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现实很重要,不管高中成绩再怎么优秀,成绩出来了就已成定局!认清自己所处的状况,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才是第一位!2、地域问题:要不要出省?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占优势,只能选择二本院校。那么问题来了,自己要不要出省求学呢?自己反复考虑,最后决定不出省。一是离家远,虽然自己并不恋家;二是自己对于省外高校的信息并不了解,在省内高校的一些信息,还可以通过自己身边的老师和亲朋好友的直接经验,见解的判断意愿高校的质量。

选择在省内读大学这一原则之后,接下来就是在哪个城市读大学的问题。既然不去别的省份,那么就在省会城市读书应该会好一些!因为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普遍是各个省份最强的,当然有些省份例外哈,所以它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机会是其它城市所不可比拟的!不出省,省会城市定了之后就是选专业的问题了啦!3、选专业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你最好先问问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在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种三分钟热度的不算!能够让你持续投入并甘之如饴的事物有没有?有的话,恭喜你!宝藏boys and girls,义无反顾的去投入她(他)的怀抱中吧!如果没有,按照自己的厌恶度逐个排除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哈!五、总结1、纠结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怎么办?这个问题纠结了无数考生,确实是个灵魂考验问题!不过就我跟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达成的多数共识就是,本科选学校,研究生选专业!高考填志愿读大学,能去985就不去211,能走211就不来普通高校。

为什么这么讲呢?一是以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等为代表的硬实力与以师资力量、优秀生源和学术氛围等为代表的软实力,这个直接影响你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四年时光,优良的环境和平台能够给予你更多茁壮成长的养分。二是就长远考虑来看,大学四年时光匆匆,很快临近毕业,你就要面临着下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是直接毕业找工作,还是考研升学?这些虽然对于18岁即将升学的你,还有点远,但实话讲,一点也不遥远!如果现在就能够考虑到将来的规划,无疑你会比其他人更具有优势!一个好的本科平台能够在你临近毕业时给予你最后一波也是最为重要的福利吧!如果你选择工作,211、985、双一流的高平台会给予你名校的光环,给予你更多面试机会和入职的可能性。

如果你考研,首先本校会有较多的保研名额,只要你够优秀,就可以直接免初试入学。2、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看哪些硬指标?对于像老王这样分数比较尴尬的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面临选择同层次的一批次和二批次的学校和专业时该怎么办呢?对于同层次的高校,要注意看下面几个指标: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有无保研资格等等。同层次的有硕博点的高校一定比没有的高校强,数量多的、申报时间早的高校一定比数量少的、申报时间晚的高校要强!选择有保研资格的高校比没有保研资格的高校要好!对于选择专业这一块来说,可以参考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这个排名是最权威的!同样的,对比几所开设同一专业的高校,除了这个排名,(如果学校不在上面的话)也要考虑哪个学校的本专业开设的有硕博点。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填报志愿时,家长孩子都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家长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不能以固有思维老旧经验乱卡压孩子,乱指挥。家长与孩子要有商有量,最后最好达到统一一致。专业成就未来,决定人生走向,填报学校及专业,是很需要智慧与技巧的,马虎急躁不得,也不可太有侥幸赌博心理,最好还脚踏实地求稳,又达到好处最大化。这样做家长的就要深入去了解其中的各种情况,知识,技巧,诀窍,知己知彼才无往不胜。

家长不可做一问三不知,只知给钱的家长。孩子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更有想当然,不够稳重的作法,且多还有好高骛远,近臭远香,舍近贪远,弃小爱大的心态在作怪,因而做家长的要懂得引导和把控。不可任由孩子任性而出大错。家长不可完全越俎代庖,孩子也不应任性不听父母长辈意见。在这问题上不要固执己见,而应懂事明理为好。

上大学要学到真本事,不可高枕无忧了,家长要警醒孩子,要与孩子一起学习分析情况,共同参考,什么学校最合适,什么专业更适合,都要有商量,探讨,不要主观武断,用家长权威以命令绝对执行方式要求孩子,除非绝对正确,孩子又叛逆,但也应以理服人,不能命令压人。孩子对的要支持,父母错的也不应接纳。要依据孩子所得分数,名次排位,再了解各高校近几年收录情况,自己所想学的专业,综召分析比对后,确定最合适的两三间校而报之,务求一箭中的刚刚好为最上。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时要  填志愿  填报  志愿  高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