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校怎么

女生最好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2,高三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学历吗

是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厅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64年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

高三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学历吗

3,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我是南交院的,学校就一个校区,在江宁大学城。宿舍都是是六人间,衣柜就一个,然后上面有柜子可以放杂物,不过最上面的柜子使用率不高,有独立卫生间。从去年开始交院投档分走在南京专科学校比较前的位置。总得来说汽车专业和公路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热门专业,还有建筑系的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也是很好的专业,其它的就不怎么样了。今年我们学校投档线好像是285,你在300左右可以报汽车专业的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
我是南交院的,学校就一个校区,在江宁大学城。宿舍都是是六人间,衣柜就一个,然后上面有柜子可以放杂物,不过最上面的柜子使用率不高,有独立卫生间。从去年开始交院投档分走在南京专科学校比较前的位置。总得来说汽车专业和公路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热门专业,还有建筑系的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也是很好的专业,其它的就不怎么样了。今年我们学校投档线好像是285,你在300左右可以报汽车专业的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
我是南交院的,学校就一个校区,在江宁大学城。宿舍都是是六人间,衣柜就一个,然后上面有柜子可以放杂物,不过最上面的柜子使用率不高,有独立卫生间。从去年开始交院投档分走在南京专科学校比较前的位置。总得来说汽车专业和公路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热门专业,还有建筑系的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也是很好的专业,其它的就不怎么样了。今年我们学校投档线好像是285,你在300左右可以报汽车专业的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4,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截至2015年1月,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设有6个教学院系,开设专业47个,有教职工61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成教在册学生4000余人。办学历史编辑1953年4月,学院前身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培训班创建,设置安品街、建邺路、九儿巷三个分部。1955年3月,在办学地点不变的情况下,合并三个训练班,创办“江苏省交通干部职工学校”。1956年1月,学校定名为“江苏省交通干部学校”,总部设在建邺路26号。1964年,江苏省交通厅等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南京汽车职业学校。学校风光(2张)1965年,江苏省交通厅整合江苏省南京汽车职业学校、江苏省南京航运职业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南京交通学校”,校址设在建邺路省委党校内。1966年学校迁址南京市浦口沿江乡冯垟江苏省金陵汽车配件厂内,同年,位于镇江谏壁的江苏省汽车学校迁入。1969年12月,学校停办。1973年11月,经省革委会发文批准,学校复办,校址设在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内。1996年,学院开始试办高职班。2001年6月,学校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独立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1月,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征地800亩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10月,学院搬迁至江宁新校区。2005年12月,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4月,学院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2012年7月,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于在南京签署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决定“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3]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04人,学校建筑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346人;有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名,“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名,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7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8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2]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杨益明[4-5] 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张永春,杨益明,盛海洋,和玉宏,蒋玲等江苏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团队(文爱明)[6] 院系设置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艺术系六院一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三部一院,开设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40个。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交通部重点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4个,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学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9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优秀精品教材(含立项)14部,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6]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14] 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群: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14] 交通部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 江苏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物流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9] [16-17] 江苏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高工程技术[10] [17] “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江苏省级创新实验基地:公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学校荣誉学截至2015年1月,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还获得“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荣誉。[2] 合作交流高校合作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专接本”(专科接读本科)教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与江苏警官学院等学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工作,与省内10多所中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关系。[2] 校企合作2017年9月21日下午,在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万宇学院”签约揭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校企双方将共同开展定制人才培养,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据介绍,汽车产业是江宁区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南京交院万宇学院成立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万宇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将联合开办万宇学徒制班、万宇创新创业实验班,共建社区学院,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共建教学培训基地和队伍,合作建设万宇培训基地,确保教学质量;校企双方教师互兼互聘,组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产学研平台,成立“汽车服务研究院”。共建研发与数据分析中心、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和科研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等产学研平台;开办在线“万宇大学堂”,组建“大师工作室”,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和尊重技能的氛围。真正把万宇学院建设成为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建成汽车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的重要基地,为汽车产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1]     国际交流截至2015年1月,学院与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合作开办“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加入了“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2]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平台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交通部乙级试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所。交通部乙级试验室: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验室[6] 江苏省技术中心: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运输管理分中心,江苏省道路工程节能减排技术中心[11-12] 校级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所,交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11] 科研成果学院有2014年交通运输厅科研立项项目2项,2015年省高校哲社基金立项项目12项,2013年交通教指委立项项目 4项,2014年度院级科研立项项目35个,自然科学类项目18个 ,人文社科类项目17个;2014年度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78篇。学术资源学术期刊根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交通高职研究》(原《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以反映高职教育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印刷本在中国国内交流。开设栏目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与运用、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等。[27]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中文期刊1000多种、外文期刊10种、报纸50种、原版外文图书10000多册,电子图书304万册。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读秀图书数据库、新东方英语、交通科技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和多个光盘。[28] 文化传统编辑校训知行合一 明德致远“知行合一,明德致远”是一个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又体现现代交通职教理念与我院办学特色的命题。知行合一: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意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把“知”和“行”、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知行合一”也是“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现代职教理念的最佳体现。明德致远:“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寓意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彰显良好的道德修养;交通运输行业铺路架桥,积善行德,彰显交通事业之德性。也寓意学院凝神致志,事业通达致远,彰显矢志不渝、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风貌。[29] 校徽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如右图所示:(1)校徽主体:以蓝色为主色,象征知识海洋无穷无尽,是科技性、创造性色彩;银灰色为辅色,是工具性、应用性色彩。以交通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或组合,形成“环绕地球的、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一本展开的书籍的抽象图形”、“一个大写的人字昂然屹立于广袤的大地上”等抽象线条或图形。寓意学院积极勾画宏伟蓝图、大胆创新;寓意学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撑交通的发展,教育依托交通得以发展。(2)校徽外框:圆形外框为车轮,寓意工程与交通之意。(3)校徽整体:整幅校徽沉稳、和谐而又灵动、跳跃,象征着学院及学子必将孜孜以求,宁静致远,从而走出蔚然、深远之境界。

5,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浦口的,是在浦口大学城里的,告诉你下,男的比女的多太多了,宿舍时4个人的宿舍的,有独立的位数间的
建宁路上,火车站中央门汽车站往西就是了

6,2022年南京交通职业学校报考人数多少

2022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前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三十个专业总计计划招生1500人,报考人数应在1500人以内。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规则是录取工作在省教育考试院领导下,由学院统一组织录取,录取过程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衡量,职业适应性测试合格的考生,依据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总成绩等于学业水平考试赋分加语数外综合测试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

7,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几个校区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个校区,院系情况如下: 学院本部(南京校区)设有运输管理学院、通信信号学院、动力工程学院、经贸学院、软件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地铁学院 7个学院; 苏州校区设有城市轨道交通系、自动控制工程系、建筑设备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6个系。

8,2022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线上考试还是线下考试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线上考试。文科只能填物流管理和建筑装饰设计,理科可以有4个选择,南交院的汽车系还是很不错的,算是第二王牌系了,好处可能是容易考进南交院,毕竟不是全看成绩的,高考的话,理科如果没有260以上,进南交院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坏处可能是单招进去的人良莠不齐,不知道单招的是不是在一个班,但是学期考试的试卷是和统招的不一样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1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院校。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学院设有汽车工程学院、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学院。

9,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工程学院哪个

不是一个档次的学校,怎么能比?南京工程学院是本科,每年分数线最低比一本线低五分之内,很多专业分数线都超一本线,电力专业是王牌专业,一超一本线10多分,机械,自动化,能动都不错,分数也不低~应天属于专科,在南京的专科院校中排的也不靠前~
两个不能比啊。南京工程学院
你好楼主。 徐州工程学院由原彭城职业大学和原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彭城职业大学创建于1983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计委、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5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6月,创办于1959年的师范性高等专科院校----原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 所以说实话不好。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它隶属于江苏省交通厅。学院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建筑专业”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且位于南京。有这两个基地和好地理位置、我想在职业技术学校中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学校。其中的汽车运用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和物流管理,这些应该是这里面的好专业。 所以主要还是你自己选择一下。个人感觉南京交通好一点。之前我想考的,里面也有点人。可是考分太低,还是进不去。当时我们本3是470左右 我考的420 都没进得去
不是一个层次的学校,南京工程学院号称最接近本一的本二。应天就算了吧,是专科,在南京专科中也排不到名次……

10,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日语吗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不考日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项目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室内艺术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南京交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78年,隶属市交通运输局,是一所以技师、高、中级技工、中等专业、综合高中教育为主,集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汽车驾驶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和培训基地。2003年5月19日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晋升“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6月2日经省政府批准增挂“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校牌,2014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增挂“南京交通中等专业学校”校牌。2014年11月22日市编办批复,学校更名为“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南京交通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12月3日,经市政府批准,学院与南京市金陵高级技工学校签署协议,两校正式合并。

1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有:1、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2、路桥与港航工程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公路监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路桥方向)。3、运输管理学院:会计(海外本科直通车),物流管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报关与国际货运,交通运营管理,空中乘务。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海外本科直通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通信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5、机电工程学院: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海外本科直通车),模具设计与制造业,电气自动化技术。6、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方向),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楼宇智能化技术,工程管理专接本(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办)。7、人文艺术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2,南京交通职业学院普通班怎样报名

网上报名。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完善高职院校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江苏省2022年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2022年江苏省高职提前招生工作。第三条 学校全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代码:1152,办学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龙眠大道629号。第四条 学校简介: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学院创办于1953年,办学历史悠久,2001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921亩,建筑面积36.9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近1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2000余人。第五条 颁发学历名称: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我校普通专科毕业证书。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六条 我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条 我校的招生工作组织实施机构是学校招生就业处。第八条 我校的招生工作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和第三方多重监督机制,我校招生工作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第三章 招生计划第九条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学生生源等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我校2022年高职提前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及计划数以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公布为准。第四章 报名考试第十条 招生对象:江苏省内已参加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的高中教育阶段毕业生,考生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并取得成绩。第十一条 对提前招生的考生身体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已录取的考生如参加高考体检不符合相关规定,学院将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取消其录取资格。第十二条 提前招生的考生入校后进行体检和资格复查,体检不合格或资格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

文章TAG: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