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学题目5

1B 2C 3D 4C 5A 6C 7D 8A 9A 10D
d d d c
所谓边际,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关函数的导数,试想单位增加的收益如果没有大于成本,不就成了包赔不赚的买卖了? 行动的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成本,是在经济学中存在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所以答案是A。
d. 墨西哥和美国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即使两个国家间的生产率有差别,那么也可以通过贸易来改善两国的贸易条件。

宏观经济学题目5

2,宏观经济学试题

思路如下:(1)Y=C+I+G,右边代入,Ya=Y-t,可求出Y、r的值;将r值代入I=140-10r,可求出总投资(2)L/P=0.2y-5r,L=M=100,将(1)中求出的r值代入,可求出,100/P=0.2y-5*r。这就是总需求函数

宏观经济学试题

3,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雪唯1993 费消加增将们他降下富财际实的庭家降下平水格价着随.A)1(是一之因原的斜倾下向线曲求需总、6应效率利.B应效口出净.A。应效富财.D应效额余际实.C为称被应效种这降下的出产致导求需费消贷信民居和求需资投制抑。损受都人务债和人权债D益受都人务债和人权债C而从升上率利少减求需机投币货升上价物当下件条变不量总币货在、5损受人务债益受人权债B。SA=DA:D益受人务债损受人权债A。T+S=G+I:B。于小能可也于大能可、D)于等、C)M+T+S=X+G+I:C使会胀膨货通说地般一、4S=I:A(入收的得取国外从民公国该明说值总产生民国于小值总产生内国的国一、2了高提年去比都定一平水量产物实和平水价物的年今、C了加增年去比定一量总的务劳和品物的产生年今、B了高年去比定一平水价物年今、.A。确正定一不都法说种三上以、D(入收的得取国该从民公国外于小、B是衡均的门部两、3于大、.A)(明说值总产生内国义名的年去于大值总产生内国义名的年今、1分03共分1题每。内格空的应相上纸题答入填号编母字文英其将案答的确正出选中案答选备的题每从个一有只案答确正题每。题03共型题本题择选项单、二线曲斯普利菲.5业就分充.3期周济经4上纸题答在写案答将分01共分2题每。题5共型题本题释解词名、一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卷

4,求高手帮忙做一份宏观经济学的试题急

所谓边际,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关函数的导数,试想单位增加的收益如果没有大于成本,不就成了包赔不赚的买卖了? 行动的边际成本不可能为零。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成本,是在经济学中存在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所以答案是A。
27,第8年的实际产出为15000,而指数翻番,所以名义产出为30000,选B28,GDP=C+I+G+NX=4000+700+500+(X-M)本题没有进口的数据,所以按0算,于是GDP=5450,选A
1.B2.A3.D4.A5.D6.A7.B8.C9.B10.D11.12.C13.B14.B15.D16.B17.B18.D19.C20.C仅供参考
y=c+i=50+0.85y+6100.15y=660所以y=4400

5,宏观经济学题目求解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部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2、总支出、国民收入。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4、国民收入、利息率。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7、在IS曲线的右侧,I<S。()8、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9、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10、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1、√2、×3、√4、×5、×6、√7、√8、×9、× 10、×三、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各题后的三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1、消费曲线位于45o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A、正数B、0C、负数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A、20%B、80%C、30%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A、减少B、不变C、增加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A、200万美元B、500万美元C、800万美元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增加20万美元B、保持不变C、增加12万美元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B、增加福利支出C、增加税收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A、自愿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不足的失业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A、股东B、债权人C、退求金领取者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1、C2、B3、C4、B5、B6、A7、C8、B9、A 10、C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3、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主要内容有:累进税、社会福利支出和农产品维持价格。内在稳定器的注入量使国民收入逆方向变化,漏出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所以,对经济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缓解的作用。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境内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指在一定时间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在反映的一个国家的居民从事生产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时,加上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但减去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不考虑从国外得到的或向国外支付的生产性收入,它反映一个国家在国内实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3、本题的要点:1、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要点2:回答各个要点的具体内容;要点3:回答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条件。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是两个不同的原理,首先,前者说明净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增量对净投资的影响,其次,前者是短期的分析,后者是长期的分析。但是,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根据前者,投资的变化将会引起数倍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根据后者,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引起净投资加速的变化,;其次,从长期和动态的过程来看,乘数发生作用以后,加速数接着会发生作用,成数又接着发生作用,如此继续下去。5、要点1:从原因来说,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要点2:简述各种原因的具体内容五、论述题1、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2、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有何区别?3、均衡国民收入是怎样变化的?1、要点1:货币供给对经济影响的第一个环节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二个环节是利息率对投资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三个环节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点2:简述、图示各环节的变化方向。2、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短期消费曲线与45o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o线下方。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3、以已形成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起点,令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储蓄、政府税收或政府进口发生变化,分析由此带来的总支出曲线、注入曲线或漏出曲线移动,并求出新的均衡的国民收入,比较原均衡国民收入和现均衡国民收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六、计算题(15分)假如某经济社会的的消费函数为C = 100 + 0.8Y 投资为50单位。试计算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解: Y = (100+50)/(1-0.8)= 750 (单位)解: Y = (100+50)/(1-0.8)= 750 (单位)C = 100 + 0.8×750 = 700 (单位)S = Y – C= 750 – 700= 50 (单位)

6,宏观经济学的选择题10道悬赏30分不要蒙的

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是指一个国家(地 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2、消费倾向: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增机的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流动偏好: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3、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税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
16.c14.d17.a18.a19.d20.c21.b22.d23.b24.a25.c26.b27.a28.c29.b
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是指一个国家(地 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2、消费倾向: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增机的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流动偏好: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3、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税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
16.c14.d17.a18.a19.d20.c21.b22.d23.b24.a25.c26.b27.a28.c29.b
1B 2C 3D 4C 5A 6C 7D 8A 9A 10D
d d d c

7,宏观经济学试题我要急死了求答案

你好!【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解析】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大,说明is曲线平缓;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小,说明lm曲线陡峭;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叫做“动者越陡、静者越缓,效果越大”,我们都知道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移动,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移动,显然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不及货币政策。【评注】要熟悉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式,线性的is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α+e+g)/d-(1-β)y/d,r是利率,α是自主性消费支出,e是自主性投资支出,g是政府财政支出,β是边际消费倾向,d是投资的利率弹性,y表示收入;线性的lm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ky/h-m/h,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m是实际货币供给。联立两个方程可解得均衡收入y=[(α+e+g)/d+m/h]/[(1-β)/d+k/h],要衡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只需分别求得均衡收入对政府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的导数即可:dy/dg=h/[(1-β)h+dk],dy/dm=d/[(1-β)h+dk],显然d越大、h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差、货币政策效果越佳。以上两个导数当中把1/(1-β)换成自主性支出乘数ke(注意这里e是下标,不要跟自主性投资混淆),就是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的标准形式。学习经济学一定要有乘数分析的思维方法。那个均衡收入方程当中把1/(1-β)换成ke,把m换成名义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m/p,把α+e+g用一个自主性支出变量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的标准形式。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国民收入提高,利率上升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国民收入提高,利率下降
1. 做成实质利率差, 分配成本, 交易成本, 对冲所带来的成本都会有差 2. 国B 执行紧缩型货币政策, 国B的收入下降,利率上升=>国B货币汇率上升, 相对国A的汇率下降, 假如马歇尔- 勒纳条件成立, 国A对国B的出口上升, 入口下降, 国A GDP上升, 但亦有很多传导机制, 视乎国A使用甚麼汇率制 3. IS: 财政政策/投资/消费/以上的边际倾向/税率/ LM: 货币政策/需求变动 4. 不一定, 普通来说, 保护政策不一定会成功. 深一点来说, 入口其实算做国家福利的指标, 减少入口不对代表"带来利益" 5.国民收入下降, 汇率下降

8,经济类考研科目有哪些

解:由方程C=100+0.8Yd;Yd=y-t+tr;y=c+I+g 得 y=100+0.8(y-t+tr)+i+g=100+0.8(y-250+62.5)+50+200=1000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 你漏了转移支付哦
有宏观经济学中的三种模型可以知道产量和价格的关系为:y=y*+1/λ*(pt -pt-1)+v,其中v为供给冲击,在推导中假设为0,这样方程可以整理成pt = pt-1[1+λ(y-y*)]。 至于(wt-wt-1)/ wt-1= -ε(u-u*)可以方便地从定义出发:把等式左边同除一个价格p得到实际工资的变化比例,实际工资的变化比例与失业率成反比例变动,系数即为-ε。 可以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看到推导。
解:由方程C=100+0.8Yd;Yd=y-t+tr;y=c+I+g 得 y=100+0.8(y-t+tr)+i+g=100+0.8(y-250+62.5)+50+200=1000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 你漏了转移支付哦
有宏观经济学中的三种模型可以知道产量和价格的关系为:y=y*+1/λ*(pt -pt-1)+v,其中v为供给冲击,在推导中假设为0,这样方程可以整理成pt = pt-1[1+λ(y-y*)]。 至于(wt-wt-1)/ wt-1= -ε(u-u*)可以方便地从定义出发:把等式左边同除一个价格p得到实际工资的变化比例,实际工资的变化比例与失业率成反比例变动,系数即为-ε。 可以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看到推导。
经济类专业课是经济类专业课是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每个学校的考试试题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各学校不同,需要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经济类专业课是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每个学校的考试试题都不一样,不过大部分都是西方经济学,是高鸿业的,这是初级的,但是一些好的学校会考的难一些,考中级宏微观,也有考数学专业的专业课(像数学分析,实变函数等),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各学校不同,需要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1、政治学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2、英语学术型硕士一般考公共英语一,专业硕士一般考公共英语考试二。英语考试也是考研的难点之一,所以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在考研初期对单词的记忆,注意考研英语的阅读技巧。经济学专业对英语要求非常高,如果是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要更加注重英语。3、数学学术型硕士一般考数学一,专业硕士一般考数学二,经济学专业一般考数学三,其中数学一难度较大。很多经济学的考生数学都不是很好,所以数学也是可以拉分的学科,假如数学好,无形中就增加了考研成功的几率。4、专业课程根据学校的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同,一般都是考经济学一或经济学二,都会包含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不过分数比例不同。

9,宏观经济学考题急

经济类专业课是经济类专业课是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每个学校的考试试题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各学校不同,需要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经济类专业课是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每个学校的考试试题都不一样,不过大部分都是西方经济学,是高鸿业的,这是初级的,但是一些好的学校会考的难一些,考中级宏微观,也有考数学专业的专业课(像数学分析,实变函数等),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各学校不同,需要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1、政治学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2、英语学术型硕士一般考公共英语一,专业硕士一般考公共英语考试二。英语考试也是考研的难点之一,所以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在考研初期对单词的记忆,注意考研英语的阅读技巧。经济学专业对英语要求非常高,如果是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要更加注重英语。3、数学学术型硕士一般考数学一,专业硕士一般考数学二,经济学专业一般考数学三,其中数学一难度较大。很多经济学的考生数学都不是很好,所以数学也是可以拉分的学科,假如数学好,无形中就增加了考研成功的几率。4、专业课程根据学校的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同,一般都是考经济学一或经济学二,都会包含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不过分数比例不同。
经济类专业课是经济类专业课是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每个学校的考试试题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各学校不同,需要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经济类专业课是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每个学校的考试试题都不一样,不过大部分都是西方经济学,是高鸿业的,这是初级的,但是一些好的学校会考的难一些,考中级宏微观,也有考数学专业的专业课(像数学分析,实变函数等),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经济学考研的科目有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各学校不同,需要去报考学校的官网查询。1、政治学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2、英语学术型硕士一般考公共英语一,专业硕士一般考公共英语考试二。英语考试也是考研的难点之一,所以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在考研初期对单词的记忆,注意考研英语的阅读技巧。经济学专业对英语要求非常高,如果是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要更加注重英语。3、数学学术型硕士一般考数学一,专业硕士一般考数学二,经济学专业一般考数学三,其中数学一难度较大。很多经济学的考生数学都不是很好,所以数学也是可以拉分的学科,假如数学好,无形中就增加了考研成功的几率。4、专业课程根据学校的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同,一般都是考经济学一或经济学二,都会包含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不过分数比例不同。
27,第8年的实际产出为15000,而指数翻番,所以名义产出为30000,选B28,GDP=C+I+G+NX=4000+700+500+(X-M)本题没有进口的数据,所以按0算,于是GDP=5450,选A

10,宏观经济学考题急

27,第8年的实际产出为15000,而指数翻番,所以名义产出为30000,选B28,GDP=C+I+G+NX=4000+700+500+(X-M)本题没有进口的数据,所以按0算,于是GDP=5450,选A
你好!【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解析】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大,说明is曲线平缓;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小,说明lm曲线陡峭;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叫做“动者越陡、静者越缓,效果越大”,我们都知道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移动,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移动,显然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不及货币政策。【评注】要熟悉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式,线性的is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α+e+g)/d-(1-β)y/d,r是利率,α是自主性消费支出,e是自主性投资支出,g是政府财政支出,β是边际消费倾向,d是投资的利率弹性,y表示收入;线性的lm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ky/h-m/h,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m是实际货币供给。联立两个方程可解得均衡收入y=[(α+e+g)/d+m/h]/[(1-β)/d+k/h],要衡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只需分别求得均衡收入对政府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的导数即可:dy/dg=h/[(1-β)h+dk],dy/dm=d/[(1-β)h+dk],显然d越大、h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差、货币政策效果越佳。以上两个导数当中把1/(1-β)换成自主性支出乘数ke(注意这里e是下标,不要跟自主性投资混淆),就是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的标准形式。学习经济学一定要有乘数分析的思维方法。那个均衡收入方程当中把1/(1-β)换成ke,把m换成名义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m/p,把α+e+g用一个自主性支出变量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的标准形式。
你好!【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解析】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大,说明is曲线平缓;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小,说明lm曲线陡峭;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叫做“动者越陡、静者越缓,效果越大”,我们都知道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移动,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移动,显然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不及货币政策。【评注】要熟悉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式,线性的is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α+e+g)/d-(1-β)y/d,r是利率,α是自主性消费支出,e是自主性投资支出,g是政府财政支出,β是边际消费倾向,d是投资的利率弹性,y表示收入;线性的lm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ky/h-m/h,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m是实际货币供给。联立两个方程可解得均衡收入y=[(α+e+g)/d+m/h]/[(1-β)/d+k/h],要衡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只需分别求得均衡收入对政府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的导数即可:dy/dg=h/[(1-β)h+dk],dy/dm=d/[(1-β)h+dk],显然d越大、h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差、货币政策效果越佳。以上两个导数当中把1/(1-β)换成自主性支出乘数ke(注意这里e是下标,不要跟自主性投资混淆),就是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的标准形式。学习经济学一定要有乘数分析的思维方法。那个均衡收入方程当中把1/(1-β)换成ke,把m换成名义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m/p,把α+e+g用一个自主性支出变量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的标准形式。
流量的定义:流量是指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意思是它不是全部数据,而只是一个具体时间段内的数量。选项里AD都是流量,在宏观里,这两个数据都是在单位时间内计算的。(其中收入的存量叫“财富”,是指有史以来你总共有多少收入。消费MS没有存量的概念)B是存量,是所有存的钱加在一起的数量。C也是存量,是该企业有史以来到04年所有的资本加在一起的数量。所以选AD

文章TAG: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宏观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