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很多,但“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其落脚点都会殊途同归。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专心致志地备课。备课的时候,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过程、备自己。只有做到五备,才不会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才不会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感到味同嚼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准备,都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努力在每一节的课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其次,一定要在授课中把控自如,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整个课堂教学最好做到活而不乱。授课时,切忌照本宣科——教案是死的,但学生和课堂都是活的,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需要对已经预设好的教案进行灵活变通地处理,让教学设计富有“弹性”。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中不能自己像鞭炮似的在课堂教学时滔滔不绝,把课堂教学当成自己的一言堂。如果这样,你的口才再好,整节课都是劣质的。故此,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这就好比某位作者在头条平台发布文章,他的文章能够引发其他读者的共鸣,让大家有一种很想去评论的冲动,那么,这无疑是一篇很成功的文章。同样的,你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也要创造这种让学生“评头论足”的契机,这样,学生参与进来了,回答积极性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上来了。

第三,教师要坚持每天都给自己“充电”,练好自己的三笔一画一话:毛笔、钢笔、粉笔、简笔画和普通话。这三笔一画一话有什么作用?敬其师,信其道。这些本领如果过硬,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有比较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整洁美观的板书水平,学生就会对我们产生敬佩之心,这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助力无疑是非常大的。同时,还要坚持写教学反思。

备课中我们确定一份教案,课堂教学中我们用调整好的“第二份教案”,我们要在这两份教案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的落差点,反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闪光点分别在哪里,今后面对同类的现象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宝贵的经验,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并持之以恒地做好记录。就这样,你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教学水平会拾级而上、换挡提速。

新教师如何调控课堂气氛?

调控好课堂是新入职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不同学段的学生对新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喜欢温柔可亲的老师,中学生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高中生则比较喜欢开明帅气有才华的教师,大学生更倾向于牛人。除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之外,还要掌握必备技能。因为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学是一门学术,是一门技术,是一门艺术,是仁术还是道术。

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大家好,我是师者说,有17年的教学经验,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不考虑家长因素的情况下,要提高班级的成绩,主要在于教师,教师一定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也就是上好每一节课,孩子们上课时能把知识点都掌握了,课后作业也会写得比较轻松,孩子们也能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成绩也会很好。反之,由于教师的种种原因,导致孩子们上课没有精神,没有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小学阶段,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认真备课,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制作选用合适的课件,并且熟悉它。一堂课要做到,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快速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设计要重难点突出,结构清晰流畅。这些,教学设计上都有,那么在备课时,教师要熟悉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的内容编排情况,在备一节课时,要了解孩子之前已经学了什么。

既要备书上的重难点,还要备预设,要想到孩子们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甚至有的细心的老师,每一个环节应该说什么话,都会写下来。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同一堂课,知识点只有那么多,结构也大同小异,甚至于同一教案,同一个课件,让不同的老师来教,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备好了一堂课,只是能上好课的前提。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