳鱼在咸淡水中都可生活,对盐度适应性广,适应盐度在2‰~23‰,建议盐度一般不低于12‰,而盐度太高则会出现生长缓慢,pH的适应范围为7.6~9.6。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日本、美洲的热带及温带的大西洋海岸及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人工养殖海区的选择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或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15m(指落潮后),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m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m以上。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15m、溶解氧5mg/L以上。网箱的选择养殖金鲳鱼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网目为2.5~3.0cm,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从3m×3m×4m~4m×4m×4m不等。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m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m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放养规格及密度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3cm,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金鲳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cm左右的鱼苗,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增强抗应激能力。投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二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并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4次甚至5次,饲料要求选用金鲳鱼专用优质配合饲料。日常管理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检测、勤洗箱和勤防病,耐心细致投饵,以及防患大风、污染、人为等意外事故发生。要经常对养殖基地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每隔15~20天左右抽样测量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金鲳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

5,鲳鱼的常见品种

一、银鲳亦称镜鱼、平鱼,银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东海银鲳,春季从台湾海域北部北上到东海北部,每年5月上旬(立夏)以后,渔群就北移进入浅水区生殖,喜欢在浅海岩礁、沙滩水深10米~20米一带,早晨及黄昏时在水中上层活动,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二、金鲳也叫黄腊鲳,金鲳,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中。金鲳鱼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三、红鲳别名也叫淡水白鲳,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四、刀鲳又名眼眶鱼,属肉食性鱼类,喜欢追逐发光的猎物,主要栖息于较深的水域,有时会游到沿岸水域觅食,甚至发现于河口区。可食用,肉少,肉质细脆,口感与银鲳鱼相比较粗糙。可由沿岸之定置网所捕获,另外巾著网、拖网亦常大量捕获。可当近海延绳钓之活饵,或制成鱼粉或猫粮。五、乌鲳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鲜、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热带及亚热带中上层鱼类。其一般生活于水色澄清的海区。体呈卵圆形,高而侧扁,体长可达40厘米以上。乌鲳为中国的南海、东海的经济鱼类之一,是大众化的食用鱼,并为出口鱼种。六、灰鲳近海暖温性鱼类,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日本、东南亚等地。灰鲳生长迅速,肉质肥厚,口味鲜美,是上等的食用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近海洄游性中上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的海区,冬季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弧形海沟内越冬。成鱼主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鱼主食小鱼、箭虫、桡足类等。七、刺鲳俗名?鲳、肉鱼、瓜核、肉鲫、南鲳、玉昌、海仓。生活于亚热带海域,幼鱼栖息于表水层,常躲藏于水母触须中以寻求保护,成鱼则为底栖性鱼。肉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产浮性卵。八、斑点鸡笼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在广东省沿海产出较多。生活于10~49米深的海域,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浅水区,常在港口或沙洲等地区出没,属中下水层鱼类。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九、条纹鸡笼鲳俗名蜈蚣鲳、婆心鲳、龟花鲳,暖水性鱼类。体长一般100毫米左右,大者可达200毫米。栖息于近岸浅海,亦会进入河口咸淡水处。为广东沿海一带习见种。体形较小,但数量较斑点鸡笼鲳为多。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国产于南海和东海。扩展资料:鲳鱼属于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鳃孔小,鳃耙短弱,排列稀松。上颌骨达眼前缘的下方。两颌各有1行细齿,排列紧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体长约20厘米。鲳鱼为近海中下层鱼类。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有季节性回游习性,生殖期5-6月。鲳鱼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中部、朝鲜和印度东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鲳鱼

6,金鲳鱼的人工养殖

金鲳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食量大,消化快,抢饲凶猛,其生长迅速,从苗种开始养殖,3-6个月可达400—600g的上市规格,养殖户可根据金鲳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饲量,促其迅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金鲳鱼人工养殖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 一、海区的选择和网箱的准备  养殖卵形鲳鲹的网箱应该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的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米~15米(指落潮后),如果为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米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m以上。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米~15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养殖卵形鲳鲹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网目为2.5~3.0厘米,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从3米×3米×4米到4米×4米×4米不等。随着深海网箱的普及应用,实践证明卵形鲳鲹也适用于此类网箱养殖。所以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米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米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二、鱼种的放养   养殖金鲳,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3厘米,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卵形鲳鲹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尾/立方米~50尾/立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壮苗,增强抗应激能力。三、喂养与管理  1、饲料投喂   卵形鲳鲹是肉食性的鱼类,过去主要使用绞碎的鲜杂鱼进行投喂,但是也可以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而有较好的养殖效果。在金鲳鱼网箱养殖中普遍使用高档海水鱼膨化配合饲料进行养殖。  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因此,在水温适宜其生长的6、7、8月份日投饵量可以控制在鱼体重的20%以上,而在水温较低的其他月份可以适当降低投饵量。也有部分养殖者为使其迅速生长,压缩其生长周期,在高温季节通过增加投喂次数的方法来提高其日投饵量到其体重的40%。  2、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检测、勤洗箱和勤防病,耐心细致投饵,以及防患大风、污染、人为等意外事故发生。要经常对养殖卵形鲳鲹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每隔15天~20天左右抽样测量卵形鲳鲹的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卵形鲳鲹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  在网箱养殖中,网箱的清洗和更换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海水中浸泡了一定时间的网箱系统,会或多或少地附着藤壶、牡蛎等贝类和各种藻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流的畅通和水体的交换,从而影响了卵形鲳鲹的生长和加重了网箱系统的下沉力。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网箱上附着生物量及鱼类养殖情况进行换网和清洗。一般3个月~6个月换一次网,换网时必须防止养殖鱼卷入网角内造成擦伤和死亡,操作要细致。网箱清洗可使用高压水枪喷洗、淡水浸泡、暴晒等方法进行。   3、安全生产  在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的安全。应采用水面、水中(潜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经常检查网箱系统的附着情况,网箱有否破损、各种缆绳骨有否磨损、网箱系统的固定设施是否固牢坚硬等,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在灾害性天气出现之前应采取在加盖网;检查和调整锚、桩索的拉力,加固网箱的拉绳和固定绳;检查框架、锚、桩的牢固性;养殖人员、船只迁移至避风港等措施进行防范。   4、收获  当年人工孵化的卵形鲳鲹鱼苗一般在10厘米左右进行投放,养殖4~5个月即可达到400g以上的商品规格。一般来说,卵形鲳鲹的市场价格在600g/尾以上时较好,因此建议在此时收获。此外,养殖者可以根据卵形鲳鲹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预测来确定开始养殖的时间或放苗的规格,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 一、养殖条件试验池3口,位于紫泥镇甘文生态养殖示范区内,大小相同,每口池塘面积12亩,长方形,南北走向,池塘开阔向阳,池深2m,坡比l:2.5,沙泥底质,池底淤泥6cm-10cm。水源为九龙江中港水,排灌方便,可利用潮汐变化进排水,水质清新无污染,pH为7.0-8.2,盐度范围在5‰-12‰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5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1mg/L。二、池塘改造及清塘消毒  利用冬闲干塘曝晒后翻耕平整,加固、加高池岸,对进、排水闸门渗漏水、塌陷处进行维修,清除过多淤泥。池深达2.5m,各池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安装40目—50目筛绢网,防止野杂鱼进入。每池安装4台0.75kW水车式增氧机。池内建面积1亩—1.5亩暂养池。改造后每亩用100kg生石灰化水后干池泼洒消毒。三、苗种投放和管理  1.投苗前15天,进水80cm,每亩用10kg—15kg茶籽饼温水浸泡24小时后全池泼洒,以杀灭野杂鱼卵。每亩投施100kg~150kg发酵有机肥,待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即可准备投放鱼苗。  2.到5月中旬,水温达到20℃时,每亩放养体长2.5cm—3cm淡化的卵形鲳鲹鱼苗2500尾,鱼苗购自厦门,先投放于暂养池培育。每亩混养200尾体长为5cm—6cm鯵鱼苗、4000尾体长为1.5cm淡化斑节对虾苗,直接投放大塘。放苗时池水茶褐色,含有丰富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为30cm,盐度为80‰。  3.苗种标粗卵形鲳鲹鱼苗在暂养池中24小时充气增氧,投苗2天后开始投喂浮游动物或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1周后用绞碎鱼糜,添加30%粉状鳗鱼配合饲料,拌均捏成小团状,投放于料罾,每口暂养池放置6个—8个料罾,每天投喂2次—3次,日投喂量为每万尾鱼苗1000g—1500g,逐渐驯化为用卵形鲳鯵0#全价配合饲料投喂。经过20天培育,卵形鲳鯵长至4cm-5cm,可打通暂养池,让鱼种进入大塘。四、养殖管理  1.投饵管理卵形鲳鯵使用粗蛋白含量43%的卵形鲳鯵专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混养的鲻鱼、斑节对虾不另行投饵。按鱼规格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前期用0#料、1#料,中后期用2#料、3#料。根据气侯、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一般低温阴雨天少投料,晴天气温高多投料;水温20℃左右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8%—10%;6月—9月水温为25℃—35℃时,卵形鲳鯵摄食旺盛,生长快,每天投喂3次—4次,日投饵量增至鱼体重15%以上;高温闷热天气要适度控制投饵量,避免卵形鲳鯵暴食。投喂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美国纳欣(国际)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产品“银黄维红VC”或潍坊东方海洋(加拿大SASKAATCHEWAN大学)生物科技研发中心产品“激活肽”,调节卵形鲳鯵肠道微生态环境,加强肠道的吸收功能,增进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抗病、抗应激能力消化吸收,促进鱼类生长。  2.水质调控保持水位,养殖前期鱼塘逐渐加水,每天加水5cm-10c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一直到池塘水深1.5m后才开始逐渐换水,每2天—3天换水20cm-30cm。高温期水位保持2m以上,酌情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池水积累大量残渣、排泄物,增加池塘有机耗氧量,应加开启增氧机,每15天施放1次潍坊东方海洋产品“东方菌王”(氨氮/亚硝酸盐降解剂),用量为150-200/亩·米,高效降解池水中有机残渣、鱼虾排泄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稳定PH值,通过营养,场所竞争及分泌类似抗生素的物质,抑制真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保持水中有益菌群和浮游生物的生态平衡;每15天—20天全池泼洒东方海洋产品“底改先锋”,立即以数倍繁殖成优势种群,其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功效明显高于常规菌群;增氧成分同时释放氧气,增加池底溶解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浮头和泛塘现象。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要做到早、中、晚最少巡塘三次,观察卵形鲳鯵摄食情况,发现卵形鲳鯵摄食量异常或死鱼时要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经常检查进排水口过滤网,清除杂物,发现破损及时更换,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发现池水恶化要及时加注新水,养殖前期每天开机增氧2次,中午开机1小时—2小时,黎明前开机3小时—5小时;中后期适当增加开机时间,阴雨天、高温闷热天气要及时开机增氧,防止卵形鲳鯵缺氧浮头。卵形鲳鯵有聚集抢水习性,加水时进水口附近区域用围网围起来,防止卵形鲳鯵过密聚集在进水口周围造成缺氧窒息死亡。

文章TAG:捕金鲳鱼用什么样网金鲳鱼  什么  是什么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