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相互宝好不好?参与的人多吗?

其实吧,相互宝参与的人还是挺多的,推出1年全国就有近一亿人加入了,应该还有很多像你一样在犹豫相互宝好不好的人慢慢的也会加入进来了,对于咱们这种普通家庭来说挺适合的,最高可以领30万的互助金呢!

双宝鱼是国内知名度品牌的哦。推荐你试试。

相互宝值得加入吗,请问,相互宝好不好参与的人多吗

2,支付宝相互宝值得加入吗?

相互宝属于网络互助计划,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互助计划采用的是先保障后缴费,当出险后,会统一从所有参与者账户中扣钱。 互助计划有它的优点: 1、加入门槛低,心理压力小 互助计划采取“先保障,后交费”的方式,加入后再分摊互助金。参加计划后,如果会员足够多,每次分摊下来,花费也不高。 2、理赔过程透明 互助计划,每个月都会组织大家为患者分摊费用,并且理赔的各种信息都公示在平台上,不仅能了解到理赔的结果,也让我们更有参与感。 除此之外,有些互助计划还有“赔审团”机制:如果互助案件有争议,让陪审团会员投票决定到底该不该赔,进一步降低了大家对理赔的担心。 但是同时,互助计划也有他不可忽视的风险存在: 1、可能无法获得理赔款 很多互助平台的主体是网络公司,对股东和资金等都是没有太多要求的。仅过去两年时间,就有数十家互助平台倒闭。 2、保障内容可能更改 保险是国家统一监管的金融产品,而互助计划不是,互助平台可以修改互助规则。而保险自合同成立后,保障内容就是固定的,保险公司不能随意更改。 3、费用可能越来越高 从今年1月到7月,人均分摊的费用不断升高,我们通过一张表看一下:(见下表) 可以看到,7月最新一期虽然每人仅分摊1.48元,但相比于2月份,却增长了50倍。 4、理赔服务不同 如果发起求助,需要提前交一笔调查费。不管求助项目通不通过,这笔钱都是不会退还的。深蓝君致电了多家互助平台,得知确实有这笔费用。对此,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保险公司所有的调查费用都是自己承担的。 总之,不论是大病筹款、网络互助、还是保险,其实都是应对风险的方式。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如有更多保险疑问,就来【深蓝保】看原创文章哦!

相互宝值得加入吗,请问,相互宝好不好参与的人多吗

3,支付宝里的相互保值不值得买

相互宝的分摊规则是: 1)每期分摊金额 =(互助金 + 管理费 - 上期结余)/ 分摊成员数 2)分摊费用188元封顶,超出部分支付宝承担。(封顶线每年调整) 所以说相互宝未来到底要分摊多少钱,没有人能确定。不过有马爸爸在,金额肯定不会太高。 说了这么多,大家知道了相互宝到底是什么,接下来聊一聊它的优缺点。 一、优点 作为一种风险分摊工具,相互宝是值得加入的。 1、便宜。相互宝成员结构年轻,以80、90后为主,发病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截止2019年9月第一期,相互宝累计救助了2839人,重疾发生率仅为0.003%。最新数据显示,人均分摊3.06元,测算2019全年人均分摊金额约为30元左右,不过一杯奶茶钱,对于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买保险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2、门槛低,可随时退出。符合健康告知要求,芝麻信用达到一定的分数可免费加入。如果后期觉得不合适或者有更好的风险保障工具,随时都能退出,没有心理负担或决策成本。 3、确诊即赔,不与商业保险冲突。相互宝是基于“帮助他人,守护自己”的互助精神,成员初次确诊保障范围内的疾病,可一次性申请领取保障金,有点像重疾险。它与社保和商业保险性质不冲突,可叠加使用。 相互宝每月几块钱,成本非常低,假如真的患病,轻度重症可获得5万互助金,重症可获得10-30万互助金。相当于用很小的成本撬动一笔大资金,对于等着看病的人来说,这笔钱简直是雪中送炭。 二、缺点 相互宝不是保险,也不能取代保险,如果想以此来作为保障,会有一些局限性。 1、不稳定。相互宝有点像民间组织,最终解释权在支付宝手中,可能会根据现实情况,适当地修改条款。另外,相互宝没有巨额储备金,单靠分摊,随时可能倒闭。 2、不保证续保。相互宝是一年期产品,到期后可自动续保,但自动续保≠保证续保,万一产品停售,或是其他原因,保障就没了。 3、保障不足,超过60岁没有保障。40周岁以下互助金最高额度是30万,40-60周岁最高额度是10万,60周岁以上则没有保障。 这就有点耍流氓了,年龄越大,身体越走下坡路,患病概率越高。如果20多岁就加入,帮别人付了几十年的理赔钱,等到自己生病时,要么额度降低,要么没有保障...另外,这点钱对于重疾来说杯水车薪。 4、赔付慢。相互宝的资金到账没那么及时,有些人在被医院确诊后,要等三四个月才能拿到理赔互助金,对于一个急需用钱治病的人来说,有点漫长。 相比之下,这些问题商业保险统统不存在。因为买保险等于和保险公司签订契约,合同定死了保障时间、保障范围、年缴保费,谁也不能随意更改,这种安全感,相互宝根本给不到。保险还有规定,理赔最长不能超过30天,实际操作会更快。 另外,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成立的时候要向监管部门缴纳保证金,一旦公司经营不善,随时可拿出来履行保险理赔责任。再退一步讲,即便是保险公司倒闭了,银保监会也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兼并,保障依然有效。

你好! 值得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第一:相互保,还是基于了保险的基本核心,支付确定的一笔小钱,获得可能的巨额的保障。但是风险承担的对象由保险公司转移到了所有参保人。 第二:既然是风险被参保人所以承担,就必须承认这个保险的风险:首先是系统面对大面积的巨额分摊而崩溃,那么就需要设定规则,允许系统崩溃的出现,只要符合规则的系统崩溃,保险公司不受连带责任。再是,个人面对较大的分摊,产生规避行为,但没有影响到系统本身,那么需要允许个人有一次任性的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导致系统崩溃。如果个人已经出现过一次面对大额度的分摊,规避过风险而不是承担,那么根据这个险种的本质要求:风险是所有参保人承担,那么他违背了这个原则,因此,必须规划,弃保一次,或者多次,以及特殊情况的惩罚,解除惩罚的机制。 第三:总之,要允许系统合法崩溃,允许卷土重来,毕竟,合法崩溃意味着这个系统还是 有价值,只不过风险过大,风险过大的条件下,任何保险系统都无法避免崩溃。所以不要因为一次系统崩溃而排斥了这个系统的价值。总体来说,我们需要在现有多数人可以轻松帮助极度艰难的少数人的前提下,支持这个系统的反复卷土重来,以及合理的长期的运行。实现人人可以为我,我可以为人人。系统风险之后,就是个人风险,个人风险也再所难免,所以要么你就去买商业保险,要么就要面临一次或者多次比较大的分摊。 第四:允许系统主动崩溃,如果基于的对象和范围人群,风险过度,导致所有人的压力过大,为了避免合法约定到来的,无法控制的风险来临,可以申请预先崩溃。规避这种巨大的风险。余下风险由参保人承担。 第五:总之,一定有很大风险,让系统崩溃,但是这个系统确实在正常条件下具有优势。个人的风险也可以随意规避,但是个人的规避将会导致权利受损。因此,让哪些实际中,承担义务过重,责任心较强的人,且拿到好处少,尤其是几乎没有的人,可以核算一下,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这种优待也是合情合理的。至少在正常条件下,要支持这种优待的给予。

这么说,就是一群人相互保障。 跟其他的保险比,保险每年交费用高,保期时间长。但是保险到期可以赎回点钱,分红型的还有分红给你,当然也有保期短费用低的保险的它是不会退本金给你的。 相互保是低价保,由此吸收了很大一部分的中低层资产。这个保险很大的优势就是支付宝群体大,而且每个月花几十块钱保障自己保期短,随时可以退保入保,弹性大。

一次最多扣一毛钱,随时可以申请退出,有什么值不值得的,试错成本太低了,和上千万人发生一毛钱关系不好吗~

相互宝值得加入吗,请问,相互宝好不好参与的人多吗

4,相互宝终成“鲶鱼”_

编者按:本文来自公众号“银杏财经”(ID:threemornings),作者 汪小楼,编辑 秦简。36氪经授权转载。

命运总是偏爱那些敢于打破传统、推陈出新、顺应历史潮流的人,哥伦布、邓小平、乔布斯无不是如此。

但是在一些时候,命运似乎又爱开玩笑,它会短暂性地拥抱那些抱残守缺、思想传统的人。然后在某一个时刻再度灵光乍现、幡然醒悟,开始顺应潮流,与历史的长河一道滚滚向前。

每一个顺应潮流的改革者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时代。试想,如果哥伦布想去进行航海旅行,但是西班牙女王又禁止人们出海会怎样?如果乔布斯发布iPhone时,美国政府禁止大屏幕手机流入市场会怎样?

每一个时代,都应该给那些创新者足够的试错的机会,适当的门槛固然有必要,但一刀切的设置准入门槛,将所有人拒之门外的做法,仍有待商榷。

作为从诞生开始就是“网红”的“相互保”,今天却突然更名为“相互宝”,这背后应该就有创新者的无奈。

相互保11月27日发布公告称,于当天中午12时起,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正式调整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并更名为“相互宝”。信美相互同时发布声明称遭到监管约谈,将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为名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从“相互保”到“相互宝”,虽然没有直接言明,但这一字之差,也意味着相互保已经被移出了保险圈。

作为保险行业触网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产品之一,也可以说是沉闷的保险圈子这些年最具爆炸性的一个产品,相互保从低调上线,到用户追捧,引发行业热议,再到悄然转身,时间上虽然只有月余,但他带来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毕竟,它来过,很多事从此不同。

在“相互保”变“相互宝”引发的波动中,到底谁受益,谁受损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看清相互保带来的长远影响。

好在,用户保障未受影响,反而得到了升级。

相互保团队通过公告强调,调整成互助计划后,对所有用户的保障没有变化。这一表态,给几千万相互保的用户吃下了定心丸。

这就意味着,变成相互宝后,用户依然享有以下权益是:

芝麻分 650 分及以上、符合健康告知的蚂蚁会员(60 岁以下),无需交费就能加入,而且随时可以退出;

加入后可获得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 100 种大病,额度在30万到10万不等的保障;

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才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管理费将从原来的10%下降到8%

不仅原有的保障不变,相互宝还宣布对原有的产品方案进行了升级。

新计划公布了年度分摊封顶方案,2019年每位成员分摊总金额不超过188元,以后每年末公布下一年封顶金额。此外,未来哪怕整个计划的参与人数低于330万,蚂蚁方面也不会直接取消计划,而是会继续通过其他方式为用户提供大病保障。

对信美相互而言,短期利空,长期却可能受益。

表面看起来,转成互助计划后,信美相互失去了相互保这项风生水起的业务,属于利空。但换个角度看,对信美相互这样一家带有试点性质的保险机构来说,通过相互保这样一场探索,让人们在保险机构林立的市场上记住了有这样一个新来者,广告效应巨大。

国内的保险市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利益格局固化,中小保险机构很难从几家头部的保险公司口中夺食。信美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小保险机构,虽然不再参与相互保,但是让市场借机知道了他互助共济的理念,知道了相互保险的特色,知道他的创新意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真正受害的是整个保险行业。

也许很多人觉得把相互保赶出保险圈,对保险行业是利好。持这种观点的人,把相互保和保险看成了“零和博弈”。实际上,从相互保本身,它只是现有商业保险的一个补充,且是具有很强用户普及价值的补充。

在国内,很多人一直把保险看成骗子。保险难卖,保险市场难做,一直是行业公认的难题。但实际上,市场上并不缺保险需求,君不见那么多人跑去香港买保险。真正的原因是缺乏信任,以及老百姓的保险意识、保险理念的淡薄。

相互保扭转了一直以来大众对“保险”缺乏认知乃至抵触的情绪。统计显示,参与相互保的人中有超过60%的人是第一次购买商业保险。

相互保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补充,并没有一个产品覆盖所有人的保障需求。由相互保来完成保险教育,实际上可以给整个行业导流来千千万万的新保民,可以大大拓展了保险行业潜在的市场空间,为全行业做大蛋糕。将相互保踢出保险圈,实际上是让行业失去了一次分大蛋糕的历史机遇,国人保险意识的普及会因此而延迟。

这也是相互保险试点工作的一项损失。

保险是一个思维有多传统的行业呢?我们仅以传统保险圈的媒体的思维有多狭隘就可知一二。

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朋友跟我说,此前他们的活动想邀请科技媒体和财经媒体,但是保险圈的媒体就很不满,绑架这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说你们为什么要请财经科技媒体?最后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重新找人单独对接财经科技媒体。

保险行业的传统就更是如此,大家看到“保险”两个字恐怕马上浮现的就是永远也拉黑不完的保险推销电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行业太需要新的活力注入了,否则大家都会站在原地止步不前。

国家政策支持批准了三家相互保险社,但碍于大众的认知,相互保险在国内发展缓慢,尤其是和欧美国家相比。虽然业界对相互保是不是相互保险有争议,但相互保对普及相互保险的理念,推动民众了解相互保险的作用确是不容抹煞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保险产品种类也日益增多,但与保险消费者的需求相比,真正从需求出发考虑、切实满足客户风险保障需求的产品还是太少。试点中的相互保险,被寄望于成为一条鲶鱼,推进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给保险行业注入一些变化和新的活力。

我不知道相互保的出现,是不是动了传统保险行业的奶酪,是不是给保险行业带来了无法控制的风险,是不是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

但我知道,适当的试错总是有必要的,人们也总是要向前看的,创新者也总是源源不断的。如果没有哥伦布勇敢的试错,就没有人类大航海文明的诞生。

而今,相互保退出保险圈,保险行业那条“鲶鱼”被扼住了鳃,它不能轻快地向前游走,不得不说刚刚燃起的相互保险火光又重回熹微,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毕竟,国民的需求在那儿,我们等不起。

5,如何看待支付宝新推出的相互宝?是否值得加入?

支付宝推行的“相互保”在产品设计上脱胎于网络互助平台,虽有自己特色,但无本质区别。对比轻松筹等平台,“相互保”由于多了信美保险的持牌加持,身份上名正言顺了。 对于是否加入,主要还是看个人,如果您有在其他保险公司买了个人的商业保险,相互宝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而且只有有人保险,你就必须交钱,看的也难受。

这个目前最不确定的,就是保费到底是多少,并且是根据保障金支出直接从成员名下扣款还是先告知金额,后付款?前者对于参保成员来说不确定性太大,而如果是后者,显然项目的风险是很高的,因为一旦赔付金额过高,就会出现大量退保人员,而已经产生的费用,等着赔付的钱,到哪里获取?所以我觉得目前很迷的一点是,最重要的扣款方式都不清楚,就上市销售,未免太过草率?所有的钱都来自于众筹,到时候玩脱了,按照条款,支付宝和信美并不会买单。 所以我的意见是对于月光族年轻人来说,尝试一下也不错。一线城市年轻人加班熬夜、烟酒雾霾,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买个保险就相当于给自己买个“安心”了。“相互保”投保门槛低,0元即可先加入;理赔简单,只需在线提供资料;保费低,少抽一包烟的钱就行;退出成本低,啥时候不想参加了,随时退出。而对与有购买力的成年人,建议补足商业保险。

怎么说呢?在这中间,支付宝用户是受益的,基金公司也是受益的,支付宝的短期利益是受损的。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管理中,是默认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收益归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的。也就是说,如果支付宝不做这个余额宝,那么备付金投资协议存款产生的收益归支付宝所有。但是现在推出余额宝,用户资金产生的收益全部归用户所有。支付宝有没有可能从基金公司获得收益呢?会获得一点,这个费用的名目是技术服务费。支付宝不是第三方销售机构,也就不存在佣金这个说法,而且货币基金本来整体费用率就低(天弘增利宝综合费率0.63%)。支付宝人士也说,在提出余额宝这个项目时,内部讨论时财务部门提出了意见,说这一业务会导致协议存款减少。而对于支付宝用户来说,从没有收益到有收益;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从没有支付功能到有支付功能,这都是进步和创新。但对于支付宝来说,做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帮助?从长远来看,这无疑增强客户粘性,和整个阿里旗下的理财部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扩大了支付宝的应用场景,最终仍服务于用户活跃度的提升,资金量的提升。其中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并不如此前自媒体人士们评论的那样。1)是不是“抢银行生意”的一项创新?从以下两个角度看去,这都是创新。从支付宝的角度看,用户从无收益到有收益;从货币基金的角度看,支付宝和货币基金的结合,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货币基金的支付功能。货币基金替代活期存款的趋势一直存在,但进展缓慢。因为从应用场景和流动性上看,货币基金和活期存款仍有距离,这主要体现在赎回能否即时到帐,是否具有支付功能等方面。因此近年来解决货币基金的赎回到账和支付功能,成为基金行业持续推进的领域。支付宝的余额宝部分解决了货币基金的支付这一难题,借助于支付宝,货币基金在线上的支付能力大为扩展,较之前的货币基金更进一步。在这个支付功能上,天弘和支付宝开辟了第二条道路,之前华安旗下的货币,是直接应用在电商支付中,相当于自己去一家一家谈,而余额宝的模式则是直接借用现有第三方渠道。货币基金有可能取代活期存款,因此说“抢银行生意”并非无稽之谈。这是国外已有的路径,也是中国金融脱媒的题中一义。但就像其余60多只货币基金还没有取代银行存款一样,天弘增利宝和余额宝在支付能力(线下、大额支付的习惯)、提现等方面仍然受限,余额宝的推出是“抢银行生意”的结论,仍下得为时过早,但它无疑在原来的基础上迈进了一大步。2)没有尾随和“t+0”的实现有一些意见对于支付宝上的货币基金没有尾随佣金这一点表示困惑,实际上支付宝不是第三方销售机构,没有销售牌照,就不可能按照走量的方式收取尾佣。但支付的费用是有的,双方称其为技术服务费。如果未来基金公司在淘宝上开旗舰店,也将是没有尾佣的,淘宝也不是独立销售机构,基金公司以直销的模式在淘宝上销售,那么届时付出的可能是“广告费”。而另外一个令人不解的是,货币基金的赎回在银行渠道中,是无法天然做到即时到账的,没法t+0,也就没办法随便拿出来购物。在传统的货币基金中t+0的实现方式有两种:银行或者基金公司垫付资金,以货币基金份额作为质押;场内货币基金通过登记结算公司担保交收实现。对支付宝来说,外界一般认为只有垫资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天弘与支付宝是通过优化交易流程来实现的。如果粗暴的分析,时间差会“优化”到哪里去?这在支付宝的信用担保交易中很好理解。但在直接付款的交易中呢?最终应该是商家承担了。3)货币基金是有风险?!这个说法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货币基金确实存在风险,货币基金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这个流动性风险一方面属赎回引发的,但根本原因一般是持有的券出现信用风险或者流动性风险。还有一种极为罕见的情况,比如次贷危机中那样,部分债券和票据因为发行人倒闭直接违约了。在国内,部分货币基金在2006年也出现过风险,但是出现风险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是货币基金对短融的风险考虑不足,另一方面是货基追求高收益,估值方法欠考虑;另一方面,监管层对货币基金的久期监管也过于放松。未来随着cd(定期存款单市场)等工具在国内的推出,货币基金在流动性和安全性上应该会较目前更好。只要不是管理人过分追求收益率,2006年的情况也很难再次上演。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有用武之地,根据历史数据,能测算出货币基金申购赎回的波动;与传统的货币基金没有这样的大数据相比,增利宝在流动性管理上应该更加游刃有余。至于线上买基金是不是一门大生意,参见前文。最合适支付宝的目前仍然只是货币基金这样的现金管理工具。高风险产品、非标准化产品,仍然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投资者适用性问题。而且从大额投资者的角度看,专业性是第一位的,便捷和折让不是重点。

相互保是支付宝和信美相互联合推出的一个互助平台,是具有相同风险保障需求的蚂蚁会员团结在一起,以共担风险的方式为会员提供健康保障的互助共济机制。 我觉得是否需要加入还是要看自己是否需要。 支付宝的庞大用户基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互保的成败,加入的人越多,将来分摊的金额就越少,花更少的钱获得同样的保障,这符合很多人的消费心理。 但要注意,并不是你得了大病就能申请保障金,它是有一定的申请门槛的,只有符合约定的疾病定义才能申请,大家在加入之前请仔细研究下支付宝相互保保的恶性肿瘤和99种重症,看是否在你的需求范围内。 已经加入了的朋友,用不到固然最好,当是做公益也是可以的。

首先,这种“相互保”不占用参加者的资金。流动的资金才能创造价值,而这种互助保不需要参加者提前缴纳保险费,客户端资金依旧在自己手里,只有有需要的时候,才分摊费用,这是一个普遍受欢迎的事情。 其次,相互保没有利润提成,只有管理费的提取。


文章TAG:相互宝值得加入吗  请问  相互宝好不好参与的人多吗  相互  值得  加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