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从小的文化,社会事件甚至政治斗争有天然文化笑料。但是你不曾参与,你完全不理解,即使你觉得和别人关系再好,其实也是一个局外人。第四,不要相信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一个中国人很容易有一直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只有两种出路,第一被美国ABC 彻底嫌弃,觉得和你混一起拉低身份。第二,得到友善回应,因为这些中国人就是做中国人生意的,不有利可图,凭什么给你好脸色。

除了唐人街做你生意的,和学校里做国际学生管理的和一同留学的同班同学,没有一个美国华人会喜欢你,除非你让他赚钱。第五,恋爱。如果有机会恋爱,男生的顾虑应该比女生少。美国的恋爱文化是这样的。你可以同时和很多人seeing,见面做到哪一步都是自愿的。但是只能和一个dating。从女生的角度来讲,你就要忍受伴侣很长时间脚踏多条船,但是你们不是男女朋友关系。

所以,作为不愿意留在美国,或者不确定是不是留下的女生恋爱的顾虑很多。最后,美国的隐形歧视。说美国没有种族歧视的人,都是骗子。如果美国没有种族歧视,那么印度也没有种姓制度。美国的种族歧视不体现在别人白你一眼,或者直接侮辱你。这种有,但是在大学城里面很少。因为大学所在的小城都一般政治偏左,反歧视较多。但是美国的歧视,主要提现在升学和工作上面。

美国大学根据种族比例招生,工作单位按照种族比例招聘。找工作白人的机会比黑人大,黑人的机会比你大。其实,我觉得国内好。可能我是从中国一线城市到美国小地方,觉得这辈子没去过这么破的地方,我们市中心的地铁站都比芝加哥的国内飞机场大。连西藏的环境就比芝加哥纽约好。反正,去趟美国彻底幻灭。从前是愤青,去了美国变成祖国脑残粉。

去欧洲之后,你碰到的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在南欧待过一年,因为自己从前信奉的是效率第一,所有与“”正事”无关的都是浪费时间的心跳,因此碰到的最大文化冲击,当属南欧人对生活悠闲自在的态度了。刚刚到达时觉得很不可思议,周五的下午去学院找教学秘书办理相关事宜,教秘小哥儿通常都会微笑地向我表示“这是周五下午啦,要休息啦,下周再办吧”“上完课要好好享受生活哦”等等等等,徒留我一个人在风中哀伤。

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初期还有抱怨,居民区的商店晚上7点、至多8点就关门了,要买东西只能去购物shopping mall里的大超市,无比思念711。后来也就适应了如此的生活节奏,到了晚上不再像国内动不动就出去逛街吃饭看电影,像战斗一样见面然后各自刷手机无语凝坐。也是因为我所在的地区网络通讯没有国内4G这么发达,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窝在住的小公寓里,慢慢地做着饭,邀请一栋楼的同学们过来饱餐一顿,几个人挤在小沙发里天南海北地聊一聊,偶尔开一瓶小酒几个人分喝到微醺,享受一下他们对中华料理的称颂和惊叹,最后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典型的南欧日常)待得久了,发现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做了很多在国内时看不上、认为是在拖沓耽误时间的事情。也学会欣赏沿路的田野风光,不再是走起来带风闷头往前赶路,和公寓旁边那位永远在修整自家车库的大叔打招呼,到教室和同学们在门口一起喝杯咖啡瞎聊,都是以前的自己不会做的。也因为相对闲散自由的缘故,老师也很随和,我也养成了在课堂上有疑问就直接举手直接说的习惯。

如何应对出国后的“文化冲突”以及回国后的“逆向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在今天看来,其实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就拿我们一个国家来说,从北方到南方,从西部到东部,从小城镇到大城市,无不面临着文化冲突和碰撞。01 文化冲突其实并不说明是坏事。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人,总有对环境的适应和过度的过程。有的人很容易适应不同文化,譬如我们之前学习外语,从母语过度到另外的语言,就存在冲突。

但是习惯了以后,也就很平常了。这说明我们在进步,而不是在后退。毛主席说过,事物总是存在于矛盾当中。只有利用矛盾,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帮助性作用。一个南方人到了北方,吃不惯面食,住不惯炕,习惯不了严寒和干旱。一个中国人到了欧美,不习惯人家的思维模式,文化和宗教习俗。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说明矛盾在发生作用,在引导我们去平衡,去适应,去求同存异,去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力。

矛盾的存在,就是有一个主导性,不是你影响了我,就是我影响了你。所以,当一个人回国后,他很可能会带来全新的思维意识,用这种文化冲突的结果来影响身边的人,从而产生了新的矛盾体。这种矛盾就好像震荡一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总会消失的。因此上,无论是文化冲突和反文化冲突,都是一件好事,是一种现象,总会像物理现象一样,辐射到最后的平衡。

02 文化冲突引起的反文化冲突是好事反文化冲突是一种显著的冲突结果。为什么呢?因为冲突的原因是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有着不平衡性,因此才导致了反文化冲突的现象。只有我们正确的理解,并习惯性的将这种现象包容和理解,那么矛盾就会减少下来,我们也就会成长起来。文化和文化之间,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和学习。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包容和互相尊重。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四川易学文化网  如何应对文化冲击英语  
下一篇