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干部有什么好处呢?学校的老师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高低与干部级别没有关系,只与职称高低有关系。,学校的领导干部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领导干部数量多了,具体干活的人就少了,肯定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为什么中小学的男老师很多都不选择从事领导岗位?

为什么中小学的男老师很多都不选择从事领导岗位

无论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所在的这个县域农村学校就是这样,很多的年轻男老师不怎么积极参与学校行政工作,每年都有一些校长和中层每年想主动请辞,没申请离职更多是为了在评职称方面有额外工作量加分,但在工作中的激情却少了许多,得过且过!我就是一名在西部农村乡镇学校工作十一年的男教师,2017年走上行政工作,教导主任四年了,去年就很有机会走上副职,但是自己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想法,尽管现在以后的机会还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发自内心开始疲倦了,这些年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减负工作,虽然也提到了教师减负,可实际减负效果不明显。

静下来以后,才发现在学校教书原来才是最轻松最喜欢最开心的事情,哪怕学生不好教,我也这样认为。在很多人眼里,可能还是觉得走上领导岗位如何如何的优秀,有地位,有成就感,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急切想参与行政工作。但现实就是,不少的老师心情好就认作领导,心情不好,啥都不是,当面翻脸的情况也不少见!至从走上了行政岗位,一天要忙的事情比较多。

作为教导主任,除了教学上要做表率,多上课,而且还要上好课,取得优异的成绩。打铁还得自身硬,不然,对于管理其他老师就没有说服力。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很多都考调进城去了,新教师招聘人数也没跟上,虽然农村学校学生人数不多,但是学科课程得按要求开齐,缺乏专业老师,就只有发挥在校老师的各种潜能,全面发展,很多时候就只有自己先做表率,除了化学地理没上过,初中小学其他学科样样来过,语数外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哪里需要哪里搬,随时准备填补空缺!正是因为不够专业,所以又得狠下功夫去学习研究,无形之中有增加了工作量难度,毕竟不能因此耽误了学生学习中考。

所以,这十年里我每年教学工作量,都是数一数二,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另外,由于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不足,自己有时候还要掏腰包垫付一些钱,差旅费也要等几年才能拿到手,每年大不了多一点节日礼品和电话费补助几百元,行政补贴只有一千多一年,评优评先评职称的时候,可以额外加点行政工作量,除此之外,也没有啥了好羡慕的了。

一直习惯性疲于应对上级各部门的检查,各种应用推广,知识竞赛等等。为了迎接各种各样的检查,加班加点补文档资料,各种填表,各种APP公众号……看看家长朋友手机里面就知道学校一天宣传下来多少事情。教书慢慢变成副业了,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尤其是这几年疫情防控,我们寒暑假照常值班,坚守学校,其实疫情防控下,作为领导以身作则,走在前面也是应该的,但是背地里有人说又可以拿很多的补助,我就听着不舒服。

本来县里财政很吃紧,学校公用经费就很少,补助连生活费和油费都不够,关键寒暑假谁不想多陪陪家人,夏天热还没有空调,寒假过年谁不想与家人团圆,这些都忍了,结果还有老师这样不理解,能不让人寒心吗?加上,现在的教育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动不动就问责处分,压力太大了,暗地里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下,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累,老师累,领导更累,早已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领导一天悠闲自在,地位高,权利大,收入高的样子了!年轻的兄弟们在学校亲眼目睹行政领导的工作日常,结合自身的能力条件和承受能力,更多的觉得教个书,还是更轻松一点,自由一点,压力小很多,更能照顾好家庭,对行政领导岗位提不起多大兴趣,不知多少次我劝说好几个男教师积极进步,都被他们干脆的回绝了。

一所中小学校配置多少领导最为合理,最能提高工作效率?

中小学校配置多少领导最为合理,最能提高工作效率

孩子在郊区一所学校上初一,据孩子说,学校里有不少领导。经过了解,该校四个年级有650名学生,教职工80余人,配置校级领导六人(一正校长、三副校长、一副书记、一工会主席),教导处正副主任三人,校长办公室主任一名,德育处正副主任两人,党办主任一名,督导室主任一名,总务处主任一名,教科室主任两人。计:17人。

另:四个年级配置八个级部主任。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所学校的领导还真是不少!大致数了一下:校级领导有6人,中层干部19人,一共25人,而全校教职工总数才80人左右,干部占比31.25%,也就是说,每三名教职工就有一人担任领导干部。给人的感觉,整所学校的干部数量太多,群众占比太少了,彼此见面打招呼,几乎都是:校长好!主任好!我们学校一共有350名教职工,校级领导6人,校长1人,副书记1人,副校长3人,纪委书记1人。

中层干部分别有:办公室一正二副,教导处一正三副,政教处一正三副,总务处一正两副,艺体部一正一副,教科研一正二副,电教中心一正二副,宣教中心一正两副,心理咨询中心一正一副,团委一正一副,工会一正一副,安保科一正,年级部分别是一正四副。我们学校的领导干部总数累加起来就是:6 3 4 4 3 2 3 3 3 2 2 2 1 15=53。

在全校教职工中占比15%。学校领导干部指数配备标准是什么?一、上世纪一所规模学校的领导干部配备标准是这样的:1、校级领导:校长1人,副校长3人,工会主席1人。校长需要兼职支部书记。2、中层干部:教导处主任1名,副主任2名;政教处主任1名,副主任1名,总务处主任1名。副主任1名,团委书记1名。一般来说,一所规模学校的干部配备数量就是在13人左右。

当然,不同的地区,配备标准不一样。按照编办和人社部门制定的“三定”方案,一所学校的内设机构只有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三个处室。二、随着教育新形势的发展,学校领导配备指数有所变化:比如规模学校的校级领导增设纪委书记,专职副书记;行政处室增设了办公室、艺体部、教科研等等。分工越来越细,需要的中层干部自然越来越多了。

学校领导干部有什么好处呢?学校的老师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的高低与干部级别没有关系,只与职称高低有关系。因此,从工资方面来看,学校领导干部并不能多发一分钱。现在的政治生态非常严格,学校每五年就被纪委部门巡查一次,如果领导干部有什么潜规则、灰色收入的话,大概率在纪委监委巡查过程中就能发现,轻则受处分,重则判刑丢饭碗。

一般没有人会去以身涉险。我觉得学校领导干部有这么一些好处:1、满足心理需要。当了干部,别人见了就会打招呼:校长好、主任好,满足虚荣心。2、实现自身价值。人微言轻,一个人的话语权往往与职位有很大关系。普通老师说句话,可能显示不出多重的分量,领导干部说句话,分量自然会重一些。有了话语权,自己的一些思路和设想就更加容易实现。

3、曝光率比较高。作为中层干部,出头露面的机会就会多,在群众面前的曝光率就很高,无论干什么工作,大家都能看得到。因此,在民主评议的时候,更容易得高分。4、职务的影响力。领导干部与上级部门打交道的时候多,与上级部门的领导见面的时候多,有些时候可能好办事。围绕学校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设置这个问题,我们也在讨论过。

觉得中层干部就是干活的,也没有什么经济报酬,多设几个,领着干活的人多一些而已。个人还有一种职业自豪感,学校工作还能更好开展,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领导干部数量多了,具体干活的人就少了,肯定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您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和评论。我是松子说教育,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带给您不一样的精彩!。

西安交大一次任命七位校领导。问领导最多的是哪个学校,几位领导?

西安交大一次任命七位校领导问领导最多的是哪个学校,几位领导

楼主可能对西安交大不太熟悉,所以觉得奇怪,实则不然。首先,西安交大一次任命四个副校级领导,不奇怪啊,这次是换届嘛,领导干部大换血,正常。其次,你觉得西安交大领导干部太多,因为你不知道西安交通大学有多大。一则西安交通大学本来就是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大学等合并而来,领导干部不太少。二则西安交通大学盘子太大了,2021年一年经费146亿元,现有兴庆校区、雁塔校区、曲江校区、创新港校区等上万亩规模,附属医院规模更大,基本上囊括陕西最好的医院。


文章TAG:一把手易出现哪些问题  学校的领导有哪些问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