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被免职的郭华巍现在的是什么职务

他现在只是在华为集团做科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

请问被免职的郭华巍现在的是什么职务

2,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有哪些要求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保障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接受基本幼儿园教育的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规划,预留符合规定要求的幼儿园建设用地。新增教育经费应当向学前教育倾斜,县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 据统计,2016年我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为6.1%。根据在园学生人数除以户籍所在三周岁以上六周岁以下适龄儿童总人数,获得的数据称之为“毛入园率”。国际经验表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平均为9.67%。而2016年浙江省毛入园率已达到118%,但财政经费占比只有6%左右,相较而言,我省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此外,二孩政策后浙江省预计每年将新增15万-20万人,到2020年,预计全省在园幼儿人数将新增47万人左右。根据各地教育部门上报统计,到2020年全省需要新建幼儿园1144所,扩建幼儿园406所。 “一方面‘有园上’已成为民众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上好园’又成了新的期盼和要求。”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郭华巍说,“这些新老问题叠加对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必然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以《条例》的出台实施为契机,制定和完善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要有计划地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尽快扭转公办幼儿园短缺的现状。”

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有哪些要求

3,宁波工程学院怎么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2004年5月由专科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 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实施高校。 官网2014年7月显示, 宁波工程学院分为风华路东校区、翠柏路西校区、启运路成人教育学院和杭州湾汽车学院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350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设有12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教职工1037人,其中专任教师70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2642人。 中文名:宁波工程学院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宁工院/宁工 创办时间:1983年5月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属性:卓越计划高校 所属地区:浙江宁波 现任校长:吕忠达 知名校友:郭华巍 主管部门:宁波市人民政府 校训:知行合一 校歌:宁波工程学院校歌 主要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 电信学院、国交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学院)、化工学院、交通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 学校地址:宁波市风华路201号 学校代码:11058 主要奖项:321教学质量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前身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3年5月。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学校分为东西两校区,目前占地面积约8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西校区位于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东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8750人,教职工797人。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960万元,馆藏图书105万册。建有6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聚合工程与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校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市场上卓有声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通过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其中教授5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逐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学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重点培育优势和特色专业,实施了"321"教学质量工程,即三重二优一评估,建设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培养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巩固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建设市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 学校形成了"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应用开发型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优化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协同,努力培育特色。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屡获佳绩。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创业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 学校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现有科研机构十余个。学校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开展了"五个一批"工作,即凝练一批重点学科方向,培育一批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批精品应用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积极开展调研论证,探索服务地方的新模式,扩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交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效果显著。 学校不断深化和谐校园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构建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依托各类"节文化"和"一院一品"等品牌活动,着力塑造"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平安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卓有成效。2006年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及参加各类学术活动。1984年学校即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结为友好学校,是全国四所中德合作院校之一。多年来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校际之间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术合作、教学交流,成绩斐然,外向型办学特色日益显著。

宁波工程学院怎么样

4,宁波工程学院是什么样的学校前身呢

我是宁波工程的,前身是宁波高专。 以前只有一个校区的,是在市区的,现在有了个新校区,在宁大附近, 分东西校区。
波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由宁波市政府举办。创建于1983年,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高校,全国第一批和德国合作办学的高校。 学校位于长三角南冀中心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贸易城市,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原主校区(翠柏校区)地处宁波市中心,占地面积640亩,学校由东校区(新校区-主校区)、西校区(翠柏校区)、雅戈尔三个校区组成。目前,投资近14个亿,占地面积1370亩,地处宁波北高教园区的新校园区正在建设之中,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共500亩。 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学科。目前设有建筑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交通、经济与管理、人文、外国语、国际交流、理学和成人教育十一个学院,设1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四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和十余个科研机构。现有六个教育部改革试点或示范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2人,其中教授4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0人。教师的工程服务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比较高。还聘请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和生产及管理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2005年全校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2500万元,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1项。2005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创新推动奖各一项。 学校以"知行合一"为校训,形成了以应用型为主,外向型和复合型为辅的"一主两辅一精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风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开展一系列活跃、务实、有创意的课余活动,努力营造特色鲜明、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480万元,馆藏图书90万册。建有4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校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三维技术公司、建筑设计院和建筑监理公司等企业在市场上卓有声誉。2005年全校校办产业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学校即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结为友好学校,多年来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的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校际之间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术合作、教学交流,成绩斐然。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宁波工程学院将秉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朝着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工程技术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 郭华巍 党委委员、院长:高浩其 学校网址: http://www.nbut.cn 学生论坛: http://newave.nbut.cn(新浪潮论坛)
前身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3年5月。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学校分为东西两校区,目前占地面积约8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西校区位于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东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8750人,教职工797人。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960万元,馆藏图书105万册。建有6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聚合工程与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校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市场上卓有声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通过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其中教授5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逐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学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重点培育优势和特色专业,实施了"321"教学质量工程,即三重二优一评估,建设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培养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巩固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建设市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 学校形成了"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应用开发型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优化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协同,努力培育特色。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屡获佳绩。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创业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 学校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现有科研机构十余个。学校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开展了"五个一批"工作,即凝练一批重点学科方向,培育一批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批精品应用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积极开展调研论证,探索服务地方的新模式,扩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交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效果显著。 学校不断深化和谐校园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构建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依托各类"节文化"和"一院一品"等品牌活动,着力塑造"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平安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卓有成效。2006年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及参加各类学术活动。1984年学校即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结为友好学校,是全国四所中德合作院校之一。多年来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校际之间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术合作、教学交流,成绩斐然,外向型办学特色日益显著。 以前宁波只有宁波大学和宁波工程学院的前身宁高专

5,宁波工程学院是什么样的学校前身呢

波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由宁波市政府举办。创建于1983年,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高校,全国第一批和德国合作办学的高校。 学校位于长三角南冀中心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贸易城市,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原主校区(翠柏校区)地处宁波市中心,占地面积640亩,学校由东校区(新校区-主校区)、西校区(翠柏校区)、雅戈尔三个校区组成。目前,投资近14个亿,占地面积1370亩,地处宁波北高教园区的新校园区正在建设之中,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共500亩。 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学科。目前设有建筑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交通、经济与管理、人文、外国语、国际交流、理学和成人教育十一个学院,设1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四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和十余个科研机构。现有六个教育部改革试点或示范专业,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2人,其中教授4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0人。教师的工程服务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比较高。还聘请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和生产及管理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2005年全校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2500万元,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1项。2005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创新推动奖各一项。 学校以"知行合一"为校训,形成了以应用型为主,外向型和复合型为辅的"一主两辅一精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风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开展一系列活跃、务实、有创意的课余活动,努力营造特色鲜明、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480万元,馆藏图书90万册。建有4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校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三维技术公司、建筑设计院和建筑监理公司等企业在市场上卓有声誉。2005年全校校办产业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学校即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结为友好学校,多年来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的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校际之间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术合作、教学交流,成绩斐然。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宁波工程学院将秉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朝着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工程技术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学院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 郭华巍 党委委员、院长:高浩其学校网址: http://www.nbut.cn学生论坛: http://newave.nbut.cn(新浪潮论坛)
前身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3年5月。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学校分为东西两校区,目前占地面积约8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西校区位于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东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8750人,教职工797人。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960万元,馆藏图书105万册。建有6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聚合工程与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校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市场上卓有声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通过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其中教授5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逐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学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重点培育优势和特色专业,实施了"321"教学质量工程,即三重二优一评估,建设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培养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巩固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建设市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 学校形成了"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应用开发型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优化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协同,努力培育特色。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屡获佳绩
我是宁波工程的,前身是宁波高专。 以前只有一个校区的,是在市区的,现在有了个新校区,在宁大附近, 分东西校区。
前身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3年5月。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学校分为东西两校区,目前占地面积约8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西校区位于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东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8750人,教职工797人。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960万元,馆藏图书105万册。建有61个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训中心,其中:仿真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刀模具中心、网络工程技术、仿真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聚合工程与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实验室为市级重点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化学化工实验室是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建设单位。校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市场上卓有声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通过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7人,其中教授5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逐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学校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重点培育优势和特色专业,实施了"321"教学质量工程,即三重二优一评估,建设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培养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巩固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建设市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示范基础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 学校形成了"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应用开发型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优化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协同,努力培育特色。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屡获佳绩。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创业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 学校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现有科研机构十余个。学校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开展了"五个一批"工作,即凝练一批重点学科方向,培育一批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批精品应用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积极开展调研论证,探索服务地方的新模式,扩大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交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效果显著。 学校不断深化和谐校园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构建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依托各类"节文化"和"一院一品"等品牌活动,着力塑造"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平安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卓有成效。2006年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及参加各类学术活动。1984年学校即与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结为友好学校,是全国四所中德合作院校之一。多年来与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校际之间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学术合作、教学交流,成绩斐然,外向型办学特色日益显著。 以前宁波只有宁波大学和宁波工程学院的前身宁高专

文章TAG:郭华巍  请问被免职的郭华巍现在的是什么职务  郭华巍  请问  免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