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中国 地震局是对的吗

是的
你好!国家地震局如有疑问,请追问。
对啊、但要合政府回报后才能发布

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中国 地震局是对的吗

2,我国成功预报地震的实例有哪些

(一)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城地震被中国地震界视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准确预报的强震。联合国迄今为止只承认了这一个准确预报的地震案例。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可能导致超过10万人的死亡人数降低到1300多人。1975年2月3日,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李志永,结束了对沈阳水库一个月的观测后,到营口探亲。2月4日早上,营口发生了有感地震,他赶到营口市科技局和地震办参与工作。根据地震台源源不断报上来的数据,他在2月4日中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推测,在2月4日晚12点左右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在做出这次短临地震预报前,该区地震也引起政府和工作部门的重视。1974年6月国务院转发的中科院的69号文件中,锁定了几个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京、津、唐、渤、张,“立足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营口地区不断出现地震前的征兆,当地的地震工作者一再推测和锁定大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1975年1月,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地震情况通报:丹东、营口、旅大、盘锦地区有发生5.0~6.0级地震的可能。从2月1日到2月3日,地震监测设备监测到小震增强。2月4日凌晨,辽宁省革命委会地震办公室发布简报称,即将发生5.0级以上地震。2月4日早晨7点50分,一场4.8级的地震发生了。这场地震让李志永和近一个月在水库的观测结果以及9年前在邢台地震中所取得的重要经验联系起来。下午市里有个关于地震的紧急会议,李志永的这个推论被在会议上传达,会议要求通过街道办等基层组织传达给市民。在海城地震发生之前的那天下午,居民被通知,晚上可能有大地震,必须做好抗震准备,睡觉不能关灯锁门,有的地方甚至通知放映露天电影,建议居民不要进屋睡觉等。(二)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地震1976年5月,云南龙陵发生了7.3级和7.4级两次地震。这两次地震都是有预报的。1970年5月龙陵地震办成立,1973年曾预报3年内龙陵会发生5.0~6.0级地震的可能性。1975年又预报1年内会发生5.0~6.0级的中期地震预报。1976年4月上旬,土、地、电有异常。4月下旬,水及电流等出现同步异常,经过反复会商认为在6月1日至10日在龙陵县100千米范围内,可能发生5.0~6.0级的地震,并将会商结果上报保山地震办,同时向县委办公室汇报了短期预报情况。5月29日19点左右在龙陵发生5.2级前震,这时在家的李文煌、赵松茂两人紧急会商认为:“大震还在后头。”李文煌马上找到主管的县委副书记,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茂春得到消息后,迅速跑到地震办,赵松茂紧急告诉他“大震还在后头”。杨茂春听后,马上回去第一个电话就是让县医院马上疏散,第二个电话告诉电影院停止放映,人员要疏散。赵松茂抓紧起草地震预报广播稿。当时李文煌在室外突然看到一条橘红色光带在西北边出现。当即判断这是大震前兆,并跑回值班室敏捷地拉响了警报,紧接着李文煌拿着赵松茂写好的预报广播稿向广播站奔去,行走在途中(19点58分)第一次大地震发生了,广播站被震坏了播不出去。龙陵地震办对这次大地震做了长中短期预报,基本上是成功的。因此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办公室受到中央慰问团团长、副总理吴桂贤的亲切慰问。(三)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震1976年8月16日、22日和23日松潘、平武发生7.2级、6.7级和7.2级地震,震前地震部门作了预报,政府采取了防御对策和措施,减少了损失。1975年11月20日至25日,四川省召开地震趋势会商会议,提出“1976年上半年松潘、茂汶地区存在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危险”。1976年1月,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议肯定了上述意见。2月,国家地震局在《关于1976地震趋势的意见》中,指出“在川、青、甘交界一带存在发生较强地震的背景下,尤为值得注意的地段是川北的松潘至茂汶一带”,并将其列为全国第二重点加强监视的危险区。1976年6月12日,省地震部门向国家地震局、四川省计委、四川省军区呈报了《关于我省近期震情报告》,提出了“近1~2月内,我省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即茂汶、川北—宝兴、天全、芦山一带可能发生6级地震”的意见。6月14日,省地震部门召开了紧急会商会议,发出了《地震简报》第二期,提出了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茂汶、北川至康定在1~2个月内,特别是6月下旬要注意,可能发生6.0级左右地震的预报意见。当时提出,主要注意两个地区:一是茂汶、北川、汶川一带,二是天全、泸定一带。第2期地震简报发出后,中共四川省委和国家地震局对此非常重视。6月22日,成都召开了南北地震带中段近期地震趋势会商会议,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各种异常资料,进一步提出了近1~2个月内(8月底以前)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有发生6.0级或6.0级以上地震的危险。中共四川省委根据省地震部门的汇报和会商中一些同志认为有7.0级以上地震的意见,在川委发(1976)30号紧急通知中明确提出“我省龙门山断裂中南段近期可能发生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对测、报、防、抗、救作出部署,要求阿坝、绵阳、温江、雅安、甘孜等地、市、州及有关各县加强党对防震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地做好本地区的防震工作。1976年7月31日、8月5至6日,四川省地震部门连续召开了专群结合的震情会商会,对专业台站和群众测报资料、宏观异常等进行了分析,并于8月2日、7日接连发出《地震简报》第五、六期,指出在8月份,特别是8月13日、17日、22日前后,在龙门山断裂中南段,茂汝、北川或康定、泸定一带可能发生6.0级或6.0级以上甚至7.0级左右地震。中共四川省委立即指示四川省防震指挥部和四川省地震办公室于8月12日凌晨紧急电告绵阳、阿坝、温江、成都等地、市、州和各地震台站,并转地震危险区各县,自8月12日凌晨起进入临震戒备状态,要求做好人畜转移,邮电、交通、物资、卫生等部门及有关部队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地震发生,立即奔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这次地震预报的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了人员伤亡,3次地震仅造成38人死亡,重伤150余人,伤600余人。若无预报和预防,人员伤亡数将是数倍或更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缓解了唐山地震的负面效应,取得了人们和社会对地震科技人员和防震减灾工作的理解和信任,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友人的赞扬和高度评价,为国家争得了光彩和荣誉,推进了国际的学术交流,先后接待了日本、美国等14个国家的地震代表团21批次。培养锻炼了一支地震科技队伍,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四)1976年11月7日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强震1976年11月7日,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发生6.7级强震。同年12月13日,在原震区附近又发生了6.4级地震。本次地震的成功预报,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很好的实例。盐源—宁蒗地区中强地震与龙门山地震带北段松潘和南端康定地区强震的对应关系、地壳垂直形变长趋势异常、地电阻率趋势性异常、理塘毛垭温泉趋势性异常等异常综合分析研究,在1976年9月中旬,四川省地震局召开的川西南地区震情会商会议上正式提出:1976年冬天年底以前,川滇两省相邻盐源、宁蒗一带地区,有可能发生5.0~6.0级地震,应认真注意监视。在短期预测意见提出后不久,趋势性异常即开始出现转折,并不断加速上升。地磁低点位移预示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已不远了。接着11月1日和2日又先后出现了西昌台水氡突跳和地磁日变形畸变的突出临震前兆异常。认为时机已到,立即组织地震综合分析预报组会商,经分析研究讨论,提出川滇两省相邻盐源与宁蒗一带地区,在11月10日以前最晚15日,有可能发生5.0~6.0级地震的临震预测意见,并立即上报了四川省地震局。1976年10月7日,地磁普遍出现低点位移。出现的台站有四川西昌、米易、攀枝花、马边、康定、道孚、甘孜、郫县、马尔康、松潘10个台和云南的下关、昆明、思茅、通海4个台及甘肃兰州、天水2个台共计16个地磁台。其中多数台在14点出现,4个台出现在15点和13点时间。四川省地震局接到会商意见后非常重视,省地震局领导指示,通知西昌地震中心站和凉山州地震办公室,要他们认真做好监视,并立即向州领导汇报,注意加强预防。11月7日盐源地区就发生了6.7级地震。

我国成功预报地震的实例有哪些

3,中国地震局预报过近二周的地震情况吗

没有。也不可能有!中国地震局,是地震观测、研究机构,不是发布地震预报的机构。也就是说:中国地震局,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中国地震局预报过近二周的地震情况吗

4,地震局是干什么的

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对地震工作十分重视。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在中国科学院内就设立了地震台站等地震工作机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地震观测,现场考察、人才培训,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人员和机构都比较分散。为了集中力量攻克难关,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综合组、地质组和历史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计委审核重大项目提供咨询。60年代,我国地震进入活跃阶段,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地震工作机构。邢台地震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地震办公室。1967年国务院决定在国家科委内设立“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在国家建委内设立“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同年12月国家科委京津地震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局合并,成立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地震办公室。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发生7.4级大地震,当天下午周总理接见地震工作者,作了“团结起来,共同对地震之敌”的指示,为了加强地震工作的统一领导,第二天组建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为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科研的集中统一管理,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国发56号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工作,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国家地震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地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地震局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南大地构造研究室等单位整建制划归国家地震局领导,与此同时还先后组建了兰州、新疆、成都、昆明、广州、福州、武汉、南京、沈阳九个地震大队,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此外还组建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安徽、湖南、贵州、内蒙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震队。1975年12月,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预测预防工作的几项措施的请示报告》,批准除台湾省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地震工作机构。1983年机构改革时,经国务院国办发[1983]6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地震局关于省、市、自治区地震工作机构和管理体制调整改革报告的通知》,批准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由以地方政府领导改为由国家地震局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机。[3]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关精神,将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划由应急管理部管理。[4] [5] [6]
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对地震工作十分重视。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在中国科学院内就设立了地震台站等地震工作机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地震观测,现场考察、人才培训,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人员和机构都比较分散。为了集中力量攻克难关,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综合组、地质组和历史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计委审核重大项目提供咨询。60年代,我国地震进入活跃阶段,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地震工作机构。邢台地震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地震办公室。1967年国务院决定在国家科委内设立“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在国家建委内设立“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同年12月国家科委京津地震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局合并,成立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地震办公室。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发生7.4级大地震,当天下午周总理接见地震工作者,作了“团结起来,共同对地震之敌”的指示,为了加强地震工作的统一领导,第二天组建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为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科研的集中统一管理,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国发56号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工作,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国家地震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地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地震局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南大地构造研究室等单位整建制划归国家地震局领导,与此同时还先后组建了兰州、新疆、成都、昆明、广州、福州、武汉、南京、沈阳九个地震大队,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此外还组建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安徽、湖南、贵州、内蒙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震队。1975年12月,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预测预防工作的几项措施的请示报告》,批准除台湾省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地震工作机构。1983年机构改革时,经国务院国办发[1983]6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地震局关于省、市、自治区地震工作机构和管理体制调整改革报告的通知》,批准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由以地方政府领导改为由国家地震局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机。[3]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关精神,将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划由应急管理部管理。[4] [5] [6]你的说法不准确。第一,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地震局已经全部划转到新成立的应急管理局,作为其二级机构存在,人员随机构改革全部转隶。其中,中国地震局是应急管理局的二级局,仍保留参公性质的“局”级机构,没有太大变化,省市县三级统一由原来的地震局改为地震监测服务中心,由参公转为公益一类性质,行政职能收归应急管理局,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即原来是参公身份的,继续保留身份和待遇不变,新进人员则按照新的三定要求统一使用普通事业编制,不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公务员同等待遇。第二,气象局没有纳入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范畴,因此至今还是独立设置。气象局的机构性质相对地震局要复杂的多。它是垂直管理单位,全国的气象部门统一归属中国气象局领导,名义上实行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制度,实际上是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在机构上,气象局机关在省级以上基本上是参公,市县两级少数参公,多数为普通事业编制,辅以大量聘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运营模式类似于烟草局、供电局,体制化单位但企业化运营的痕迹比较明显。在职能上,气象局承担气象防灾减灾指导、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技术装备和质量监督等服务和管理职责,对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实中应急管理局和气象局也经常联动,其实把气象局并入应急管理局未尝不可。然而在中国体制改革,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系统的考虑和统筹。可以预见的,未来气象局肯定会改革,但怎么改,会不会并入应急管理局,不得而知。
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对地震工作十分重视。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在中国科学院内就设立了地震台站等地震工作机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地震观测,现场考察、人才培训,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人员和机构都比较分散。为了集中力量攻克难关,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综合组、地质组和历史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计委审核重大项目提供咨询。60年代,我国地震进入活跃阶段,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地震工作机构。邢台地震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地震办公室。1967年国务院决定在国家科委内设立“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在国家建委内设立“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同年12月国家科委京津地震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局合并,成立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地震办公室。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发生7.4级大地震,当天下午周总理接见地震工作者,作了“团结起来,共同对地震之敌”的指示,为了加强地震工作的统一领导,第二天组建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为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科研的集中统一管理,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国发56号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工作,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国家地震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地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地震局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南大地构造研究室等单位整建制划归国家地震局领导,与此同时还先后组建了兰州、新疆、成都、昆明、广州、福州、武汉、南京、沈阳九个地震大队,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此外还组建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安徽、湖南、贵州、内蒙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震队。1975年12月,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预测预防工作的几项措施的请示报告》,批准除台湾省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地震工作机构。1983年机构改革时,经国务院国办发[1983]6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地震局关于省、市、自治区地震工作机构和管理体制调整改革报告的通知》,批准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由以地方政府领导改为由国家地震局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机。[3]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关精神,将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划由应急管理部管理。[4] [5] [6]你的说法不准确。第一,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地震局已经全部划转到新成立的应急管理局,作为其二级机构存在,人员随机构改革全部转隶。其中,中国地震局是应急管理局的二级局,仍保留参公性质的“局”级机构,没有太大变化,省市县三级统一由原来的地震局改为地震监测服务中心,由参公转为公益一类性质,行政职能收归应急管理局,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即原来是参公身份的,继续保留身份和待遇不变,新进人员则按照新的三定要求统一使用普通事业编制,不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公务员同等待遇。第二,气象局没有纳入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范畴,因此至今还是独立设置。气象局的机构性质相对地震局要复杂的多。它是垂直管理单位,全国的气象部门统一归属中国气象局领导,名义上实行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制度,实际上是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在机构上,气象局机关在省级以上基本上是参公,市县两级少数参公,多数为普通事业编制,辅以大量聘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运营模式类似于烟草局、供电局,体制化单位但企业化运营的痕迹比较明显。在职能上,气象局承担气象防灾减灾指导、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技术装备和质量监督等服务和管理职责,对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实中应急管理局和气象局也经常联动,其实把气象局并入应急管理局未尝不可。然而在中国体制改革,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系统的考虑和统筹。可以预见的,未来气象局肯定会改革,但怎么改,会不会并入应急管理局,不得而知。这个问题了,提问也太挑剔了,每个国家都有地震局台网站,所探测到的地震频率都不一样的,这要取决于地震发生在哪个国家地震局域网更近了,灵敏度是不一样的,探测器也有差异和技术水平科研深度都是有差异的,震级大小,研判水准,提前预警预报,都有差异的,如果单独拿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来比较,也不好言论,只要看曾经或者过去以及将来成功预测地震概率了,这个两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都对尖端科技深入研究,都有自己长处,中国对陆地地震知觉更敏感,美国对海洋海啸地震更了解,对大地震应该都知道,但是都没能做到提前预防预警,地震一直都是来的突然,虽然已经知道了,留给人们做出反应时间太少,等说有地震了,等国家地震局发布了,已经迟了,地震结束了,所以地震对人类伤亡最惨重的!地震这个突变,希望每个人都深深记忆在自己大脑里,在自己意识里留意点,多学多普及地震常识,平时多观察,希望地震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我们国家和美国和世界任何国家地震局都在不断探索发现,将来会有希望地震不再是人类杀手,祝大家平安!
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对地震工作十分重视。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在中国科学院内就设立了地震台站等地震工作机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地震观测,现场考察、人才培训,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人员和机构都比较分散。为了集中力量攻克难关,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综合组、地质组和历史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计委审核重大项目提供咨询。60年代,我国地震进入活跃阶段,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地震工作机构。邢台地震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地震办公室。1967年国务院决定在国家科委内设立“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在国家建委内设立“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工作。同年12月国家科委京津地震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局合并,成立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地震办公室。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发生7.4级大地震,当天下午周总理接见地震工作者,作了“团结起来,共同对地震之敌”的指示,为了加强地震工作的统一领导,第二天组建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为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科研的集中统一管理,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国发56号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工作,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国家地震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地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地震局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南大地构造研究室等单位整建制划归国家地震局领导,与此同时还先后组建了兰州、新疆、成都、昆明、广州、福州、武汉、南京、沈阳九个地震大队,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此外还组建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安徽、湖南、贵州、内蒙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震队。1975年12月,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预测预防工作的几项措施的请示报告》,批准除台湾省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地震工作机构。1983年机构改革时,经国务院国办发[1983]6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地震局关于省、市、自治区地震工作机构和管理体制调整改革报告的通知》,批准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由以地方政府领导改为由国家地震局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机。[3]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有关精神,将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划由应急管理部管理。[4] [5] [6]你的说法不准确。第一,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地震局已经全部划转到新成立的应急管理局,作为其二级机构存在,人员随机构改革全部转隶。其中,中国地震局是应急管理局的二级局,仍保留参公性质的“局”级机构,没有太大变化,省市县三级统一由原来的地震局改为地震监测服务中心,由参公转为公益一类性质,行政职能收归应急管理局,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即原来是参公身份的,继续保留身份和待遇不变,新进人员则按照新的三定要求统一使用普通事业编制,不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公务员同等待遇。第二,气象局没有纳入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范畴,因此至今还是独立设置。气象局的机构性质相对地震局要复杂的多。它是垂直管理单位,全国的气象部门统一归属中国气象局领导,名义上实行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制度,实际上是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在机构上,气象局机关在省级以上基本上是参公,市县两级少数参公,多数为普通事业编制,辅以大量聘用人员组成人员结构,运营模式类似于烟草局、供电局,体制化单位但企业化运营的痕迹比较明显。在职能上,气象局承担气象防灾减灾指导、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象技术装备和质量监督等服务和管理职责,对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实中应急管理局和气象局也经常联动,其实把气象局并入应急管理局未尝不可。然而在中国体制改革,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系统的考虑和统筹。可以预见的,未来气象局肯定会改革,但怎么改,会不会并入应急管理局,不得而知。这个问题了,提问也太挑剔了,每个国家都有地震局台网站,所探测到的地震频率都不一样的,这要取决于地震发生在哪个国家地震局域网更近了,灵敏度是不一样的,探测器也有差异和技术水平科研深度都是有差异的,震级大小,研判水准,提前预警预报,都有差异的,如果单独拿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来比较,也不好言论,只要看曾经或者过去以及将来成功预测地震概率了,这个两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都对尖端科技深入研究,都有自己长处,中国对陆地地震知觉更敏感,美国对海洋海啸地震更了解,对大地震应该都知道,但是都没能做到提前预防预警,地震一直都是来的突然,虽然已经知道了,留给人们做出反应时间太少,等说有地震了,等国家地震局发布了,已经迟了,地震结束了,所以地震对人类伤亡最惨重的!地震这个突变,希望每个人都深深记忆在自己大脑里,在自己意识里留意点,多学多普及地震常识,平时多观察,希望地震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我们国家和美国和世界任何国家地震局都在不断探索发现,将来会有希望地震不再是人类杀手,祝大家平安!很多同学对地震局不太了解,地震局招录要求这么高,毫无疑问是个好单位,那地震局到底是干什么的?中国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时称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201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管理。负责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相关的行政执法职责。具体职能查看: http://yushu.offcn.com/html/2019/11/7576.html中国地震局,根据相关职责,设有10个职能司(室),其中包括:1. 办公室 2. 政策法规司 3. 发展与财务司 4. 人事教育司 5. 科学技术司 6. 检测预报司 7. 震害防御司 8. 震灾应急救援司 9. 直属机关党委 10.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每个司(室)肩负着不同的工作任务。总之,在众多的事业单位当中,中国地震局是个不错的单位,不然报考条件怎么会要求那么高呢?

5,地震预报怎么预报

专家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法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在此之前,我国也曾有极少数成功预报的先例,然而,由于各地的地震地质环境差别巨大,历史地震记载不全,地震观测站点密度偏少以及地震预测理论水平等原因,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报现在还做不到。尽管地震所在地区也会出现一些先兆,但能否用于临震预报,还要积累和研究。

6,中国地震预报事业的兴起及原因初探

周玉凤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死亡及失踪共 8. 7 万余人,受伤 37 万余人,造成经济损失达 8600 多亿元人民币。汶川地震,让人们再一次意识到地震预报的重要性。新中国地震预报事业,既经历过成功预报的荣耀,也承受过地震漏报的非议。40 多年来,中国学者为研究地震机理、探索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新中国地震预报事业发展进程的梳理,初步探讨了新中国地震预报事业兴起的原因,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对中国地震预报事业有所贡献。一、十二年远景规划带动的初期地震预报事业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地震相对平静的时期。中国地震研究以工程建设服务为主,重点集中在地震烈度的划分等方面,尚未重视地震预报研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地震预报是国际公认的难题,发达国家对此尚无显著成果。1954 年苏联出版了 《地震预报问题》 专辑,中国学者随即进行了学习和消化[1]。在随后的两年中,初步进行了短临预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收集了资料。地震预报在中国作为一项科学研究事业,始于 1956 年。该年 3 月,国家着手制定《1956 ~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 草案) 》( 简称十二年远景规划) 。学者们在讨论规划的过程中,对于地震能否预报,以及是否要开展地震预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在十二年远景规划第 33 项任务,即 “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防御的研究”中[1],首次明确提出了开展 “地震预报方法的研究”。1. 建立现代地震观测台网地震观测台网的完善,是地震预报工作的基础。因此,台站的地域分布及地震仪的精密度直接关系到地震预报工作的进展。1954 年,为了工程建设规划,中国在黄河流域、水库所在地区及东北部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地震台,共计 20 余个。这些地震台站使用的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地震仪,灵敏度低,只配置有水平向机械记录,不能记录垂直的地面运动,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2]。从 1955 年开始,通过苏联地震仪器专家的帮助,中科院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仪器和图纸。这使我国的地震台站的监测能力,在短时间内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台网布局也重新被规划。至 1958 年,我国已经在北京、昆明、南京、上海 ( 佘山) 、拉萨、广州、长春、包头、西安、成都、武汉和兰州建立了 12 个地震台 ( 或称观象台) 。1960 年又增设了乌鲁木齐、泰安、喀什、高台、贵阳、大连、太原、沈阳 8 个地震台[3]。上述 20 个国家基本地震台的陆续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国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精度,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分布。至此,我国的地震台网已经有能力监测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的 4 级以上地震。这也为后来的地震预报研究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此外,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起,我国在西北、西南、中南的地震活跃的国家重点建设地区,以及长江三峡地区、新丰江水库等地建立了小区域台网,以便详细研究监视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并实现在区域内大多能比较迅速地测定 2 级以上地震的有关参数。2. 派遣地震考察队收集地震前兆1958 年,由于受到 “大跃进” “左” 的思想影响,部分青年学生和地震工作者对于攻破地震预报这一课题满怀热情。地震预报工作一度被提上工作日程。随后,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了地震预报考察队,到中国西北地区收集地震预报工作所必需的前兆现象。考察队员通过野外考察、咨询当地居民以及查阅县志等手段,收集了很多地震前产生的异常现象。但是很难肯定这些现象就是地震前兆。即使是前兆,怎样能够在震前观测到也存在着很多困难[4]。同时国际上地震学研究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认为,在当时提出地震预报为时尚早,且地震预报研究耗资巨大,这对于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来说难以承受,因此,这个课题不久便改为长期探索项目。但是此次考察是探索短期预报的第一次重要科学实践。考察队总结的前兆现象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其后的地震预报工作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3.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这个时期,重点开展了水库诱发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修建了一批水库。有些库区在水库蓄水后发生了地震。在这种情况下,地震工作者本着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宗旨,开展了水库诱发地震的观测和研究。1959 年 10 月新丰江水库蓄水,次年坝区发生 4. 3 级地震。随后,中科院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织专家学者对库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很快在库区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经过综合分析,专家建议对大坝进行加固,按 8 度设防 ( 原定为 6度) 。这一建议于 1960 年 10 月通过,并被水电部门采纳。1962 年 3 月,坝区发生 6. 1 级地震,震中烈度为 8 度。加固后的大坝经受住了考验。虽然这一成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取得的,但它使政府及广大民众增强了地震预报意识,并看到了地震预报的曙光[5]。二、“专群结合”预报体系的建立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大陆地震逐渐进入活跃期。1965 年乌鲁木齐附近发生 6. 6 级地震,随后大地震陆续在一些大城市附近发生,造成了程度不等的破坏,也引起了中央政府和科学家对地震问题的重视。同年,日本的松代地震群活动和日本第一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 ( 1965 ~1969 年) 的提出,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后提出的 “地震预报与地震工程的十年规划”,也引起了我国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于是在1966 年初,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了地震预报讨论和规划会议,论证了开展地震预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组成了规划小组,研究起草地震预报规划[2]。正当中国地震工作者准备有计划地开展地震预报研究时,1966 年 3 月 8 日发生了邢台大地震。这次地震共造成 8000 余人死亡,3. 8 万余人受伤,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地震改变了地震学界认为地震多发生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相对平静的传统观点。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这个地区的地震灾害直接危及国家政治经济的命脉。因此,邢台地震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说 1966 年是地震预报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大陆进入了地震活跃的 10 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动乱的 “文化大革命”。在自然灾害与特殊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新的地震预报体系逐渐形成。1. 专群结合,土洋结合邢台地震当天下午,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接待地震工作者,提出 “要搞出地震预报”。3 月 22 日,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现场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专业的同学们说,“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发扬独创精神来努力突破科学难题,向地球开战。”周总理的讲话,给地震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同时也为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2]。邢台地震后,国家科委迅速组织了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工业部等所属的 30 多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奔赴邢台地震现场进行考察研究。这其中还包括北京畜牧场的工作人员,他们通过观察动物的异常反应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与此同时,震区人民也自发组织起来,组成观测小组,像站岗放哨一样日夜监视各种异常现象。有的农民一日三次测量井水水位的升降,详细记录水质的变化,并观察这些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及时向地震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群众还广泛观察家畜、动物的异常变化,有的人还专门为此饲养了鱼、蛇等动物。周总理大力支持灾区群众的这一创举。政府下达了关于 “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指示,相应的工作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同年 5 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邢台地震专家代表时,指出任何事情不能一个人垄断,学术不能一个人垄断,专家也不能垄断。要同群众结合,吸收群众的经验和智慧。知识是从群众中来的,不过他们的分析方法不大完整。专家的作用就是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加工、提高成为一门学问,再到群众中去进行考证,对的肯定,不对的修正[6]。另外还提出了 “两个三结合”,即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三结合。这次报告充分强调了群众的作用。1966 年开始的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众多学者无法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情况下,地震预报研究却颇有 “显学”之态。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等都被抽调来搞地震预报研究。历史学家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用找寻历史地震的方式进行研究。群众方面,从工厂到学校,再到农村,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满怀热情地投身到地震预报的事业中来。在工厂、学校、机关及部队等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了一批群测网点。这支队伍与专业队伍密切配合,在 1975 年的海城地震预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截至 1976 年 1 月,全国已有 50000 多个群众测报点 ( 哨、站) 、18000 多人的群众测报队伍,他们同专业队伍共同参与了地震预报工作[7]。2. 地震局的建立1969 年 7 月 18 日,渤海发生的 7. 4 级地震促生了中央地震工作小组。1970 年 1 月 17日到 2 月 9 日,中央地震工组小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会上建议成立国家地震局,下设华北、西北、西南、中南 4 个大队,分别承担各有关地区的地震预报与研究工作。这次会议后,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立即着手统一组建全国地震队伍。将分属中科院、地质部、国家测绘总局和石油工业部的 10 余个单位的地震队伍成建制地划归地震系统[2]。1971 年 8 月 2 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 《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和成立国家地震局的通知》。通知中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震工作的领导,贯彻 “以防为主”的方针,要实行专业队伍与群众业余队伍相结合[4]。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统管全国地震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国家地震局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地震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1974 年后,华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立了地、市、县地震工作机构,统一管理地方地震工作。地震局的建立,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事业的开始。因为在其他国家,没有与其相对应的、具有相似职能的政府机构。例如在日本,研究地震预报的是大学研究所。他们也做预报,但预报不是他们的职责。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是如此。而在我国,在地震预报的水平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政府却承担了这个几乎是不能胜任的任务。3. 震情会商制度在 1972 年 11 月山西临汾召开的地震科学讨论会上,决定建立一年一度的全国地震形势会商制度,对近 1、2 年地震形势进行估计,并指导和协调近期的监测预报工作[7]。震情会商制度是适应当时的地震预报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它以会商的形式把全国监测、科研、群防力量组织起来,以实现较为可靠的地震预报意见。震情会商与专家决策相结合,是确定地震预报意见的基本形式[8]。从国家地震局的初建时起,在地震预报条例上,即明确规定地震检测部门一般每周会商一次,特殊情况下要紧急会商,会商要体现百家争鸣的方针。会商结果要及时全面地报告有关上级部门。这个会商制度在后来又得到不断的完善。另外,震情会商提出的无震预报意见也有很大的效益。即消灭地震谣传,以减少和免除谣言带来的社会灾害。至 1986 年,《震情分析预报工作条例》的实行,会商制度已明确了年会商、月会商、周会商的具体时间、内容、汇报形式以及临震会商会的具体要求,作为地震预报法规固定下来,一直持续到现在。在汶川地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则是天天会商。三、改革开放后地震预报的系统总结与清理攻关1976 年以后,中国大陆进入了地震相对平静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地震工作转向了总结经验、认真反思、深入研究阶段。回顾地震预报事业,虽然在探索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地震工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地震预报科学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长期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地震工作者逐渐可以专心地进行科学研究。改革开放所推行的新政策,也促使地震局系统做了相应的体制改革。明确党政分工,实行行政领导任期制,台站管理实行承包合同制。所有这些工作,都为地震预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环境。1. 总结与反思1966 ~ 1976 这 10 年是中国地震预报事业空前发展的时期,然而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地震工作者主要是依靠地震前兆现象来做预报。地震学家傅承义先生在 1966 年发表的 《有关地震预告的几个问题》中,曾明确地提出 “预告最直接的标志就是前兆”。这种思想也被中国地震工作者广泛地认同并发展开来。然而这种方法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在预报,而不是依据理论来预报。这有些像中医,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可以说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与唐山地震预报的失败,是在同一地震预报水平上的两种表现。10 年的 “文化大革命” 同样对地震预报事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过分地强调群众的力量,片面地理解 “土洋结合”的方针,不切实际地夸大土仪器、土手段的作用,结果造成了地震队伍思想的混乱,既不能通过实践提高群众队伍的科学性,又影响了专业队伍作用的发挥。2. 体制的改革和地震预报工作方针的调整“文革”时期地方地震机构和群测点的建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有些地区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低。改革开放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截至 1984 年,地震系统的机构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完成。这次调整取消了部分地区的地震局,实行了以国家地震局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明确了地震局的主要职责。1982 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战略方针,这一方针为地震部门确定新时期地震预报工作任务提供了依据。随后,在时任地震局长的安启元的主持下,对地震预报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也做了一定的调整。调整后的方针为 “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多路探索,加强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的研究,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2]”。3. 地震系统的清理攻关工作“文革”时期曾采用了一些未经科学检验和论证的观测手段和仪器,降低了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用性。据统计,全国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一度有三分之一不能使用。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地震工作者对历史遗留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清理工作。截至 1985 年,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国有关 “三土” ( 土地电、土地应力、土地磁观测手段) 的清理工作基本结束。这不仅从科学上弄清了 “三土”方法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而且在群测群防队伍中倡导了一种科学精神。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观测手段,如水氡、动物习性异常等,使我国地震预报在观测、实验、理论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83 ~ 1986 年地震系统开展了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工作。1987 ~ 1989 年又开展了地震预报的实用化攻关研究。这两次攻关工作为地震综合预报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形成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多种前兆现象和它们之间的关联、组合及其与地震过程的内在联系,进而判定震情[7]。余 论地震预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课题。在科学研究以及现实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从 1956 年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地震预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说来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而且多停留在经验总结上,很少上升到理论层面。例如这次汶川地震,对于震前观测到的数据,未觉得呈现出异常。但震后再看又像是异常,这体现了对所谓的震前异常现象与地震发生的关联性尚缺乏严密的科学理论论证。另外,中国的地震预报主要致力于通过前兆来做预测。然而通过总结反思和深入研究,地震学者认识到地震孕育的前兆复杂性不仅在于观测资料的异常变化的多样性,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震的差异,同时,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地震前兆的时空演化方面。以前应用异常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性和实践进程上的同步性描述地震前兆时空分布的共性特征,从而进行综合预报,而这样的研究方法难以科学地描述地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因此,若想攻克地震预报这一难题,还是要从孕震机理的研究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国家推行的政策不同,对地震预报的工作方式、方法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日、美等国家,地震预报只是作为一种科研课题。而在中国,地震预报却是一种政府行为。这也促生了中国特色的地震会商制度,以及国家地震局这一政府机构的设置。2008 年汶川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地震局开会时说,要深化对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深刻地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地震预测预防的水平,为今后搞好地震科学预测工作提供宝贵的科学模式。相信这一指示,会进一步推动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着中国地震预报工作在新的科研与社会环境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致谢: 衷心感谢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九辰研究员的指点,以及中国地震局江在森研究员的帮助。参 考 文 献[1] 郭增建 . 1949 ~1966 年中国的地震预报研究 . 内陆地震,1997,11 ( 2) : 174 ~177[2] 卫一清,张国瑜主编 . 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 .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3] 庄灿涛,杨晓源 . 我国地震台网发展回顾 . 辉煌的历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60 年 .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0[4] 梅世蓉 . 40 年来我国地震检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进展 .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 ( 增刊 1) : 196 ~207[5] 陈章立 . 我国地震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展望 . 中国地震,2001,17 ( 3) : 231 ~245[6] 周恩来 . 加强地震科学研究 . http: / /bbs1. people. com. cn/postDetail. do? view =1&id =86401342[7] 张国民,张晓东等 . 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 . 国际地震动态,2005,35 ( 5) : 39 ~53[8] 韩振海 . 试论震情会商制度 . 国际地震动态,1991,21 ( 11) : 9 ~13

7,中国地震局预报过近二周的地震情况吗

没有。也不可能有!中国地震局,是地震观测、研究机构,不是发布地震预报的机构。也就是说:中国地震局,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预防地震,我有妙计:你可以在脖子上挂根绳子,绳上栓一铁块,铁块下挂上磁铁,下面放上脸盆。地震前几天到前几分钟前,磁铁会暂时失去磁性,导致磁铁掉下来砸到脸盆,就会听到响声。还等什么,那就快跑!地震结束,磁铁恢复磁性!

8,在我一网友那得知其说中国地震局预报未来两周内中国还将发生

So stupid!
不可能的,首先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科学难题,不可能预报两周内的地震,做不到。第二,如果确实有地震要发生,地震局会通过政府部门通知大家的,所以不要听信谣言。第三,从地质专业上讲,广东地区不属于板块活跃的地方,也没有活动断裂,不会发生大地震。
是2个学生造谣的了,已经被抓了,你去网上搜下新闻就知道!

9,中国地震预报有没有成功

我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其明确的任务性,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在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震做过短临预报,因此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
暂时没
没有,预兆倒是有:据说大地震前有三个明显征兆:1.井水异常;2.牲畜反应异常;3.专家出来辟谣。但是细心的人指出,第二条和第三条重复了。
地震是无法预报的,因为引起的恐慌可能危害更大

1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其前身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是我国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研究所现有中科院院士2人、研究员20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7人。现有研究生导师38人,在学硕士生59人,博士生14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2项;在地震预测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震仪器的研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注册资本:1390万人民币

11,有地震预报吗

有,但只有灾害发生的几率相当大时电视才会报。你可以自己进行判断。比如动物行为异常,老鼠什么的动物会举家迁移。发生地震的地区上空有时会出现条、絮状云彩,且基本上不随风飘移。发生地震的地区有时还会有地震光。
有的,我国有过6次成功的地震预报,最早的是1975年辽宁的海城7.5级地震,减少很多的损失。最近的是早几年辽宁的柚岩5.2级地震,提前2天公开发出预报。可以进入中国地震局网站进行查询。地震预报是一件严肃的问题,只有省政府以上的行政机构才有权发布预报消息,其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便发布任何预报消息的。这是《防震减灾法》规定的。
专家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法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在此之前,我国也曾有极少数成功预报的先例,然而,由于各地的地震地质环境差别巨大,历史地震记载不全,地震观测站点密度偏少以及地震预测理论水平等原因,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报现在还做不到。尽管地震所在地区也会出现一些先兆,但能否用于临震预报,还要积累和研究。

文章TAG:中国地震局预报中国  中国地震  中国地震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