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

语文老师如何学会用阅读教学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认字识字,有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既然小学阅读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呢?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俗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因此要从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顺势把学生引导到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书籍中来,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久而久之产生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二、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协调一致,努力为小学生搭建课内课外阅读平台,如图书馆(室)、阅览室、阅报栏、书报杂志展、学习园地、电子口袋书等,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三、注重引导,多读名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著,指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好词佳句,慢慢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

四、教给方法,提高效果。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刚开始都是好奇使然,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教给诸如泛读、精读、唱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果。五、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开头结尾、过度照应等方面的独到之处,鼓励学生多说、多议、多仿、多写,引深阅读,促进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语文老师如何学会用阅读教学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进行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名言:“在知识的大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为摒弃那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你教我学”的阻碍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作过一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性尝试,现分述如下,权作抛砖引玉,以求得同行赐教。

1、自习,即自己学会预习课文,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从11个方面入手。(1)析题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首先想一想,在这个题目下应写些什么内容,假如叫自己来写,该怎样写。逐步掌握“从题入手,看题思文,扣题读文”的阅读方法。(2)读课文。通读全文,感知内容,了解大意,围绕学习重点,边读边思,读中有思,以思促读。

(3)解词语。方法上采取一查三联。查字典或词典,直接了解生字、词的音义,并随手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加深印象;有些词义是词典上找不到的,要结合语境,采取词联句,词联段,词联篇的方法理解词义。(4)标节次。用笔注上课文节次的节序,便于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5)划重点。用笔划出重点词语、中心句、精彩段,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6)记问题。把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记下,以便思考。(7)加批注。在预习课文中,自己有感受或见解的地方加上简要批注,即作书头笔记。(8)分段落。看看全文应分几个部分、几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每个部分、每个层次的意思,理清全文脉络。(9)编提纲。编写段落、层次提纲或人物提纲,或情节提纲,或论述层次提纲,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10)结中心。试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或课文大意,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11)做练习。综合全文,思考分析,做课文后边“研讨与练习”上的题目,试试能否在老师讲解之前求得一个初步的答案。通过预习,学生做到有所知,有所得,有所疑,提高了听课效率,培养了自学能力。2、自讲,即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进行备课、讲课。

学生备课,人人动手,讲课则每次推举1~2人,或讲一篇课文,或讲一个段落,视教材而定。可一人主讲,讲解,提问,答疑,俨然一个“小先生”;也可一人组织,大家讨论,充当“节目”主持人。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个主讲学生分析“绘春”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春风的?(2)春雨是轻柔的,那么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冬天的雨是怎样的?这些超越教材的富有创意的提问设计,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可见该学生在备课时下了一番功夫。

因此,让学生自己讲课,既锻炼了听说能力和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自结,即诱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体,自己比较、归纳、总结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和阅读方法。例如一个单元课文教完后,引导学生将本单元几篇课文从遣词造句、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例如学习说明文,学生总结出:从文题入手,把握说明的中心;从结构入手,理清说明的顺序;从内容入手,分析说明的方法;从行文入手,学习说明的语言;从类别入手,掌握文章的写法。

学习小说,学生总结出:“抓线索,理情节,看环境,析人物,揭主题”这样一个程序。学习《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以写景为主的散文,学生总结出:绘景=形状十颜色十声音十味道。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领悟到学法,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令其独行,不再翼护”。

4.自学,即改变传统的老师考学生的做法,组织学生以单元为认知系统进行自测训练,养成自测习惯。每次单元教学前,都要公布单元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单元课程上完后,指导学生做单元总结,并提出样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搞清楚问题的范围、内容、要求、思路和技巧。然后学生自己出一份试卷,找学弟学妹,交换试卷,考试结束后,由命题人进行评价打分,交由老师审核公布。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