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著名的现代建筑?

北京十大建筑,是北京于20世纪50~90年代3次评选的十个建筑。2009年3月,“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启动,这是第四次评选北京十大建筑。【第一届评选北京十大建筑】1959年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属同一建筑内,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已被拆除,现已重建)、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

(其中,1959年评选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属于同一建筑内,大厦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半部设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半部为中国革命博物馆;1969年9月两馆合并后,改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又恢复独立建制,2003年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也可视为当时的国家十大建筑,它是建国10周年的献礼工程。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大兴土木,建设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庆工程,由于这项计划大体上包括10个大型项目,故又称“十大建筑”。1958年9月6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召集了北京1万多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作关于国庆工程的动员报告。除了组织北京的34个设计单位之外,还邀请了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30多位建筑专家,进京共同进行方案创作。

建筑专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对各项工程先后提出了400个方案,其中仅人民大会堂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并结合工程对天安门广场提出了多种规划意见。1959年2月,当时的“十大国庆工程项目”最后确定。周恩来总理提出“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全国的建筑界精英采用非常规的“三边”工作法(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在10个月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创作思路基本是自由的,并不忌讳曾经遭遇过批判的大屋顶模式(全国农业展览馆),也不拒绝西洋古典(人民大会堂)或类似前苏联模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式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民族文化宫)。

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下,这其实是中国建筑师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一次独立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不可能产生普遍的建筑创作高潮。【第二届评选北京十大建筑】1988年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北京图书馆新馆(今国家图书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2号航站楼)、北京国际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中国剧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北京地铁东四十条车站。

1988年评选的20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带着国门初开后的懵懂与稚气。这届“北京十大建筑”从23万张群众投票中产生。评选出的中央彩色电视中心、首都机场候机楼、北京国际饭店、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长城饭店等建筑虽然手法不同,但基本是现代主义风格。长城饭店因为在中国首次采用了全镜面玻璃作为维护体系,可能是与当时的国际潮流接近的作品。

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图书馆新馆、中国剧院则明显是现代主义建筑与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融合的折衷作品。而大观园则是一座新建的中国传统样式园林。20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在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设计手法上也有新的探索,但它们所代表的当时北京新建筑的整体风貌却表现出明显问题。对北京这个历史名城而言,现代化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北京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皇城的传统文化个性模糊不清,“四不像”的建筑处处可见。

【第三届评选北京十大建筑】2001年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中央广播电视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北京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北京恒基中心、新东安市场、国际金融大厦、首都图书馆新馆。评选活动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委、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承办。

经由专家初评的30个候选建筑实际上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以往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十大建筑相比,它们更具朝代感,能从中体会出建筑设计者在中国建筑之路上的努力和进步。十大建筑的评出,让国内的建筑师有机会驻足回望,同时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在国内外建筑领域的位置。 十大建筑是根据五个标准评选出来的:一是凡在北京市范围内,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竣工验收时间在1988年1月1日至2000年8月30日之间的地面上大型公共建筑(不含住宅、公寓建筑);二是建筑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体现出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三是要与周围建筑和环境较协调;四是工程质量优良;五是技术先进。

2001年5月15日,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揭晓。20世纪90年代评选第三届“北京十大建筑”时,将“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作为重要的标准,希望能往“夺回古都风貌”的方向对建筑设计进行引导。从评选结果看,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一半以上的入选作品试图兼顾“时代感”与“中国特色”的双重诉求。

首都图书馆新馆、北京恒基中心、北京新世界中心、新东安市场均试图实现现代技术与具象的传统建筑符号的融合。这个时期,建设量进一步扩大,到2001年,年竣工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的840万平方米增长到2555万平方米。一方面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为建筑师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创作机遇和平台,而另一方面,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冲击。

此时的西方世界先后步入后工业社会,建筑思潮转向后现代,并激烈地抨击现代主义的弊病。而中国还在为工业化过程补课,尚未完全理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真谛。【第四届评选北京十大建筑】2009年2009年3月31日上午,“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候选作品达50个,由市民和专家共同投票选出十大建筑,并在2009年国庆节前举行颁奖仪式。

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建委为此次评选活动支持单位,活动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主办,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首都建设报共同承办。 此次活动是继北京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之后的又一次北京建筑“选美”活动。这次候选的建筑作品也将达到50个,是历届评选活动最多的一次 。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的主题为“宣传改革开放成就彰显北京城市魅力”。第四届北京十大建筑第四届北京十大建筑(15张)本次北京当代十大建筑,都是在2000年至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而且是建筑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建筑(纪念性建筑除外),充分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建设项目以及已获得北京市长城杯和国家级质量奖的项目优先入选。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这次参选的建筑“体量”都比前三次大了许多,符合参赛标准的建筑有100余项。经过专家的第一轮筛选,留下50项候选项目。与以往评选不同的是,读者投票由简单的通过平面媒体投票,增加了利用京报网、活动的官方网站等网络投票和手机投票。此外,这次评选采用读者投票和专家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读者投票占总分的60%,专家投票占总分的40%。

据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为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群众投票的计票工作委托一家专业计票公司来完成,并聘请公证处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的公证。本次评选活动成立了一个多达20多人的专家评选委员会,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的有关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其中就有直接参与过众多北京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施工等工作的专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也曾出现“北京十大新地标”评选。活动由《新京报》主办,其评选范围包括1990年以来对北京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均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空间景观。入选“新地标”并不仅仅局限于优秀建筑,该次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发公众对于北京标志物及当代建筑的关注。最后上榜的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南站、国家大剧院、改建的前门大街、后海酒吧街、国贸三期、西环广场、金融街、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和中关村西区。

评选通过专家推荐,最后完全由群众投票选出。评选工作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等知名专家,首先遴选出了72个备选地标。随后,《新京报》名牌栏目———“北京地理”对这72个地标进行了22期的持续报道,期间共接收了社会公众投票72841张。“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于2009年9月24日揭晓。

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一批奥运场馆入选新的北京十大建筑。按得票数从高到低,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北京南站、国家游泳中心、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图书馆(二期)、北京新保利大厦、国家体育馆荣获“北京当代十大建筑”称号。 据“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组委会秘书长荀永利介绍,在22天读者投票期间,组委会共收到平面媒体选票、手机短信选票、网上选票共计971.1万张,仅网上参与投票的群众就高达900多万人次。

这是1999年评选九十年代十大建筑时收回的63万余张选票的15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身边建筑、对城市面貌的关注度在提高。” 据了解,新评选出的北京十大建筑,都是在2000年至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而且都是建筑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建筑(纪念性建筑除外)。 参与评选的专家表示,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全部都是2005年以后竣工的项目,其中2008年竣工的项目共有6个,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项目有4个。

荀永利说,进入2000年,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众多全球知名建筑师云集北京,参与北京城市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伴随着各种建筑作品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几乎成了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评选新的十大建筑,是为了强化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力,树立北京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增加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中国传统的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事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这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现象?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有深意。说简单是什么意思呢?传统文化我们仍在不断发掘与继承,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段时间,我就非常喜欢看一些非遗文化类的视频。比如湘西李金凤的土家三棒鼓,表演自然风趣,当地每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她和搭档就去表演,即兴的唱词生动有趣,听起来雅俗共赏,老少皆喜。作为一种传统的说唱形式,她能赋予新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巧妙的融合。

其实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都有迹可循。那些都市建筑的设计构思,总要弄一点湖光山色,目的就是让人们的心里还有田园般的诗意。这就是一种新与旧的融合。穿衣打扮更是五花八门。现代的汉服旗袍都别有韵致。吃的文化比比皆是。有很多冠以传统风味名称的小吃,确实也名不虚传。这些就是显而易见的例子。

要说回答这个问题难,也确实不简单。还是到现实中去了解。我们说传统文化要融合到现代文明中,那就是一种很巧妙的结合,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如果生硬的照搬,人为的去复制,完全不顾及现代人的审美,不从现代人的生活实际出发,把一些陈旧庸俗的东西加以宣传,并强迫人们接受,这就不是融合,而是一种庸俗的商业化运作。比如,刚刚兴起的地摊热。

摆地摊也是一种传统商业模式,历史上也形成过类似《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地摊文化。昨天我就看到一条视频,有个大男人趴在地上让人当马骑,无论男女,一次二十元,一个女人骑在他身上还在拍打他的屁股,做着赶马的动作,这样的场景你说是什么文化?亏得还有人说,各有千秋,各有生财之道。我真有点无语了!文化二字是不该玷污的!。


文章TAG: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建筑有哪些  年「建筑界诺贝尔奖」公布  融合  中国  中国传统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