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湘西对于沈从文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是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更是沈从文艺术的发源地。凤凰古城的自然景观和风俗人情已经成为沈从文的遥远回忆,承载着他的静静的思念和全部情思。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个世外仙境,更是一个桃源般的存在,这里不仅有湘西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淳朴的风俗民情和善良质朴的湘西人民。1、诗意的乡土湘西是沈从文魂牵梦绕的地方,这是一篇充满神奇的土地也是一篇充满灵性的土地,在这里的植物、动物和人都有着天然的灵性。

沈从文在这里出生,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时光,这里山的挺拔与水的清澈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沈从文的头脑之中。在湘西的世界中,沈从文与自然界有着直接的接触,用心用心感受自然律动,捕捉自然界中的灵性因子,并将这些大自然的摇曳多姿通过自己的妙笔传达给全世界,世界也因为沈从文的存在认识了"湘西世界"。美丽的湘西是沈从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小热爱自然,更喜欢观察自然,湘西自然的一草一木,从小溪到小草,从山到水,从鸣鸟到走兽,没有什么可以逃过他手中的笔。

《边城》为我们成仙了茶峒的优美景色:"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白色的塔、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溪,活泼的游鱼、零落的房屋仿若在眼前一样,让读者似乎置身于山清水秀的茶峒。

沈从文善于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和淡雅清丽的文字描绘湘西的自然山水。2、 淳朴的民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绿水浸润下的湘西有着淳朴而端庄的民风民俗,这些民俗风情无时无刻不滋润着沈从文的心灵。在沈从文的小说之中,他极力的描写湘西文化民俗,为读者展示了湘西独有的民族文化和民众的精彩的日常生活。在沈从文的笔下,生活在湘西的祖祖辈辈,以自己独特的生活当时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去生活,人们纯洁、高尚、淳朴、勤劳、善良,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尔虞我诈,没有苛捐杂税。

人们安然、静谧地生活在一起,总是善意的对待人与事物,妓女在这里都被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些是纷繁变幻的现代人生活中所缺少的。沈从文将湘西美好的点点滴滴写入他的作品中,并不遗余力地进行赞美。可以说,在他的笔下,淳朴是湘西民众民俗的特色。3、 善良的乡民湘西是一个充满大爱的地方,人人都好仁义,诚实公平。人们之间的关系单纯而美好,这里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尔虞我诈。

在男女关系上,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是很常见的,男女双方两情相悦,琴瑟和鸣,是常见的事情。《边城》题记中,沈从文这样说道:"对于农人与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边城》是沈从文笔下小说中体现人性美的典型代表,在整部小说中,人民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温情,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其中老船夫的心地就像他终日陪伴的河水一样清澈透明,不含杂质。

他善良本分,过渡人有时给予财物,他一般不收,要不就送烟草或茶水;去街上买东西,也不贪别人的便宜。顺顺作为船总,是一个豪爽、正直、仗义蔬财的人物,他公平地处理码头的事务,乐于助人。他心地善良,为过河的人摆渡不收分文,还煮了凉茶供过河人饮用,摆了草烟给过河人解乏。《长河》中的桔农对于桔子从不吝啬,虽然有在当地桔子价格低的缘故,但是更多的是对饥渴的路人的善意体察和关心。

船总也是认为自家种的桔子是为过路人解渴的,只不过与路人开个吃桔子要钱的玩笑。要是真正遇到喜欢桔子的,不仅不要钱,还要请其到树上摘下来吃。《龙朱》人们的生活虽然物质生活不富足,甚至有些寒酸。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深厚的。这些都是湘西人性美的体现着和代表者,湘西人民用真诚而朴实地用心地感受自然气息,不过分计较利益的得失,从容安稳地生活,他们勤劳善良,乐知天命,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友善。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没有一个坏人,但是最后为什么会是一个悲剧?

(一)这篇于1934年完成,1940年校改,1957年校正,前后历经23年的中篇小说,影响深远。那个湘西边城古镇因为沈从文笔下的美文而名声大噪!小说一开篇,就定下了凄清的调子。湘西边境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因沈从文而名声大噪的边城古镇。山城白塔下住着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五十年来,用他的渡船来来回回渡过多少客,谁知道?他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的外孙女翠翠——老人的女儿的非婚生子,陪伴他的还有一只渡船和一条忠实的黄狗。

(二)这里的房子一半在水中,一半在陆地,是吊脚楼。遇到春水上涨,大人小孩哭骂嚷嚷,搬家不迭。平时水上货物运载繁忙。虽然人们爱利,但是也仗义。还有那些驻守的军队,号兵吹号玩。但是这是人家的热闹,爷孙二人依旧是孤苦寂寞。(三)故事里出现了两个像小牛一般壮实的小伙子,哥哥叫天保,弟弟叫傩送。傩送漂亮。一次端阳,翠翠和爷爷进城,被挤散了。

最后是傩送派人送她回家。傩送在翠翠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而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翠翠。怎么办?俩人用唱山歌来决胜负。这给翠翠带来一丝亮色。船总,就是两个男孩的父亲,要给老大说媳妇,而翠翠爱的是老二。老大天保,天却没有保住他,死于一次水上事故。因为哥哥的故去,弟弟傩送居然怪罪翠翠的爷爷,又受到一家有碾房做陪嫁人家的诱惑,对翠翠心冷了。

他的父亲心里也有疙瘩。委婉的拒绝了翠翠的爷爷。一场风雨雷电,这自然的肆虐,居然崖蹦塔倒!等到翠翠一梦醒来,一切都变了。爷爷已经不在人间了。那生活中的亮色消失了。那位爷爷过去同营当差的杨马兵,看到翠翠孤独一人,善良热心的他答应跟翠翠作伴,仍旧是那条渡船,挨着每天的日子。白塔修好了,然而睡梦里还似乎听到那个傩送的歌声的翠翠,做着渺茫的梦。

沈从文《边城》里船总顺顺大儿子的死,与翠翠祖孙2人有关系吗?

我认为没有直接关系。理由,船总大儿子的死是一个偶然,是一起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尽管“大佬”是因为向翠翠求婚,翠翠没有明确态度,再加上弟弟也表白喜欢翠翠,主动退出之后远离家乡的,但在客观上也跟翠翠祖孙2人没什么关系。既然这样,小说里为什么还提及了,因为“大佬”的死,“二佬”以及船总顺顺对翠翠祖父2人有了成见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2点原因:翠翠和祖父二人对“大佬”求婚这事一直没给明确回复有个问题我一直都有疑问,当老船夫知道自己的孙女翠翠喜欢的是“二佬”的时候,为啥一直没有明确回复顺顺派来的媒人呢?是怕大佬不高兴?还是怕顺顺不高兴?还是怕回绝之后,会影响到翠翠和“二佬”的事情呢?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老船夫太爱自己的孙女了。

他一方面担心翠翠重蹈自己妈妈的覆辙,一方面希望翠翠能够过得幸福,当他知道翠翠喜欢“二佬”的时候,就一直想确认“二佬”是不是喜欢翠翠,在他没有完全把握的时候,也不想明确的拒绝“大佬”这边,确实给翠翠留了一条后路,从而导致大佬一直没死心,再加上后来的弟弟表白介入,就下决心抽离去了远处。顺顺和二佬隐隐的认为,如果老船夫早点给出肯定的回复,大佬不至于离家,当然也就不会死,听起来确实有点牵强,但这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的心理活动。

有人可能问,既然二佬也喜欢翠翠,为啥也埋怨祖孙二人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哥哥呢?这个问题是很微妙和复杂的,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哥哥,一边喜欢的女孩,实际上对于二佬而言,他是很矛盾的,一直都在摇摆当中,这一点在二佬渡河遇上老船夫所表现出既冷漠又犹豫的态度当中明确体现出来了。再加上翠翠的躲避和羞于表达,更让他和翠翠的情感扑朔迷离,增加很多不确定性,就像小说的结尾: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二佬而言,翠翠既关乎他对死去哥哥的亲情也关乎他自己的爱情,试问世间又能有几个人能够从容的安放自己的这段理不清的关系呢?因此,给小说一个开放不确定的结尾是极妙的,给二佬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抉择,我相信,时间会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

当人们遭遇不幸时,总不自觉联想会与某件事情有神秘联系人们在心理上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无论是遭遇不幸还是幸运时,总要牵强的与某些特定的事件或是所谓的异像联系起来,以便获取某些必然联系理由,以此来获取心里安慰。《边城》里“大佬”的死,他的父亲顺顺和兄弟“二佬”同样也存在这种心理,或者说是迷信想法,他们很自然的把这件事和翠翠祖孙二人对婚事的处理态度联系上,从而莫名其妙的产生的说不清的隔阂和忌讳,也让翠翠的幸福变得飘摇不定。

沈从文先生之所以这样处理剧情,我觉得一方面非常符合现实社会状态,人生总是喜忧参半,变幻莫测,有时非人力所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这部作品的文学魅力,开放式的结尾,和复杂的人物内心情感纠葛,让小说在一种唯美的境界里引导读者对人生和人性深刻的思考,让作品达到了灵与肉的完美结合。结语“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无时无刻不再发生。


文章TAG:边城中人与自然关系如何体现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边城  中人  人与自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