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教育学专家说,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点,但仍有许多缺点。你同意吗?

我对真正的教育专家是敬重的。但此处我不得不说,我对此处此种提问的科学性难以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积淀,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又经过无数次质疑、争鸣,在反复较量,又反复的实践检验、摔打、磨炼中,随着时代前进的步履,日渐成长成熟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既历史厚重,又博大精深!炎黄子孙首先必须对这一大前提坚定不移,坚信不疑!作为华夏子孙,当代中国公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多少,了解多少?这是对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拷问!我愿和大家一道,以无比祟敬和谨慎之心,共同瞻仰这棵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参天大树。

不错,近二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被近现代西方政客们砍伐得遍体鳞伤,又被本民族中的不肖子孙乱泼脏水,惨不忍睹。但近些年来,在习近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自信建设 我不想从理论上甲乙丙丁,我没这个本事。我只想就就一些社会现象,谈一些我的思考。我想从观念及形态两方面展开。所谓观念。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立足于华夏辽阔大地,扎根于多民族大家庭,吸吮着长江黄河为代表的数千条母亲河的乳汁,呼吸着近千万平方公里疆土领域的部落民风和农耕清气,历经五千年沧桑的漫长过程,日积月累,朝朝相袭,代代相承中共同缔造,发展,形成的。

从女娲传说,到炎黄奠基,夏商周塑型,延及历朝历代,列祖列宗们共同开创开拓中成长壮大的。我理解,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宇宙中,人与万物平等。人可以顺应自然(包括世界)的过程中,主导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但决不可以主宰自然。人类要象大地一样,以坤厚之德承载万物,爱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物种。这与佛家众生平等观念一拍即合。

自然概念如此,社会概念尤其如此。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仁、礼、智、信,讲究礼、诚、耻,主张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与西方文明推崇的人性向上的趋势相适应。春秋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家争鸣的倡导和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犹如参天大树,与当时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一起熠熠生辉。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